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一起旅行是種怎樣的體驗?

用戶4474643002


幹了半輩子導遊,個人觀察,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你多大,你媽多大,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感受,從能夠跟大人出門開始算,你五六歲七八歲,那還是跟嗨皮的,基本你要啥,你想玩啥,都還儘量滿足你,父母也儘量哄你開心,十三四開始就比較不開心了,基本不會哄你開心,而是各種管教,各種教育,到十八九二十多,基本不會和父母一起旅行了,即便一起出來玩了,又變回小時候的狀態了,改父母看孩子臉色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孩子能在身邊的時候不多了,珍惜吧!二十幾到四十後,這段時間時間很少能跟父母一起出來的了,這個時間父母也忙,兒女也忙,自己也要陪孩子出來玩,能湊在一起不容易,也是最難得的時候,這個時候自己有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最能互相理解照顧的時候。到了自己四五十,父母老了,也說不動你了,年齡越大脾氣越小,父母叨叨也就笑臉相迎了,改你哄著父母了,這會子,孩子不陪你玩了,改你陪父母玩吧!看父母開心的像小孩子一樣,你也像哄小孩開心一樣的開心,。所以呀,有空跟家人在一起吧!一轉眼父母就走不動了!


長安輝太郎


有媽媽才有家,和媽媽旅行肯定是開心了,一家人在一起,又不是一個人,不會感到孤單,而是會覺得有人保護,滿滿的幸福感,媽媽旅行最喜歡照相,年老的媽媽在自然景觀裡好年輕漂亮,感覺好的是,兒子也長大,希望以後還跟媽媽一起去旅遊,體驗就是可能會在媽媽的各種嘮叨中渡過,要是和媽媽追求比較一致性 ,而且三觀一致,有那種知己朋友的感覺,一家人一起旅行,肯定會是個不錯的輕鬆愉悅幸福感情👣


老師141795542


和老媽一起旅遊,就是“捱罵,還要小心翼翼伺候著”。心裡狠狠地說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了,而節假日卻早早規劃好了路線,死乞白賴央求老媽一起出去。


一、啥都嫌貴

老媽一輩子節儉慣了,出門在外旅遊,尤其是一些景區,她感到啥都貴,還要把人家的價錢問好幾遍。看到景區10元一碗的涼皮,她寧願回到車上吃麵包,也不願意花10元錢。

到一些售賣旅遊紀念品的小攤那裡,不是為了購買紀念品作為紀念,而是看看這些小物件買回家後實不實用。不實用的一律不買,嫌花了冤枉錢。一些小工藝品,就是為了擺在家裡好看,有一些地方特色,而老媽非要看看能不能用得著。

如果我買了不實用的紀念品,她可以一路叨叨“敗家子”。



二、口袋裡隨時有不少毛票子

凡是遇到乞討的人,她都要給上幾毛錢。告訴她這裡面有不少是騙錢的,她反過來說:“人家貴在哪裡,家裡沒有難處,誰願意這樣呀?”

他對那些乞討的人是深信不疑。

到了寺院,要挨個給菩薩捐香火錢,生怕落下那位菩薩,因此寺院的角角落落都要走遍,不是為了看風景,而是為了照顧到每位菩薩。尤其她還分不清各個大殿裡供奉的是誰,只認識彌勒佛和觀世音菩薩。


三、每次出門旅遊,都要準備一罐頭瓶的鹹菜

這源自於我和哥哥姐姐上高中的時候,每週回家走的時候,老媽都要給我們帶上一瓶鹹菜。豈不知現在超市裡各種鹹菜、醬菜都可以買到。

如果不讓她帶,她就會說:你們幾個都是吃著我做的鹹菜長大的,現在嫌我做的不好吃了?

旅遊的時候,每次在餐桌上,她都要拿出鹹菜來,生怕她做的鹹菜吃不完帶回去。


四、長途到外地旅遊,要帶一包我家院子裡的土

旅遊期間,如果有人鬧肚子,不是吃止瀉藥,而是讓喝一杯有老家泥土的開水,美其名曰是因為水土不服而造成拉肚子,喝了有家鄉泥土的水就好了。這種時候,我是絕對揹著她把這杯水倒掉,我肯定喝不下有泥土的水。


不知道頭條裡有沒有同款的老媽,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