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貸需謹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快速發展,網貸消費的興起在大學生群體中受到熱捧,但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生生活和健康成長。隨著大學生網貸消費漸成規模,其與生俱來的風險也日益顯露。網貸,又稱P2P網絡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網絡信貸起源於英國,隨後發展到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其典型的模式為: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並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校園網貸需謹慎

大學生網貸消費有利有弊,利弊的衡量基礎是大學生能否量力而行。如果無節制、無計劃、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自己的父母。我們並不反對超前消費的選擇,但是透支消費一定要三思而行,一定要本著“救急不救窮”原則,對自身的處境有清晰的判斷,做好心理預期。

有利方面

第一,平衡大學生的消費壓力

由於當前網絡經濟的發展,網貸的出現使得大學生的消費更省時省力,最重要是解決了當代學生實際消費能力與慾望消費需求間不匹配的問題,通過網貸大大緩解了學生們的資金壓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守信意識。

校園網貸需謹慎

第二,加強學生的理財觀念

互聯網分期消費產品的付款模式就是先由平臺全額支付再由學生自行分期來進行償還,所以,這就使得學生要對自己的生活費進行合理安排、規劃,如何在不影響學生正常生活開支前提下及時歸還,這就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理財觀念。

校園網貸需謹慎

第三,滿足大學生的多元需求

大學生的消費需求是多元化的,他們對於品牌、款式、價格等方面有著不同的訴求,這便使依靠網絡發展起來的分期消費類產品和平臺具有了實體店面。

校園網貸需謹慎

不利方面

第一,助長學生的攀比行為

大學生除了應交的學費和正常的生活費之外,本來應該沒有其他大額的開銷,可是,現在不少大學生的消費大到要通過網絡貸款來滿足。現在的學生通過校園貸款買名牌服飾,名牌手機、電腦的都多了起來,這種審核非常寬鬆的貸款平臺,助長和縱容了學生的超前消費跟攀比之風。這也因此助長了學生的非理性消費行為。

校園網貸需謹慎

第二,影響學生的信用觀

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網貸恰好可以提前透支未來的生活費。很多大學生網貸很容易出現還不上款的現象。很多學生認為現在還不上以後總有一天會還上。但實際上,如果有一兩次信用不良記錄,這對你以後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且如不能及時還款,超時的利息也是很高的,最終會造成個人無法還款而信用破產。

校園網貸需謹慎

在現實社會中,大學生應網貸而欠下幾萬的款項未還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大學生也要根據家庭的經濟條件和每月的生活費的額度做出合理的消費,切莫盲目攀比,追求高檔次的消費,超出自己和家庭的承受能力。在生活上要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從、合理安排生活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