哪吒的形象是怎樣來的?

歷史上沒有哪吒這個人。

但他卻是中國人頗為熟悉的神話角色。心有靈犀一點通,也許都是兒童吧,中國孩子特別喜聞樂見哪吒的故事。那電影、戲劇和畫冊中的哪吒圖式,一副初生牛犢不畏虎似的英武氣概,為古老而豐富的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盛而不衰的文學藝術形象。

通常的一種說法是,哪吒形象不是國產,它是由印度較早送到中華的舶來品。所謂哪吒,它是佛經所載四大天王中毗沙門天王的太子。天王有五個兒子,其中第三子就是哪吒。毗沙門天王隨著佛經來到中國西域,正好是隋唐昌盛佛教的最佳時期,因此香火極為興旺,往來善男信女莫不知有毗沙門者。據說,他在古印度神話中也頗有名氣,界定為北方守護大神,又是掌管財寶的超級總管,即相當於中國的財神老爺,因而在四大天王中始終保持著最高的信仰,原因就在於“既能充警察保護良民,又開銀行發行貸款”(《佛教造像手印》)。人同此心,毗沙門在中國必然受到擁戴。據稱在公元742 年(唐天寶元年),此位天王還在安西城白日顯聖,在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使圍城的蕃軍大潰,因此皇帝下令在諸邊城樓置天王像。毗沙門天王出足了風頭。

為了使他更易為中國人接受,佛教要漢化。中國毗沙門天王被嬗變為一位身著漢衣冠的中國將軍,“右扼吳鉤,左持寶塔,其旨將以摧群魔,護佛事”(唐盧弘正《興唐寺毗沙門天王記》)。他就是託塔李天王。李天王即李靖,他有夫人還有三個兒子,“這樣一家漢人,難以被極樂世界再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