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古人很早就利用竹子的特性來服務於自己的生活,做了很多竹製品,如筆,筐、簸箕、 笊籬等。竹作為八音之一,成為樂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如笛、簫、築、簧、箏等。同時,竹子中空的特點,與中華民族崇尚謙虛,內斂的品性相契合,成為傳統文化重要意象之一。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竹子形象在漢字中的表達。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竹 甲骨文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竹 篆文 趙之謙

竹:象形,字形像兩根枝條上垂下來的六片葉子,在古字形中,“艸”和“竹”相似而相反:葉片朝上為“艸”(草),葉片朝下為“竹”。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個(箇) 金文

個(箇):竹+固,表示用來定位的竹釘,《漢字簡化方案》用“個”合併“箇”和“個”。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節(節) 金文

節(節):竹+即(就餐,吃飯),古人以帶竹節的竹子作為天然的盛具,《簡化字方案》根據草書字形將“節”簡化為“節”。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於(於) 甲骨文

於(於):於是“迂”,“紆”的本字,本意為曲折,婉轉。字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幹字形水道旁,彎彎曲曲的小路,另一種於通竽,表示竽管樂音起伏迂迴。《簡化字方案》以“於”合併“於”,於的意思為成雙成對的鳥兒比翼齊飛。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聿 甲骨文

聿:又(手的變形)+竹的一半,即手執末端撮獸毛的竹管在寫字。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其 甲骨文

其:“其”是“箕”的本字。象形,用竹篾編制的盛器,是主要的農具。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冊 甲骨文

冊:用竹片或木片串聯起來的書簡,古代可移動的文件中,用竹片書寫的叫“簡”,用木片書寫的叫“札”或“牘”;若干“簡”或“札”編綴在一起叫“冊”。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匚 甲骨文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匡 甲骨文

匚:象形,竹製的盛器,“匚”是“匡”和“筐”的本字,“匚”在後來逐漸成為單純的字件,失去意義。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乎 甲骨文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兮 甲骨文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平 甲骨文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虧(虧) 篆文 馬王堆帛書

乎:甲骨文下邊“T”字形為於,即“竽”的本字,上面的三個點,表示竽演奏時發出的聲音,意思為號角吹得緊急、響亮。“乎”是“呼”的本字。

兮:甲骨文下面的字形與“乎”一樣,上面是兩個點,表示呼的氣力不足。意思為沒有吹響號角時發出的“噓噓”聲。

平:甲骨文在“乎”的字形上加一橫畫,表示號角聲悠揚,平緩,無起伏,代表部落安全無事。

虧(虧):把“乎”字形中的三點變為橫畫,表示氣力不足,未將號角吹響。《簡化字方案》以“虧”合併“虧”,虧的意思是鳥獸虛弱,聲音乏力。


說文解字48:綠竹猗猗

誇 甲骨文

誇:大(多)+於(竽,一種樂器),表示極力吹竽,發出的音量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