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物 | 陶文:挑戰“方艙醫院”

在武漢戰疫四十多天後,作為第四批援助湖北的市級醫療隊隊員、九三學社社員、重鋼總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陶文終於回到了重慶。回想起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這段日子,陶文心中感觸萬千。


醫護人物 | 陶文:挑戰“方艙醫院”


2月4日晚上11點,忙碌在醫院的陶文接到了前往武漢支援抗疫的任務。面對任命他沒有絲毫猶豫,在他心中,支援武漢不僅是身為醫務人員應有的職責和使命,更是鄉愁。

出生於湖北天門,1999年到2004年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完成本科學業,陶文對武漢充滿了感情。和家人匆匆告別後,第二天一早,陶文便和38名同事一同出發前往武漢。“對於我來說,不是前往武漢,而是回到武漢。”

從火車站到酒店的一路上,陶文透過車窗看著和記憶中截然不同的武漢,“我曾經在這裡的街角看過美麗的櫻花雨、吃過美味的熱乾麵,和熱情的武漢人一起談天論地,可現在因為疫情一切都變了樣”。陶文暗暗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這座城市。

2月7日,在經過短暫的培訓之後,陶文和同事們走進了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在這裡設有1500個左右床位,但最後接收的病人多達1900多人。儘管已經有了十幾年的從醫經驗,陶文還是感受到了莫大的挑戰。“除了工作量大,還因為方艙醫院的建設屬於醫療領域中的創新之舉,很多相應的規章制度還沒有建好,如何分配病人、如何管理、轉出院有什麼要求,大家都有點摸不著頭腦。”

隨著病人逐漸增多,陶文等人意識到儘快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已經迫在眉睫。為此,他和來自其他省市的醫療隊員們將在收治病人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到微信群裡,並針對問題提出建議,大家一起討論是否可行。“那幾天大家都很著急,關於收治病人的建議、醫療物資緊缺等問題,每天群裡都有很多信息。”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當地抗疫指揮部工作人員的配合幫助之下,方艙醫院相關的經驗總結也更加豐富詳細。在2月22日發佈的《方艙醫院手冊》(第三版)編寫單位裡寫著:東西湖方艙醫院,其中重慶市國家緊急醫療隊的名字赫然在列。能推動《方艙醫院手冊》刊印,這讓陶文感到十分欣慰。

隨著東西湖方艙醫院漸漸走入正軌,2月16日,陶文又和同事全部轉入了沌口方艙醫院,負責收治患者,支援其建設和運行。在這裡,陶文一口湖北口音的普通話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他和患者之間的距離。在注意到有不少患者因為疫情而心情沮喪、悶悶不樂時,他的心裡十分焦急。“因為心情不好、長期處於抑鬱狀態會影響人體免疫力,而要戰勝這個病毒,免疫力十分重要。”為此,陶文只要有時間就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放鬆心情。當得知一名患者因為一時無法獲知家人情況,內心十分焦慮時,陶文鼓勵他:“你現在症狀都消退了,也不發燒了,再做幾次核酸檢測就可以出院,就能和家人團聚了。現在沒有消息不一定就是壞消息呀。”患者漸漸放鬆了心情。“作為醫生也作為老鄉,我說的話他們更能聽得進去,效果也會更好。在聊天的過程中,我還可以觀察他們的呼吸情況,幫助掌握病情。”在這樣的考慮下,每次巡查負責的區域時陶文都會與病人們聊天,“基本上每個病人我都和他聊過。”正因為一心撲在醫療第一線,陶文雖然和家人約好每天晚上七八點視頻通話,卻常常錯過時間。他的心中多有愧疚。但看著一個個病人帶著笑臉走出方艙醫院,陶文的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滿足感。

(陳鈺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