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鄭州連關3店後,大商披露下一步計劃,未來會在河南新開1~2家店面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文 張鬱/圖

4月29日,河南商報首發報道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5年虧損近2億,因持續虧損而被關店一事後,大商方面30日召開媒體發佈會,針對關注的商戶合約是否到期、員工安置、和物業方關係、在鄭計劃等問題,逐一回應。

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閉店,未到期商戶30多家

4月30日上午8點多,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發佈閉店公告,稱將在5月31日閉店後停止運營,顧客持有的中原新城店會員卡積分也將於該日清零。

繼鄭州連關3店後,大商披露下一步計劃,未來會在河南新開1~2家店面

4月30日,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

此次閉店涉及多少商戶?河南商報記者探訪時獲悉,部分餐飲品牌稱將會持續運營,部分商戶已經提早清貨。

大商回應稱,截至4月,和大商合約未到期的商戶有30多家,截至5月底,也就是閉店時,合約未到期商戶有10多家。

對於部分品牌所稱的將持續運營問題,大商稱,或許是商戶和物業持有方元龍地產達成合意,大商不會繼續在此運營,包括負一層運營良好的超市都會撤出。

未來將在河南新開1~2家店面

中原新城店的閉店,系大商在2個月時間裡在鄭州連續關閉的第三家店面。

大商認為,雖然近期向市場釋放了不好的信號,但這是大商對店鋪優化策略的一部分,即為大商內部所稱的“鍘店”。

“當有100家店面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優化店鋪的問題;但店面達到400多家時,就會想這個問題。”大商方回應記者採訪時稱,大商會逐漸關閉一些扭虧無望的店鋪。

大商鄭州地區集團營運副總經理鮑知言提到,大商在鄭州區域關閉店鋪的信號集中,釋放了消極信號,但大商在河南也在持續開店,只是不在鄭州市區,顯得積極的信號相對偏弱。

他還提到,根據大商初步計劃,未來在河南還會開1~2家店面,預計是一家體量較大的高端店面、一家生活廣場店。目前項目正在選址,只是考察市場、項目確定會更加謹慎。

“大商對鄭州的未來是有信心的,集團對於大商鄭州地區堪稱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他說,大商在鄭州將是先抑後揚的動作。

後期是否“鍘店”?經過評估再決定

目前,大商在鄭州市已經只剩下6家店面(不含中原新城店),包括國貿店、紫荊山百貨等。密集閉店讓大商百貨型店鋪已所剩無幾,大商在鄭州是否還會持續關店?

對此,鮑知言回應稱,會經過評估關閉扭虧無望的店面。

這是否意味著還會在鄭州地區有進一步的“鍘除”動作?鮑知言稱:“有可能”。

到底哪些店鋪處於“扭虧無望”之中?鮑知言對此問題沒有回應。

對於此次閉店牽涉到的物業方和員工問題,大商方回應稱該店員工自主決定去留,願意留下的員工和金博大店一樣採用分流到其它店面的方式。

鮑知言還提到,大商在各區域的發展是希望“本土化”的。無論是區域公司的基因還是區域團隊的基因,都希望是本土化的。

“大商也希望在河南好好做,以後會有積極的信號釋放出來。”鮑知言說。

大商中原新城店撤離或許並非虧損單一因素

大商何以決意要離開,是否虧損是其唯一因素?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和物業持有方鄭州元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龍地產)的租賃合約為20年,雙方於 2010 年 9 月 30 日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按照簽約時間計算,仍有10年時間未到期。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法院裁判文書及大商財報獲悉,雙方因租金問題發生爭議,在2019 年 6 月 28 日,元龍地產向鄭州中原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確認解除和鄭州新瑪特(意下統一稱為“大商”)雙方的《房屋租賃合同》,判令大商支付拖欠租金 20202455.5 元及違約金3473917.38元(暫計算至2019年6月30日),並承擔違約金及訴訟費。

2019 年 11 月7 日,鄭州中原區人民法院(2019)豫 0102 民初9447 號民事判決書判決:確認鄭州元龍房地產與子公司鄭州新瑪特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於 2019 年4月 28日予以解除;大商向元龍地產支付剩餘租金 10189978 元,解約違約金 500 萬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 3,316,812.65 元,過高部分不予支持。

大商不服上述判決,遂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0 年 3 月 30 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也意味著,大商與元龍地產的租賃合約已被法院判決解除。

另外,材料還顯示,受到上述事件影響,元龍地產向法院申請凍結大商集團貨幣資金 28,676,372.88 元。

店面連年虧損,加上因租金問題和物業方訴諸法律,這或許是大商放棄中原新城店的兩大主因。

【記者手記】商業人才缺失,或是傳統商業轉型面臨的主要難題

兩個月關閉3家店面,去年一年在全國關閉8家店面,新開店面只有一家——大商交出的新年成績單並不好看。

虧損,是傳統百貨零售們給出的主要原因。

但從大商在鄭州的店面佈局可以看出,其農業路兩家店面相距不遠,花園路兩家店面也相距不遠。這種曾經的“密集布店”策略,或者說“跑馬圈地”,顯示出大商曾經的意氣風發和“圍攻”核心消費區意圖,也顯示出在2008年前後鄭州商業對於“外資零售巨頭”們的期望甚至渴望。

那是地產巨頭們還不知道該如何玩轉商業的時代,通過和商業聯姻可以獲得共同發展,期望實現共贏。

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版圖不斷擴大,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住宅地產們開始加碼商業。在此背景下,曾經傳統商業培養的人才不斷被稀釋,成為商業地產的一員。人才匱乏,讓正在轉型中的傳統零售、百貨們日益承壓,也讓鄭州商業、店面業態、招商品牌同質化嚴重。

在這樣的過程中,本土商業不乏湧現出佼佼者,比如新田、丹尼斯為鄭州本土帶來了一波又一波首店,引領鄭州人的時尚概念,後來者正弘、建業也為中原商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

當人們習慣於在一個平面上看問題的時候,跳躍出來才會出彩。鄭州商業想要和一線城市比肩,核心因素是優質人才的培養,並不能單純依靠外來巨頭輸入。

大商持續閉店著實令人感嘆,和物業方的租金爭端也罷,運營店鋪的優化也罷,既然是“生意”,每一方參與者都會有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考量。

對於大商來說,若在鄭州進一步發展,需要思考該為鄭州商業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景象和期待。

繼鄭州連關3店後,大商披露下一步計劃,未來會在河南新開1~2家店面

4月30日,大商國貿店華為生活館,系國內第五家、河南首家生活館。

也許大商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大商國貿店上下兩層的“中原標杆、華為智慧生活館”的引入,正在釋放一個向上的信號。(編輯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