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數千年漫長書法史留給我們的,除了眾多書法作品,還有許多書法理論的著作,如數之不盡的璀璨明珠,在歷史長空閃爍著耀目的光芒。

什麼是書法理論呢?

書法理論是對中國書法的形式、結構、線條等外在面貌特徵,和中國書法的基本觀念與審美立場所進行的研究理論。書法理論包括:技法理論、書法史理論、書法家研究、書法文學等其它文化的研究、書體研究以及考釋辨偽等。這些書法理論著作對後世書法學習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今天要說的《書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書譜》的作者孫過庭——孫過庭是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說起來,孫過庭這一人物是一個謎。儘管他給後世留下了不朽的《書譜》,但是他自身的事蹟流傳卻甚少。我們現在只知道作為官員的孫過庭,職位並不高,他是唐高宗、武則天時人,官右衛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在新舊兩本《唐書》中也未查到他的傳記。不過,與孫過庭同時期的初唐大詩人、文學家陳子昂曾為他作《率府錄事孫君墓誌銘》和《魏率府孫錄事文》,說“元常(鍾繇)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在這裡將孫過庭比為三國時的大書家鍾繇,可見他在唐初就很受推重。

他的名和字有幾種說法,生卒年月只能靠推斷出個大概,籍貫沒有定論。不過關於孫過庭的籍貫,有兩種說法:一說富陽(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說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一般均稱富陽人,可是他在《書譜》中自稱吳郡人(富陽曾屬吳郡,此處孫過庭可能是沿用舊稱)。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孫過庭

孫過庭雖出身貧困家庭,一生坎坷,英年早逝,可以說啥倒黴事兒都攤上了。到了四十歲才做了一個郡府主管文書的小吏,還不能說是官,頂多算是個公務員。對於一個以鍾張羲獻為榜樣的讀書人,這樣的人生際遇應該說的上是鬱郁不得志吧。後來,因不願與人同流合汙,被人“扎小人”丟了官。辭職後,他抱病潛心研究書法,撰寫書論,可惜,尚未完稿,便貧病交困,死於洛陽植業裡之客舍。孫過庭傳世書跡有《書譜》、《千字文》、《景福殿賦》,都是草書墨跡,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還要數《書譜》。

《書譜》中,共三千七百字,內容廣博豐富,涉及中國書學各個重要方面,且見解獨到精闢,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及許多重要規律,從而成為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質的著述,標誌著中國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輝煌的階段。

熟知書法的人皆知,宋代的米芾對前代書家可謂多有挑剔,卻獨獨對孫過庭的草書心悅誠服。他在《海岳名言》中說:“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前人留下的書法理論著作有很多,如崔瑗的《草書勢》;蔡邕的《筆論》、《九勢》;衛夫人的《筆陣圖》;王羲之的《書論》等等,那麼孫過庭還為什麼要寫《書譜》呢?其實在《書譜》中孫過庭就已經把原因告訴我們了,因為想學習書法的人往往不知其中的奧妙,雖然很用功,但是沒有用對地方,他希望能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大家,希望以後學習書法的人能夠少走彎路:

“企學者希風敘妙,雖述猶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輒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風規,導將來之器識,除繁去濫,睹跡明心者焉。”

——《書譜》

《書譜》文辭精美之高,用詞之精準典麗,一語中的。從《書譜》的成功,足以證明,孫過庭不是一個簡單地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縱觀整篇《書譜》,真可謂文采斐然,字字珠璣,知人論書,嘉言迭出,又是學書的經驗之談,字真句切,真材實料,為後世的書法新人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其中不少論書的文字,都成為了後人評論書法的經典語句,被反覆引用。魯迅說《史記》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有人評價孫過庭的《書譜》時用了類似的話,即“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

