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王金全給高考生的建議:從時空視角透視歷史發展的脈絡

《莊子·內篇·養生主》講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刀法嫻熟,遊刃有餘,用了十九年的刀像新刀一樣鋒利。原因在於他熟悉了牛的生理結構和肌理規律,在解牛的過程中,從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入刀,順著骨節間的空處用力,繞開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關鍵是掌握規律,因勢利導,故而遊刃有餘。

當下,高三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最大的困惑就是時間緊迫,歷史知識豐富、內容龐雜,感覺無從下手。我們不妨從庖丁解牛中獲得啟發,從歷史時空的視角,去研究歷史、透視歷史,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順應歷史的規律去學習,一定能夠獲得滿意的效果。

特級教師王金全給高考生的建議:從時空視角透視歷史發展的脈絡

本文作者:中小學正高級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銅川市教研室歷史教研員

從時空的視角去考察歷史

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發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框架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

第一,從時序上。時間是認識歷史的第一要素。一是時間不是簡單的一個記號,每一個時間都對應著一個特定的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等。不是所有的時間都需要記憶。注意一些關鍵節點、重大事件的時間,例如,鴉片戰爭、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二是時間不是用來背誦的,而是作為研究座標和參考的。例如甲子年,1840年、1900年、2020年等;三是時間是有長短、順序的。誰先誰後有差別,時長時短各不同。例如,蒸汽機、內燃機、計算機屬於不同時間段的;1825年英國經濟危機、1847年歐洲經濟危機、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一個是英國開始,一個是歐洲範圍,一個席捲世界,突出1929年大危機的特點和影響。

第二,從空間上。

一是地理位置。例如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太平洋交通要衝,關係新加坡經濟;西班牙葡萄牙位於大西洋沿岸,最先開闢新航路。二是地形氣候。例如,古代希臘由於山嶺水域把陸地分割成許多小塊,形成城邦;陸地面積狹小貧瘠,不利於農業生產,地中海式氣候和多優良港灣,為它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創造了良好條件。三是地緣地域。例如,歐洲一體化的原因,為了促進歐洲各國對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歐洲經濟發展。

第三,從差異上。世界歷史的發展不是完全同時同步進行的,在相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區存在差異,在相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段各不相同。例如,14—17世紀,當資本主義的曙光在西方升起的時候,東方國家卻在封建制度的道路上日漸衰落。

用時空的方法去分析歷史

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繫和空間聯繫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

一是縱向分析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始終在變化之中,無論是進步,還是落後,都是客觀歷史現象。依照歷史的時序進行研究。例如,近代中國歷史,一方面西方列強通過侵略一步步變中國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中國人民以反抗鬥爭作為回應,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社會等方面向近代社會轉型。1921年至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28年,認識"為什麼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什麼說"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從"一大""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綱領到"三大"實現國共合作,再到八七會議、遵義會議,中共"七大"、七屆二中全會,中國共產黨逐步走向成熟。

在縱向分析中,注意抓關鍵節點,例如,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突出商代、漢代、唐代、宋代和明清幾個時期的重大變化。抓住關鍵節點,才能把握歷史特點和發展趨勢。

二是橫向比較差異。歷史的發展具有多樣性、不平衡性特點,時間不變,不同地區的情況比較。例如工業革命時代的東西方世界,西方國家以英國為首,通過工業革命,發展了生產力,積極尋求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而東方國家日益落後,逐漸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通過比較不僅理解了西方發展的原因,同時也認識到東方國家落後的根源。比較1929年至1939年的東西方世界,當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輝煌成績之時,西方國家卻陷入經濟危機的死衚衕,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各個國家紛紛採取國家干預的政策。

三是綜合判斷因果。在分析歷史背景(原因)、歷史影響(結果)的時候,經常用到綜合判斷。例如,分析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的前提與條件,包括政治前提,資金、勞力、市場、技術、原料等;分析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影響,包括對中國、對日本、對世界;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包括積極的、消極的;對英國的、對歐洲的、對世界的;對商業的、殖民地的、文化的、交通的等。

借時空的觀念去感悟歷史

歷史不是簡單的史實堆砌,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在系統學習掌握歷史史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歷史,感悟歷史,你會從中發現很多的感悟,不知不覺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探討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問題,對比西方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與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希臘的民主適合於小國寡民,而且是一種不成熟狀態的民主,隨著雅典城邦的發展,希臘的民主走向死亡。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它的弊端,但是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發展,文化進步等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中國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遼闊疆域版圖的的奠定。期間經歷了統治政策的不斷調整,從分封制、郡縣制到行省制,中央集權不斷鞏固;從漢匈戰爭、唐與突厥之間的戰爭,一直到宋元時期各個民族之間的鬥爭,在長期的戰與和的鬥爭,各個民族之間不斷融合與發展,促成中華民族的不斷髮展與進步。

歷史上哪些燦若星辰的文化,從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等,到近代西方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都是我們需要學習並加以吸收的寶貴財富。

從歷史的時空中實現超越

歷史學習的目標不僅為了獲得知識、思想教育、提升能力,更是獲得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知識的獲得者,成為一個自主、自覺的成長者。

歷史學習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考試和升學,而是為了從一個自然人,成長為一個社會人,一個有責任、有道德、有理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需要從古聖先賢哪裡獲得啟發,汲取靈感,讓歷史照亮學生懵懂的心靈,這才是歷史教育的真正意義與偉大價值。

延伸閱讀:

高三政治備考熱點分析:人類命運共同體

正高級教師王周華:給開學復課後的高三教師們的幾點建議

西工大啟迪中學葉青:跳出2019年高考文綜政治命題的幾點思考

正高級教師王金全建議:及時疏導學生心理 有效進行復課備考

編輯:關中小夥

特級教師王金全給高考生的建議:從時空視角透視歷史發展的脈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