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一種古老的吹管樂器,音色高亢明亮,俗稱“喇叭”,在我國各地流傳甚廣,民間的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伴奏乃至老百姓的婚、喪、嫁、娶等活動,幾乎都能聽到嗩吶的聲音,深受老百姓喜愛,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相傳,嗩吶是在公元3世紀時,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阿拉伯一帶傳入我國的,經過不斷髮展、完善,已成為一件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樂器。它木質管身,圓錐形,開有八孔(前七後一),上端有一帶哨子的細銅管,哨子(也叫簧片)是由蘆葦製成的,多為吹奏人自己製作,現也有塑料材質的。管身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俗稱“碗”)。吹奏時,嘴巴含住哨子,用力吹氣,氣流經過管身以及喇叭的振動及擴音,即發出特有的嘹亮音色。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在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一處沿河綠化帶有一休閒亭,這裡距離居民住宅相對較遠,偏僻肅靜。有幾位痴迷於吹嗩吶的老人幾乎天天聚會於此,他們最小的也有六十多歲了,都已經退休賦閒在家,彼此間居住的相距較遠,但相同的愛好又把他們牢牢地吸引到一起,在這裡他們可以盡情的“吹”。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一年四季,只要不是雨、雪等非常惡劣的天氣,吃過早飯,他們就從各自的家中出發,或是自行車或是電瓶車,穿街過巷十幾裡,來到這個“小天地”吹個痛快,交流心得、練習經典曲子,常常為了一小段節奏,一氣吹上十幾遍,而不覺枯燥,一直到臨近中午,才會意猶未盡地散去,樂此不疲。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他們當中周師傅是“高手”,幾位老哥老弟都虛心地向他請教,他也樂得告訴大家。其他人也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心得拿出來,共同分享。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好轉,北方春天的腳步也越發急促,鵝黃柳綠,河水清清,踏青散步的人日漸多了起來。路過這裡的人,時常會停下腳步,或是好奇或是欣賞,經常有人向他們揮揮手,打聲招呼,離開時腳步似乎也輕快了許多。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3月29日星期天,由東向西走過來十幾位“花枝招展的中國大媽”,一下子就被嗩吶聲吸引住了,帶頭大媽上前,請求吹奏一曲“秧歌調”。沒有絲毫的停頓,在周師傅的帶領下,高亢的“拉薩夜雨”直轉歡快的“擁軍秧歌”,“中國大媽”們翩翩起舞,其樂融融。


嗩吶聲聲不老情


嗩吶聲聲不老情


時近中午,又到了回家的時候了,幾位老夥計開始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心中卻在期待著第二天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