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樱桃的几点思考?

今天中午下班的时候,在医院门口,有一个老爷子在卖樱桃。

看了老爷子一眼,腿就不由地挪了过去。只有三四步的距离,问道:“樱桃多少钱?”老爷子指着面前的几个盆子说:“这个是烟台的,三十一斤;这个是潍坊的,二十一斤;这个十五,最边的这个五元……”,我嗷了一声,“这么贵啊?”。那个五元的一看就没有了吃的欲望。

我抬腿继续往前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一下反思。为什么会去问这么一遭。因为之前自己是从不在路边买东西的,因为危险指数有点高。

偶然一撇,面容有点熟悉。

最近无孔不入的拼多多广告,老是出现一个镜头,一位老农说着,我们山东的樱桃汁多肉厚,一元钱就买两斤。被包装成车厘子之后,价格就翻了翻,许多人吃不起,农民卖不出去。还有一个老爷子转身抹泪的镜头,那个老爷子,和眼前的这个老爷子有相同之处。可能就是脸的颜色,还有皱纹,和年龄。

我想说的是,我就站在山东的大地上,也没有见到一元两斤的樱桃。上一次吃的还是二十多一斤的吧。

还有这个老爷子介绍的樱桃,也不是他们家自产的,来自好几个地方的不同品种。

自主售卖,没有市场调研。

老爷子站在医院门口售卖,似乎是没有错的,看病人吗?都待带点礼品,樱桃又是时下的鲜果之一,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可是老爷子肯定没有做过调研,真的不知道这家医院的底细。这家医院的住院患者,非常有限,那么探视的人员也就非常的少了,自然买樱桃的人就几乎没有了。

况且眼下是疫情防控时期,探视权管的非常严格,人员往来就少的可怜了。

还有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三十一斤的消费能力更是有点小贵。绝不是凭借着那点恻隐之心就可以做出的行为。所以我可以断定,这个老爷子的生意肯定遇冷。

广告效应的影响力走入线下

近年来,网络售卖农产品也是如火如荼,可是综合测算下来,价格也不是很低,并且由于数量较多,相对来说也不是多么的划算。可是由于出镜的老农形象都比较印象深刻,所以路边效应也顺便产生了反应,犹如蝴蝶效应一样,看见了这样的老爷子就不由得走了过去,总想着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不知这是不是真的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待以后的观察和验证。最起码,这一次,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样。

樱桃没吃着,反倒是想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不划算呢?

从卖樱桃的几点思考?


从卖樱桃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