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要說起我們家廚藝最好的,便是父親和外公了,

不過他倆個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他們掌廚就必須吃時令的菜品。特別是外公,很多時候都十分執拗,就算家裡來了客人了,他也要遵循這個規則。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PART.1

外公從小便對我講過,“不時不食”這個道理,小時候的我哪裡悟得出這麼深奧的道理啊,只知道聽外公的就對了,多吃點時令蔬菜才能長得高長的帥。雖然現在我覺得長高長帥這點可能是外公說來唬我的,但是這個“不時不食”的道理,卻還是深深地紮根在我心裡。

子曰:“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對於美食的執拗,孔夫子的執拗更上一層樓,不新鮮不食,不熟不食,除此之外,菜色、香味、刀工、調料、時令都還要挑上一挑。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在孔夫子那個年代吧,想吃點反季節蔬菜實在不太可能,只能什麼季節就吃當季的蔬菜。不過當今社會發展如此迅速,我們總能在菜市場裡挑到各個季節的菜品,形形色色豐富多彩。而這個時候我們便不太關注時令不時令的,想吃啥就買啥。如果突然有人問你,當季的蔬菜,說不定你還一臉懵逼……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PART.2

如果不是父親和外公的這些執拗勁,我可能也是一個對時令蔬菜懵逼的人。他們每次給我打電話啊的時候,都會給我講這兩天苦筍該上市咯,這段時候可以多吃點苕尖咯…母親也深受影響,每隔一兩個星期就給我實時通報最新的菜品。

當下這個大棚養殖的時代裡,任何菜品在任何季節都可以被培育出來,而且個大味美,不過培育的終究是培育的,少不了那些多多少少的農藥、催長素等。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相比於這些大棚養殖的非時令蔬菜,時令蔬菜確實是要健康許多,而且量大便宜性價比高。

春天吃青菜,夏天吃茄子,秋天吃豆角,冬天吃白菜。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幾千年不變的時令菜譜是有其自然規律的。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世間萬物都有它的規律,有些東西雖然是我們能打破的,但還是應當儘量去遵循大自然的這種節奏。

因時而食這個道理,就像我們人生一般因時而適。

最好的事情,它總需要自然而然地發生在最合適的時間裡,一切的美好,都需要剛剛好。

食物要因時而食,人生要因時而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