《書譜》稱得上是一部書法史詩。從漢魏時期到唐代,孫過庭將以往的書法家、書法品評、書法作品、書法理論作了一個大總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手筆之大,論說之精確,無人可與比擬。《書譜》的形式又像是一部散文詩。如此長篇幅的詩文在古文中僅此一篇;如此標新立異的觀點也是絕無僅有的;詩歌中慣用的修辭手法諸如比喻、對比、排比、互文等運用自如,妙筆生花;詩文中的對仗、壓韻也無處不在,難怪說它是“書史之離騷”呢。

“假令眾妙攸歸,務存骨氣;骨既存矣,而遒潤加之。亦猶枝幹扶疏,凌霜雪而彌勁;花葉鮮茂,與雲日而相暉。如其骨力偏多,遒麗蓋少,則若枯槎架險,巨石當路,雖妍媚雲闕,而體質存焉。若遒麗居優,骨氣將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無依;蘭沼漂萍,徒青翠而奚託。是知偏工易就,盡善難求。”

——《書譜》

這一段言辭優美,想象豐富,且不是泛泛而談,句句是言之有物。無論是從書法理論的角度,還是從文學的角度,都稱得上是一流。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書譜》局部

《書譜》之絕妙,除了在於書論精闢,文辭華美之外,從書法角度上來看,《書譜》本身也是一篇十分優秀的草書作品。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唐人學二王之風的很多,他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將晉法化為己用,轉入為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

《書譜》整篇文字,神采斐然。字與字間少有接連,有行無列,字字獨立,各具形態。靜靜欣賞,如天女散花,各具動人姿態。細觀《書譜》的用筆,流暢婉轉中極富變化,剛中顯柔,柔中寓剛,飛動輕繼,意趣盎然。全篇伊始用筆沉穩,中規中矩,就像交響曲的引子,意和氣平;到了中間,則寫得興起,筆勢逐漸放縱,點畫相連,映帶牽引;最後部分,意在筆先,隨逸飛達到高潮,只見筆下生風,波詭雲譎,盡情揮灑。首尾三千餘言,高潮迭起一氣呵成,真是“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令人目不暇接,達到了心手相忘的化境。再看《書譜》的墨色,燥潤參差。其結構以平正為主,疏密有致,布白勻稱,在參差錯落的章法中,渾然天成。

千百年來,《書譜》受到了眾多書家的讚歎和推崇,孫承澤說得最為公允,他說:“唐初諸人無一人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王世貞也說:“虔禮書名,一時,獨竇暨貶曰凡草閭閻之類。《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王羲之)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細玩之,則所謂一字萬同者,美碧之微瑕,故不能掩也。”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 起筆與收筆

孫過庭的起收筆如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樣,起筆多露鋒,直入,或連續上一個字的收筆節奏左切變鋒再向右直推。顯然露鋒可以取勢,不同的入鋒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字勢,同時入鋒又決定了向右推筆、向下行筆的不同起伏。所以入鋒與出鋒的方向是極為關鍵的。出鋒指收筆,《書譜》中字的收筆是順勢而為的,絕大部分是回鋒收筆為下一組或下一個字蓄勢,收筆時的力度還未消失,往往是下一組字的開始,從而使得上下字之間氣息連貫,舒展暢通,也有一些收筆是獨立收勢,與下組關係相對斷開,這樣的節奏感,既含蓄又剋制,“蹲”住了線條。有的順勢直下,儘量顯得俊朗飄逸;有的收筆簡約、恬靜;有的直接與下一組字實筆連貫,線條與字組的線條相同。不同的收筆方式使《書譜》的筆法豐富多彩,既剛健有力,又活潑爛漫。

1.1 起筆的形態變化

入筆角度的豐富性。一個橫線,入筆時的角度可以是360度,每個角度都可入筆,且形態各異。

“前”字橫畫的起筆都是露鋒,這是“二王”的用筆方式。

“芝”字的三個橫向筆畫的起筆形態各不相同,第一橫是尖入,第二橫是方入,第三反捺是尖入,但第三橫與第一橫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壓筆程度,第三筆壓筆力度要重。

