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為邊緣人群“兜底”彰顯城市的溫度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雷琨、尹思源)11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為邊緣人群“兜底”彰顯城市的溫度》的評論。

“這些落戶天津的流浪乞討人員,雖然人生經歷不同、各有各的不幸,但大多像祝酉晴一樣身心並不健全,有的人患有智力障礙、阿爾茲海默症、精神疾病,有的人則身體殘疾,無法給出自己姓甚名誰、家住何方等有效信息。”

2日,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了《無家可歸的“無名氏”變身享有社保的新市民,19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天津》的故事。秋意正濃,這樣的消息,讓人在漸冷的寒風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暖意。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城市貧困人口也是不能落下的一環。多方尋親無果、長期滯留在救助站的流浪乞討人員,無疑是城市中最困難最脆弱的特殊群體。

對這些流浪乞討人員來說,城市救助站,就像是臨時避風港。各地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用心用情,把帶著溫度的關愛傳遞到每一位無家可歸者的身上——不論是提供一日三餐,還是幫助尋親治病,政策之善、人性之光,溫暖著城市的每個角落。

但城市救助站所承擔的,終究是“救急難”的臨時救助職能。想為他們提供更持續、更全面的兜底保障,兜住他們的未來,還是要給他們一個身份,將他們納入以戶口為依託的社會保障體系。讓這些因殘因病、連姓名都說不出記不起的流浪乞討人員,找到“家”的歸屬感。

或許不久後,在DNA比對、人臉識別比對等後續尋親措施的幫助下,他們有幸與家人重聚、回到原籍,也許他們無法表達,但相信在內心深處,他們會在那座在人生“至暗時刻”向自己敞開懷抱的城市,留下一段溫暖的記憶。

今年3月,民政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等11部門出臺《關於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要將“集中開展落戶安置行動”作為六項重要任務之一。

如果說為流浪乞討人員落戶體現的是管理者的擔當,那麼取得戶籍之後,如何通過社保體系、協同各個部門,為他們的基本權益提供更完善的保障,則考驗著一座城市的智慧。

對身患疾病的,以基本醫療兜底;對於年邁體弱的,納入養老體系;對於身體殘疾但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實行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落戶是關愛這些困難群體的關鍵一步,但絕不是最後一步。身份證上那一長串數字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身份認同,更應該是看得見摸得著、切切實實的安全感。

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幫扶,也是實現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重要一環。

不久前,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社會保障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導,也體現了黨中央對困難群體幫扶兜底的決心。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築就多層次社會保障的“廣廈”,庇護每一個有需要的人。古人的千年夙願,正在我們手中變為現實。為邊緣人群“兜底”,彰顯一座城市的底色和溫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