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有好聖孫之稱的蟋蟀皇帝

朱瞻基:有好聖孫之稱的蟋蟀皇帝

朱瞻基在幼年的時候,就深受祖父朱棣和父親的賞識與關愛。據說朱瞻基在出生的時候他的皇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變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從小就身體健康,很少生病。他生得虎頭虎腦,很像他的皇祖父朱棣頗有英氣;他的性格非常沉穩、自信;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從不輕易表露出來。朱棣很欣賞他,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經常帶他去狩獵,北征蒙古的時候也把他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鍊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幫助,每次遠征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太孫瞭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朱瞻基的早慧,很受朱棣的喜愛。朱棣尚武,經常帶朱瞻基離開京城和他的家庭去狩獵和進行軍事視察。朱瞻基不僅與其祖父關係密切外,還深深地敬慕他父親,常常保護他父親使其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這一切引起了其他幾個叔父的警覺,他們對他的堅強的性格和他受朱棣的寵愛有很深的印象。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兒子朱瞻基好聖孫的光,因此父子倆就成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釘,青少年的朱瞻基也被捲入了這場爭鬥,但是憑著祖父對他的喜愛,憑著他的勇氣與睿智,他總是能夠幫助父親化險為夷,最終使朱高熾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朱瞻基:有好聖孫之稱的蟋蟀皇帝

朱瞻基從小就在北方長大,相對於南方那個陌生的城市,他更喜歡北平的空曠,那種習武的戰場。他與朱棣的性格有點像,善騎馬、尚武力,在朱棣死後他仍然保持著經常狩獵的傳統,甚至帶著幾個侍衛深入北京附近的山中打獵。他非常喜歡騎在馬上自由灑脫、神采飛揚的那種感覺,能夠讓人放飛自我。仁宗皇帝曾經打算遷都南京,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去世了,使得這一計劃暫時中斷。朱瞻基即位後,作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十分英明的決定:取消父親的遷都計劃,繼續以北京作為帝都。

年輕的朱瞻基即位後,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看到了機會,比如朱瞻基的皇叔,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就立下了赫赫戰功,很會帶兵,永樂朝被封樂安之後,就從沒有放棄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於是經過精心的準備後也像他的父親朱棣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但是朱高煦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建文帝。在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楊榮的建議下,朱瞻基御駕親征,三兩下就打敗了朱高煦,並將他生擒。在打敗朱高煦後,朱瞻基立即召見趙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兵權。

朱瞻基:有好聖孫之稱的蟋蟀皇帝

朱瞻基對待朱高煦還是很仁慈的,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內逍遙城,還去探望他——沒想到,朱高煦故意伸出腿,將侄子絆倒在地。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居然將銅缸頂起來。朱瞻基隨即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生生烤死在銅缸內……

就這樣明初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朱瞻基在位時非常關注民生。在出遊的途中,他遇見耕地的農夫,朱瞻基拿過犁推了幾下,就已經感到非常累了。他回頭對身旁的大臣說,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勝勞累的感覺 ,何況農民終年勞作,說完就命人賞賜農民錢鈔。從這裡可以看出朱瞻基雖然身處皇宮,但他對底層民眾的艱辛生活是有一定了解的。京畿地區發生了蝗災,朱瞻基派遣官員去消滅蝗蟲,並特意下旨給戶部,告誡他們往年負責捕蝗的官員害民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小,要嚴禁杜絕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還做有一首《捕蝗詩》頒給臣子。

在軍事上,朱瞻基跟祖父朱棣一樣,多次御駕親征,外御蒙古、內平叛亂,清除軍隊中的腐敗,保持了大明王朝的屹立不倒。在財政上,朱瞻基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減免懲罰性稅賦,發展經濟。在文化上,實施比較寬鬆自由的文化政策,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在外交上,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朱瞻基:有好聖孫之稱的蟋蟀皇帝

朱瞻基不僅工於繪畫,而且還精於其他樂藝,他甚至喜愛蟋蟀。呂毖在《明朝小史》裡記載:“帝酷好促織(蛐蛐)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是說朱瞻基愛好蛐蛐,經常從江南獲得,以至於蛐蛐身價百倍。蒲松齡在其《聊齋志異》中也提到:“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皇帝可以有點愛好,但因為個人愛好,導致勞民傷財,顯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為了。以至於坊間大都持批評態度,甚至有“太平天子、促織皇帝”的說法。

朱瞻基是明代以來第一位開始享受宮廷生活的皇帝。經過明初幾位皇帝的治理,明朝已經出現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的局面,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朱瞻基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愛好,不像後期的皇帝,只知自己的享樂,導致出現奸臣專權的局面。朱瞻基樂而不嬉、欲而不淫、威而不苛,自有一種魏晉名士的風度。朱瞻基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在位的十年,是皇帝與大臣之間的關係是最和諧的,也是明王朝最好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