“終”字的兩個起筆屬於藏鋒圓起,顯得字敦實厚重。

“智”字尖鋒入紙,拎筆走線,順著上一個字的收筆而起,輕盈流暢。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無”字起筆的三種側鋒入筆,角度和下壓力度、變鋒的速度不同,形成三種不同的面貌。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先左側面切入,後向右上速擺。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左上頂逆入,後向右轉鋒。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尖入。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先左,後立即側壓右行。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入,轉腕;上頂逆入。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正側下壓式入筆。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側下壓式入筆。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先頂峰,後向右轉鋒。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2 收筆的形態變化

1.2.1常見收筆

回鋒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2.2特殊收筆

蟹腳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2.3章草收筆

即切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2.4反捺收筆

戛然止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捺上切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捺出鋒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捺右出鋒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捺筆上切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捺筆下切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反捺折筆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隸捺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含蓄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自然下瀉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上鉤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隸書雁尾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自然拎提收筆,如圖: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1.3 起收筆的連貫用筆

《書譜》中出鋒收筆並字字獨立的情形佔大多數,但也出現了一些出鋒連帶下一字的起筆(上下字連貫並用)的例子,形成了一個字串的情形。這在王羲之的《十七帖》和手札中用得最多。收筆時拎起筆,此時筆鋒沒有離開紙面,繼續行筆,連貫映帶到下一字的起首筆畫。紙面的表現給人以連續不斷行走之感,並在行走過程中調鋒變化,繼續書寫。孫過庭在《書譜》中的連帶方式只是“二王”連帶的繼承,他與懷素的《自敘帖》、《小草千字文》,以及張旭的《古詩四帖》的連帶區別較大,懷素與張旭的大草在走筆中,字與字之間的連帶不提筆,連帶的線條與字內的線條粗細相同,表現了“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情性”的審美情懷,並表達了書者的開闊視野,使學書人進入了嶄新的境界。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2. 行筆的技能

書者對起收筆有概念後,再來體會行筆的內涵。毛筆入鋒後,緊接著就是行筆使轉。孫過庭說:“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在行筆過程中有“點”的行筆過程和“線”的行筆過程。下面看一下“點”和“線”的行筆。

2.1“點”的行筆過程

孫過庭指出:“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其“衄”是指筆既下行,又往上去的用筆。“挫”是指頓筆後略提,使筆鋒轉動,以離於頓處的用筆。這就是“點”的寫法。點的行筆過程就是衄挫的過程,衄是左點的行筆,挫是右點的行筆。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上提,頓筆下壓,下行,提筆轉動。

2.2“線”的行筆過程

孫過庭線條的行筆或輕如蟬翼,或重若崩雲,剛中顯柔,柔中寓剛,飛動輕健,意趣盎然。雋拔剛斷,富於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橫畫、長點捺,先頓筆重按,後順筆出鋒,使一筆中陡然出現兩種變化,波瀾跌宕,神采頓生。右環轉作弧筆時,筆畫末端拎筆出細鋒,鋒芒咄咄,精神外耀。

如何才能使運筆有力而有變化呢?右軍說“稜側起伏”,用筆取側勢,側鋒使轉,稜角突起,緩前急後,形成起伏狀。如何才能使轉有起伏呢?用筆“疾”“澀”的速度變化,是形成字體節奏的關鍵,節奏的變化不但使字體有起伏變化,而且使線條產生多種意態的表現形式,能表達和抒發作者情緒的變化,體現作者書寫過程中的心態曲線。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總的來看,孫過庭《書譜》的行筆剛健疾澀,從容舒展,收放自如,快慢有度。他的書寫速度與懷素《小草千字文》的書寫速度相比,顯得急切;但與《自敘帖》相比,時間節奏上要顯得更從容一些。

① 剛勁、疾馳

“疾”即“速度”快。要想點畫得力,必須“高速起筆,加速疾行”,即疾勢而書,以使筆力勁健,所謂“速於取勁”。

快速行筆,富有彈性。筆澀墨減,拎筆裹鋒,氣聚筆端。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殊非右軍

