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公元3世紀,一位名叫鳩摩羅炎的天竺望族舉家遷往西域,他的妻子是龜茲國國王的妹妹。妻子懷孕的時候,悟性變得極高,不僅自通梵語,還能在法會上發言提問。眾人對此感到十分不解。

一位高僧卻說:“她一定是懷上了智子,這些才能正是比丘在腹中的徵兆。”

幾個月後,鳩摩炎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嬰,取名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果然天賦異稟,自幼便顯露出驚人的智慧。他七歲跟隨母親出家修行,九歲來到罽賓國,師從名德法師槃頭達多學習小乘佛法。鳩摩羅什記憶超群,見解獨到,每天能背誦三萬二千字經文,號稱“日誦千偈”。“神童”的名聲不脛而走,就連國王也請他入宮說法。

鳩摩羅什十二歲時,隨母親回龜茲國,途中一位高僧對他母親說:“這個小沙彌應當好好守護。如果年至三十五歲仍不破戒,將來必定大興佛法,度人無數。如果破戒,就只能當個有學問的法師罷了。”

接著,他跟隨母親來到沙勒國居留了一年。

在寺廟,他頭頂一隻佛缽,心中忽然想到:這缽的器形如此之大,為什麼我卻感到它這麼輕呢?可頓時又覺得這隻缽重如泰山,不由得大叫一聲將它放下。

母親問他:“你怎麼了?”

鳩摩羅什面帶慚愧地回答:“我心生分別,才會讓這隻缽的輕重有所變化。”

此後他經過反覆思考,決定轉學大乘佛法,飽覽經典,苦心鑽研。並拜佛陀耶舍及須利耶蘇為師,學習了許多大乘經典。

二十歲時,鳩摩羅什在龜茲國受戒,不久,他的母親再往印度,臨行時勉勵他:“你長大了,要到遙遠的東土弘傳佛法。這一路漫長艱辛,但這是你的使命。”

他毅然應允,表示即使為此受盡苦難也決無怨恨。

留住龜茲二十多年中,鳩摩羅什廣習大乘經論。龜茲王為他造了金獅寶座,鋪上錦褥,請羅什升座說法。羅什說法時,西域各國的國王跪在座邊,俯伏在地,讓羅什踏在他們的背上,一步步登上法座。

但鳩摩羅什卻向國王辭行,他說:“我的老師還沒參悟大乘佛法,我想親自去開導他,不能在此地久留。”

正在這時,槃頭達多從遠方趕來,師徒重逢,驚喜之餘,很快探討起了佛法。此後一個月裡,羅什為槃頭達多悉心講解,連類陳說,往復推辯,終於使對方信服。槃頭達多向鳩摩羅什行禮,並說:“現在你是我的老師了。”

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前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中土僧人悅純、曇充等遊學龜茲歸來,向符堅稱述龜茲佛教盛況,特別推崇鳩摩羅什才智過人,精通大乘佛法。苻堅聽聞龜茲有德智不凡的聖僧,便命令大將呂光前去搶奪。

前秦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鳩摩羅什像一件戰利品,被呂光帶回涼州。一路上,呂光見鳩摩羅什年紀不大,就百般戲弄他,還強迫他破戒,與龜茲王的女兒成婚。

此後的十七年裡,鳩摩羅什被軟禁在涼州。困境中,母親的囑託和前往東土弘揚佛法的使命,一直支撐著他。而十七年中,他也在日復一日地為士兵們講授佛法,並從他們那裡學會了中國各地的方言,也深深領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歷史的舵盤發生轉向。姚興建立後秦,討伐前秦,一舉覆滅了符堅的統治。這位皇帝崇尚佛法,尊重智者。一平定涼州,他便親自前去拜訪鳩摩羅什,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

幾天以後,姚興舉辦隆重的歡迎儀式,將鳩摩羅什請入長安,並奉他為國師。五十八歲的鳩摩羅什,終於如願來到東土。

此時的長安,佛法興盛,鳩摩羅什的到來,引發了長安百姓的熱情。

為了讓儘可能多的人能夠體悟佛法,姚興不惜重金建造了一座華美而龐大的說法場地,賜名“逍遙園”。

在這裡,鳩摩羅什再度開壇說法,每日前來聽法的子民達到數千人之多。幾個月之後,逍遙園仍舊門庭若市。

傳授佛法的鳩摩羅什被長安百姓的虔誠所打動。於是他向姚興提出了自己多年以來的心願,他要將西域的佛典重新譯成漢語,讓中土的百姓接觸到更純粹的佛法,將佛陀的奧義發揚光大。

姚興欣然同意鳩摩羅什的建議,他建起一座巨大的譯經場,並在全國範圍內召集八百名德才兼備的僧人,讓他們來協助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來自天竺的佛教經書卷帙浩繁,每一部都博大精深,要想將它們翻譯成通俗易懂的漢語,又不損失梵語的原汁原味,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然而鳩摩羅什以非凡的語言天賦和文學修養克服了這些問題。他最早譯出的是《阿彌陀經》,接著開始翻譯《大智度論》、《百論》等大乘經典。據史料所載,他一共譯了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佛教典籍。

鳩摩羅什的翻譯事業,當時堪稱獨步空前。他不僅第─次有系統地翻譯和介紹了大乘佛教,而且在翻譯文體上也一變過去樸拙的古風,創造出─種具有外來語和華語調和之美的新風格。

現在中國流傳下來的佛教經典絕大多數都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還有一些我們經常用到的詞語比如煩惱、苦痛、心田、愛河、心燈、未來、涅槃等等也都是通過鳩摩羅什翻譯而來的。

他主持翻譯的經論,特別為中國佛教徒所樂誦,並對後來的佛教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前有羅什,後有玄奘,而羅什大師翻譯的經典在中國譯經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他的譯作通俗、簡潔、流暢,標誌著佛經翻譯的完全成熟,開創出一個全新的境界,可以說達到了翻譯文學的頂峰。

鳩摩羅什:一位傳奇譯經者的弘法歷程

鳩摩羅什在翻譯事業上花費了太多的心血,不知不覺,他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於是他召集弟子,做了最後一次談話。

他說:“我才智愚昧,能翻譯佛經,乃此生有幸。現在只剩下《十論》還沒刪改,請你們替我完成。我希望這些作品能流傳後世,將佛陀之義發揚光大。現在我立下誓願:如果我的翻譯沒有錯誤,我被火化之後,舌頭將永不燒焦。”

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七十歲的鳩摩羅什在長安圓寂,結束了他跌宕起伏而又傳奇的一生。而他的誓願也應驗了,荼毗後果然舌根不爛。“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大師一生心存高遠,以“大化流傳”為己任,以“身當爐鑊,利彼忘軀”之弘誓,忍辱負重,捨身弘法,更以寂後“舌不燋爛”之瑞跡,為大師傳佛心法,印之明證,再度給予眾生大乘佛法之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