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韭菜的一种常见病害,把握发病规律,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

中国韭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按食用部分可分为根韭、叶韭、花韭、叶花兼用韭四种类型。根韭以无性繁殖为主,分蘖力强,生长势旺,易栽培。以秋季收刨为主。叶韭的叶片宽厚、柔嫩,抽薹率低,虽然在生殖生长阶段也能抽薹供食,但主要以叶片、叶鞘供食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软化栽培时主要利用此类。花韭专以收获韭菜花薹部分供食。它的叶片短小,质地粗硬,分蘖力强,抽薹率高。花薹高而粗,品质脆嫩,形似蒜薹,风味尤美。叶花兼用韭的叶片、花薹发育良好,均可食用。目前国内栽培的韭菜品种多数为这一类型。该类型也可用于软化栽培。


白粉病是韭菜的一种常见病害,把握发病规律,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

韭菜是大众性蔬菜,韭菜种植户都知道,韭菜白粉病是韭菜的一种常见病害,对韭菜危害也很大,有时使韭菜失去食用价值。

1、症状

韭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病斑处暗绿色,叶片变为黄褐色干枯。病害严重,韭菜失去其经济价值。

白粉病是韭菜的一种常见病害,把握发病规律,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

2、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温室蔬菜上存活而越冬,如产生闭囊壳则可以闭囊壳随同病株残体留在地中越冬。病菌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侵染丝直接侵入表皮细胞。菌丝体匍匐于寄主表皮上不断伸展蔓延。病菌从孢子萌发到侵入约20多个小时,故病害发展很快,往往在短期内大流行。10~30℃病菌均可以活动,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45~75%发病快,低于25%时分生孢子也能萌发引起发病,超过95%则病情显著受抑制。

3、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⑴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地种植。

⑵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

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白粉病是韭菜的一种常见病害,把握发病规律,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等。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