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負重前行——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本書開篇的第一句話,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以為這又是一本心靈雞湯書。看完整本書後,我認為這確實是一本雞湯書,但又有點不太一樣。

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負重前行——少有人走的路

人最難的就是接受和麵對自己最不想看到的、厭惡的事情,而本書讓人學會直面痛苦,學會接受,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談何容易呢?正如作者所說,人生是不斷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遇到一個問題,好不容易解決掉,然後再迎接下一個。看到這裡會讓人感覺人生好辛苦,生而為人的意義在哪裡呢,難道就是痛苦的去解決問題嗎?

如果以悲觀的態度看待人生,這樣的人生將毫無意義。人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向成熟的,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痛苦可以給人帶來教益。”在心理學的視角下,一切不好的情緒均源自態度,怎麼看一個問題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決定了最後的悲喜結局。

人們總習慣趨利避害,處在個人的舒適區,但問題來臨了,怎麼辦呢?大部分人不得不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再次進入舒適區。如此循環,週而復始。面對問題,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承受痛苦,那些自暴自棄的人,以被動消極的狀態來面對人生,看起來好像不用痛苦,實際上只是進入另一種痛苦中而不自在,在往後的日子裡,將被這種痛苦折磨,常常難以跳脫。那麼與其痛苦一生,消極應對,不如改變態度,正面解決,這不是會更好嗎?

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負重前行——少有人走的路

書中提到,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而自律的四個原則分別是: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和保持平衡。仔細品讀這些原則,我發現它們與中國傳統的優秀道德品質的教導如出一轍。

作為一個老師,我總想聯繫我的工作,從其中挖掘點道理出來,來教導我的學生。在一年的班主任與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性和我的學生說,你們要好好學習。但這句話的空洞和蒼白已經被學生所免疫,因為從小大到,所有的大人包括同齡人都是這麼說的。但實際踐行起來,“好好學習”這四個字就像一座山一樣,壓得他們動彈不得,連方向都不曾指引。有些學生被一次次的失敗擊垮,會這麼想:好難啊,學習好辛苦,做人好辛苦,人生好辛苦!當他們從心裡認定自己不行後,這很可怕,或許他們再也成為不了一個“好學生”,甚至一名“好人”。

雖然我工作時間很短,只有一年的教師經歷,但在中職校工作的一年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從心裡認定自己“我不行”,這樣的自我放棄對老師來說是種巨大的挑戰,我常常深感無力。他們覺得什麼都很難,從而什麼都不去嘗試。我以前常常認為他們是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而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一切的根源或許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律的能力。

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負重前行——少有人走的路

綜觀我班學生,但凡是自律性比較好的同學,學習成績和其他方面表現都很優秀。部分問題學生,大多都存在行為偏差和態度偏差。比如,我們的A某,是我班的老大難,不管是對我這個班主任、其他任課老師,還是班委糰子、其他學生來說,都很難。不做值日、汙言穢語、與老師同學矛盾重重,他一邊做著其他人厭惡的事情,一邊又在極力討好某些他看重和在乎的人。與A某及其家長的多次交談,我發現孩子品質並不惡劣,但其解讀問題的視角比較奇怪,敏感而多疑。瞭解的越多,我越發現A某他不能面對真實的自我,不能正視他的問題,即使他不願承認,但他的問題他心裡都知道,從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對自己的認知,並不是不想改變,只是改變太難,不如自我放逐。再究根到底,我又發現他從小被否定太多,由於其平時表現和言語態度讓別人難以給與肯定,這樣的一輪又一輪否定,讓A某更加提高了破罐子破摔的技能。表面的不屑一顧愛誰誰,實際上內心膽小而敏感。在試圖轉變他的過程中,我發現他也努力過,比如打掃了一次還不錯的衛生,做了一次還不錯的作業,但他必須立即收穫別人的肯定,但一次的努力怎麼可能徹底反轉別人的看法呢,A某當即看不到別人對他的徹底認可,又再次恢復原狀。“我都改變了,你們又看不到,我還改變什麼呢?”A某不具有延遲滿足和忠於事實的能力,他也拒絕為其之前的偏差行為承擔責任,難以平衡自己對現實和內心期待的認知,這種種的行為和心態,都導致了自律的失敗,進而導致A某難以改變偏差行為。一輪輪的引導勢在必行,但過程之漫長,道路之艱辛可想而知。

自律確實是一種能力,在長大之後培養真的困難重重。然而作為一位中職校老師,幫助學生培養自律,更是困難重重。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負重前行,做人如是,教育亦是。少有人走的路,必是艱辛的路。

最後用一句話結尾本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