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在中国历史上养蟋蟀和斗蟋蟀是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的一大喜好。到明代早中期,养虫、斗虫之风非常盛行。宣德皇帝就对养虫和斗虫就十分喜好。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从文献记载看,宣德皇帝在位九年零七个月,却是明代最为辉煌的一页,宣德帝不仅在军政方面有卓越才干,而且还有许多雅好,

比如留神词翰、精于绘事好促织之戏等等,特别是对养蟋蟀和斗蟋蟀更是着迷,当时为了养蟋蟀和斗蟋蟀的需要,他下令烧造了很多瓷器蟋蟀罐。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但时至今日,宣德官窑蟋蟀罐已极为珍罕,究其原因,即:宣德官窑生产的蟋蟀罐年款书写郑重,绘画精美,纹饰特别新颖而又丰富,是宣德官窑瓷器中质量最好的器物其珍稀亦是自然之理。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宣炉器型多达百余种,炉型、炉耳、炉口、炉足尽不相同,琳琅满目。在众多器型中,最受宣德皇帝喜爱的,是冲耳炉、蚰龙耳和朝冠耳炉这三种器型。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冲耳又称"朝天耳",器型源自宋代官窑,典雅庄重,寓意"敬天法祖"乃天子之职,为宣炉之首。也是宣德炉典型炉型之一,敬天礼佛的礼器。

按照古人的观念,两耳朝天便可沟通天地,天子的重要职责便是上承天意,下佑百姓,因而冲天耳炉被宣德皇帝放置在其最重要之议政厅即乾清宫内(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蚰龙耳炉,双耳形简如龙,究其源渊,可溯至上古。考夏、商、周青铜礼器,有簋(guǐ)一种,敞口圈足,两侧对称双耳,古称"饕餮耳"或"龙耳"。

经过唐宋金银器、陶瓷器之继承改制后,其双耳简化为环状圆柱之体,即为蚰龙耳炉。

蚰龙就是蚰蜒,也称地龙,形状像潜龙,寓意潜心学习,潜心工作。宣德皇帝极为喜爱,将它放在御书房内,称它"款识大雅,为诸炉之冠"。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亦称"判官耳",此炉乃仿自南宋姜娘子制器款式,宣德年间皇帝用来赐予詹事府、翰林院及国子监等十位主事臣的炉款,有加官进爵、春风得意之吉兆,颇富吉祥寓意。

双冠朝天的形制别致可喜,故公务人员及学业上有晋升之求者,均宜用此炉。

▌图文编辑:艺方购(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artworld2018)

▌投稿、建议、合作:[email protected]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蟋蟀皇帝”朱瞻基,皇帝艺术家中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