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2020年,註定成為很多人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年。這一年,很多在外打拼奮鬥的人,因為失業、降薪,不得不離開自己奮鬥過的城市,在無奈之中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我撐不住了,還是回家吧......"

小張,是一個在某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走出校門後,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在大城市紮下根。

小張很快找到了工作,雖然住在出租屋裡,但憧憬著未來,生活也算充滿了期待。

他的工資不算低,每月可以拿到7000元。爸爸媽媽叮囑他,記得存些錢,以備不時之需。

但小張卻感覺,自己在外面奮鬥這麼辛苦,也不能太苦了自己。再說了,生活中的很多錢根本沒辦法節省:房租每月2000元,水電煤氣每月150元,通訊網費每月200元,有時還要偶爾犒勞一下自己,吃頓海鮮大餐,看一場自己喜歡的電影。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本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雖說沒有多少存款,但平常過得也算舒心,小張還是挺滿足的。

即使在疫情期間,小張也沒有感覺太大的壓力,因為畢竟還有幾千元的積蓄。可這一切,都在復工之後發生了改變。

首先給他帶來衝擊的是身邊的一些公司陸續開始裁員、倒閉,之後他接到了降薪的通知,降薪40%,原本7000元的工資,現在只能領到3000多元,面對工資的近乎腰斬,小張開始慌了。

工資降了,開支卻沒辦法降。房租要交,物價在上漲:以前15元一碗的牛肉麵現在漲到了18元,以前20元一杯的奶茶也漲到了25元,生活中各項開支都在增加。

這一個月,小張想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留下來的辦法,但最後他發現,離開這座夢想的城市,可能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這天,小張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我撐不住了,還是回家吧......”

大批在外奮鬥打拼的年輕人,無奈選擇了逃離

小張的遭遇,只是大批逃離人群的一個縮影,像小張這樣,因為降薪、失業,無奈選擇離開的大有人在。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現在只要在閒魚上搜索“離開北京”“離開廣州”的字眼,就會出現大量讓你心驚的詞條:賤賣、給錢就賣等等。

這些大多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們曾經夢想在這個城市紮根,可因為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倒閉,很多年輕人失去了工作。

那些他們曾經視為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物品,現在只能被甩賣,因為很多東西他們拿不走,在二手平臺甩面,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在這些被迫甩賣的物品中,大部分是生活用品,有桌椅、沙發、廚具等等,甚至還有用來陪伴的寵物。

從這些被賤賣的商品中,我們可以感受他們的無奈,很多都是5折甩賣,還有的很多事大件5著,小件贈送。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過度消費弊端顯現,毒雞湯和偽精緻救不了你,救你的只有存款

面對這樣一種現象,不禁令人反思,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經濟大環境不好嗎?

我想,這裡面還有一個過度消費的問題。

現在,無論是媒體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在鼓吹過度消費的“毒雞湯”,類似這樣的毒雞湯,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過。

比如:“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生活需要儀式感”,“生活本來已經很苦了,不要再苦了自己”.....

字裡行間,都是在引導人們消費。消費有錯嗎?消費沒錯,但消費要理性,要量力而行。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精緻的生活應該追求,但如果是偽精緻,還是放棄吧。

同樣是買一個沙發,如果你有一個固定的居所,這就沒有問題,這個沙發可以提升你的生活質量,讓你體會舒適的居住體驗。

但對於一個租房子住的人來說,買沙發就沒有必要,因為你不可能一直住在出租的房子裡,將來你走了,沙發只能賤賣。這個問題,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

同樣,對於一個月收入1萬元的人來說,購買一款5000元的手機,可以給他帶來滿足感,這沒什麼問題;

但對於一個月薪只有3000元的人來說,要購買5000元的手機,這份滿足感的代價就太大了。

失業降薪後離開“北上廣”,別再過度消費了,理財存款才最實在

這些在外漂泊打拼的年輕人,一方面在加班加點賺取微薄的工資,另一方面,花錢大手大腳,從不計較、考量。

4000元買的沙發,1000元賤賣;3000元買的健身卡,幾乎沒有用過,這些過度或無效的消費,正在掏空年輕人的錢包。

如果把這些過度的消費節省下來,你的儲蓄就會一點點增加,從最開始的2千元、5千元,慢慢增加到1萬元、5萬元,甚至更多。

如果有了這筆積蓄,即使面對當前這麼糟糕的局面,至少可以為你爭取一些時間。

或許,你遭遇了降薪,但這筆積蓄可以幫你度過眼前的難關;

或許,你失業沒有經濟來源,這筆積蓄可以維持你的日常開支,直到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一個月不行就兩個月,兩個月不行就三個月。

人們常說,機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平時的儲蓄,其實也是一種準備,有了這樣的準備,即使面對今天這樣糟糕的局面,你也可以輕鬆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