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復消費

一塊錢難倒英雄漢。

先有海底撈、西貝漲價風波,後有商家矛頭對準外賣平臺高佣金,再到外賣平臺搭上幾百萬騎手家庭自訴其苦。而外賣小哥們也在為訂單減少而煩惱。

當下餐飲產業鏈條的一連串爭議,是疫情對現金流衝擊最真切的寫照,也是提振消費必須面對的難題:缺錢,不論商家、平臺、從業者。從業者的另一個身份即是消費者。

大消費時代,流量為王,二者互相成就,互為支撐。消費行業蓬勃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增加居民收入,從而反哺消費業態。正常情況下,這一循環能夠良性運轉。但新冠病毒鎖死了流量。

消費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相關行業則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在這層意義上,擴內需促消費,刻不容緩。3月初中央就強調要“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為此,各方先後出臺了一批舉措。例如,中央抓住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等汽車消費的關鍵,提出了三點硬招。多個地方政府則啟動發放消費券政策,試圖通過部分財政資金的投入,聯動商家發揮槓桿效應,撬動居民消費增長。

不過,促消費政策能否儘可能挖掘有效需求,仍要打個問號。光明日報評論文章指出,從經濟體系循環角度看,需求指的是具備支付能力的需要,儘可能地將廣大居民的需要轉變為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擴大內需的根本思路。

歸根結底,消費受制於收入。問題在於,錢從哪兒來?

疫情之下,對普通人而言,緊日子不再是一句空話。一方面,疫情不同程度造成了居民收入下滑,人們對價格的敏感度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形勢仍具不確定性,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缺乏足夠信心,消費更加謹慎。

以眼下多地爭相派發的消費券為例,從短期看能夠對沖疫情影響,拉動消費數據的上揚,幫助企業和居民恢復消費信心。但從長期看,消費券自有短板,並且受經濟週期影響大。近年來,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經開始放緩,而居民負債率卻向上攀升。

從政策角度看,解決問題首先當然在於穩就業。3月份,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明確指出,“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復工復產如火如荼,穩就業就是主要目的之一。

其次,積極財政必須更加積極有力。這其中,受疫情和債務影響,地方財力已是捉襟見肘,恐難有施展空間。在現有的財政收入分配體制下,中央財政需要拿出更直接更有力的舉措。短期看,有學者呼籲向國民直接發現金,以減少政策傳導環節,直接增加居民收入。長期看,

儘管經歷了此前一輪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但搭配央地收入格局改革的稅費下調空間依然存在。

簡言之,解題思路還在放水養魚,藏富於民。

北京商報評論員 肖湧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