飽蘸濃墨,下筆果斷,走筆輕鬆,無滯無礙,以快取勁。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點畫狼藉

② 澀勢之法

主要體現“緊駃戰行”之法,即急奔、急停,接著又一個急奔、急停,連續書寫。也就是說“澀”勢的用筆法是要步步停頓,把長畫變為短畫(長畫是由短畫積累而成),即一步一停。每一步就是一個短畫,每個短畫都可疾勢而書。把長畫處理成多個短畫的集合,則任何長畫都可以是疾勢而書的集合,因而整個長畫都能筆力勁健。

緊駃戰行,即“澀”勢書寫。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③ 筆畫簡約

筆畫的簡約也是疾書的條件之一。筆墨簡省,不願多走一步,這樣彎路少,則相對加快了行筆的速度,書寫速度接近大草,這使《書譜》書寫的時間節奏感非常強烈,使其轉換為大草也成了可能。以下四圖表示簡約字的寫法。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3. 提與按的使用

提按是書法用筆中常用的筆法。提是筆向上拎,按是筆往下頓,提按不斷轉化就能保持筆鋒居中。

提筆是在用筆過程中,將筆從紙面上逐漸提起,寫出由粗到細或較輕細的筆畫。

按筆是將筆向下壓,目的是使筆毫鋪開,點畫變得粗壯一些。落筆要按,收筆要先提而後按,欲按必提,轉折處通過提按來完成,故提與按是緊密不可分的。

重按稱為“頓”,次重按稱為“蹲”,不重按稱為“駐”。提與按關係密切,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著按,按著提。如下圖所示。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規矩而猶遠

左邊重接,右邊提走,使字有強烈的輕重對比。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心悟手從

提按不明顯,拎著筆寫,保持同一種力量,使線條基本粗細一致。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右軍之書代

筆畫由重變輕,始按後提,前後輕重對比強烈。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不知也易之

先提後接,由輕變重,線條由細變粗,前後輕重對比強烈。

4. 使轉的特點

《書譜》雲:“草書以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這充分證明“使轉”已成為草書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草書的連續性,線條的流暢性,要求在草書中儘量避免楷法中的提按和駐留。這樣才能體現出草書的“形質”與“情性”。《書譜》深刻揭示了草書和正書在筆法上的根本區別。在形質與使轉中,前者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即形質站立,情性所現。也就是說,使轉是草書的根本筆法和主要特徵。使是上下左右運動,轉是曲線轉換方式。

那麼,使轉的過程是走筆的“曲”與“直”的不同表現,是筆法上的另一種節奏。曲與直是一種空間節奏的展現。如下圖所示。

4.1曲線圓轉,一瀉而下

上下轉筆過程中線條流暢,無滯無礙,粗細前後相同。以曲線為主調,線條質感柔美。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4.2曲折並用,自然而為

有曲有折,方圓結合;自然流暢,雍容大方。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當雁

4.3以折線與直線為主,使轉簡約明快

簡潔大方,方直並用;莊重嚴肅,皆無流滑。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即事

4.4使轉過程中出現線條抽絲的現象

抽絲是指在使轉運行中,曲線轉彎處突然提筆,但不離紙面,轉彎迅速再壓筆行走,產生的線條對比顯得靈動而有質感,在快速書寫中完成,藝術效果明顯突出。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也心遽

5. 筆法中的方折運用

使轉過程中經常遇到與曲線使轉相對照的方折筆法,兩者相互配合,使整體書寫不出現流滑和單調的曲線,整篇既有莊嚴大方又有曲水流暢之感,比肩齊耀,豐富多彩。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書史之離騷,書家之絕唱:書譜(上)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 中華書脈·北宋史上的百日良相:杜衍”

本文已在本心書法APP中發佈,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本心書法”即可下載。

微信搜索“本心視界”關注訂閱號,獲更多書法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