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文壇“欠”《活著》一個茅獎?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

1993年餘華的《活著》宣告“殺青”,小說出版後受到很多讀者的追捧,沒過多久就又宣告“封禁”,因為小說“尺度”大了,好在幾年後出版的寬度化,小說《活著》再次面世,同時同名電影《活著》真正殺青,以張藝謀和鞏俐、葛優聯合完成。

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餘華這個名字真正成噴湧式爆發其實是在1998年獲得了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這一年也是我國文壇的重要時刻,作為剛三十而立的青年作家餘華為中國,同時也為整個亞洲文壇贏來大獎。

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是歐洲文化腹地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學獎項,同時也是國際文壇舉足輕重的大獎。因為獲得過該獎的作家不少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所以它和卡夫卡文學獎一樣也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風向標。

餘華能破紀錄地從萬千作家行列拿下這個獎,一下子就成了焦點。當時作為亞洲最年輕的獲獎者,餘華收穫了真正的名望和實力驗證。在餘華走向世界之前,他的諸如《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已經被國內讀者看好,那時人們都知道一個語句精煉、寓意豐滿的寫小說人,餘華何其的優質,多少人從文革的讀書習慣跨越到新時代的閱讀環境裡,又是何其自得,靈魂何其的滿足。要說“功勞”,自然是筆耕不輟的作家啦。

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這一切都得益於像餘華、阿來、蘇童這樣的先鋒作者。他們在魯郭茅巴老曹等前輩的開闢下續寫屬於自己時代的篇章。不過對於作家最大的安慰除了寫出讓人思考的佳作外,被讀者承認,被同行認可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然而與餘華的同行者中,大多數已經是名滿天下,這個名氣不用說自然是來自於獎章的加冕。

蘇童、阿來都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即便是老一點的陳忠實、賈平凹、莫言,年輕一點,“75後”的徐則臣也在去年問鼎了茅獎。那麼我們從小讀到大的“福貴”、“許三觀”的作者餘華呢?有人說餘華要獲就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和莫言在海外文壇的影響力完全不相上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才實至名歸,才算是餘華的最終方向。

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北島、餘華這些中國作家都沒有拿下諾獎,而且被認為是離競爭激烈的諾獎還有不少的距離。一時半會是難以曲及。這時讀者再回首時,不得不回看年過花甲的老作家餘華。

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時間是殘酷的,曾經給過輝煌,也會冷落。對號入座的話對於作家餘華來說更是如此。恍惚間,餘華像作品中的“福貴”一樣看淡了清晨與黃昏,執牽牛繩迴歸到人間煙火,曾勞頓、蕭殺的摧殘歲月成了徹徹底底的記憶。只是這牛的名號令人似曾耳聞(家珍、有慶、鳳霞、苦根以及在悲慘歲月裡讓石板夾著,臨死前高喊苦根的女婿偏頭。)

餘華是被國外文壇表揚最多的中國作家之一,有人說他既是海明威也是司湯達,老人牽著大馬林魚與海底湧上來的無情鯊魚搏鬥,孤獨又無聲出擊的悲壯成了福貴人生的略版。

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也有人說餘華是查爾斯·狄更斯,2009年5月30日法國《世界報》如是評價餘華,“餘華可以說是一個現代中國的巴爾扎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餘華是一位顛覆大師。

2002年獲得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2004年獲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2004年10月,這位奔波半生的小說家勞累過度致心臟早搏,餘華被迫休息了一個多月。長篇作品《兄弟》上下兩冊基本消耗了他兩年的時間。於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值得一提的是餘華獲得的這一年是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設立的首年。

往事歷歷在目,榮譽也紛沓而至。然而作為最能證明作家本事的茅獎,卻一直與餘華擦肩,從未正面擁抱。文壇是否真的欠餘華一個茅獎呢?

文壇“欠”餘華一個茅獎?

文學真正的價值永遠是隱於主觀,無法言表,只可意會,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統計顯示一千個人中喜歡餘華的也居多數。同時“90後”讀者大軍越來越多地加入到餘華粉絲行列。

對於餘華始終無緣茅盾文學獎,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