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別人家的孩子都去藝術班學畫畫了,你家孩子呢?當你看到藝術班孩子們的作品幾乎都是一樣的時候,你會怎麼想呢?這樣的作品很可能是為了諂媚大人。

好的藝術教育者並不應該“教”給孩子技巧,而應該是好的激發者,多一點“耐心”,讓功利性遠離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者和家長應該先達成的共識,而這也是能夠區分好的、不好的藝術教育的基礎。

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某個家長群裡,一個開美術課的繪本館老師發出一張“好有創意”的大魚吃小魚的創作,四個孩子的畫在一張圖裡,每個孩子的構圖都一模一樣,包括大魚在畫面的位置和麵積,小魚的方向,甚至大魚的牙齒的形狀和大概的數量……

其實讓孩子畫出這樣的簡筆畫(網上搜一下,大多是這樣的簡筆畫、叫作所謂的創意美術)並不難,老師的示範,小朋友的模仿,再加上一點老師的點撥甚至動手修正,很容易有這樣的“成果”出現。這是一個“概念化”的美術教育,犧牲的是孩子的思考和創造。

當然這裡也不能把“罪過”全部怪到教育機構和老師,功利性的教育不只在一個領域,家長有需求,作為供應方,當然要滿足這需求。其實稍微改變思維定式,就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合格的藝術教育。

1、多點耐心,讓功利性遠離藝術教育

有一次遇到一個鄰居,拿著一張小區附近兒童美術班的招生簡章,印刷著很多典型的“兒童畫”,正計劃帶孩子去試聽。我就好為人師地和她講了一下該如何判斷這個兒童美術班的品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出現“千人一面”的創作。

當拿到一幅很“完美”的作品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其他孩子都給父母交出了一份同樣“完美”的作品。對結果“絕對正確”的追求,犧牲的是孩子的創造和想象,當然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家長對結果的要求,就像付了錢買了服務,一小時的課程總要看到買到了什麼。所以很容易地,讓家長看到成果就成了一個教學目標。

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兒童成長的階段不同,肌肉群的發展和技法的掌握不同,但是觀察永遠是最核心的藝術創作的命門,這位家長志願者講的就是最核心的乾貨,大家不識貨,讓人揪心啊!

藝術與技巧和考試無關,對人的完整成長、思維的發展有深遠影 響。

為什麼那麼焦急地要證明學習的“投資回報”?在美和藝術的教育,尤其是美術的教育中不要出現“考級”。已有的所謂考級標準,對孩子的創造力是一種極大破壞。

前面提到,有研究表明,1~4歲的兒童創造力更為活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在某種意義上,5歲左右幼童的心智代表了他創造力的高度。因此,教育者面臨的挑戰就是要保持幼兒心智的活潑和感受力的敏銳。”想象一下,一個學齡前後的孩子正是創造力發展最旺盛的時候,要他一遍遍對照著“範畫”,是在扼殺孩子。

這些應試的單一的外在的標準對孩子的成長是個非常負面的干擾。

多一點“耐心”,讓功利性遠離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者和家長應該先達成的共識,而這也是能夠區分好的、不好的藝術教育的基礎。

2、藝術教育是發散性思維的基礎

兒童繪畫是一種表達的手段,與所有其他能力的發展一樣,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好的藝術教育者並不應該“教”給孩子技巧,而應該是好的激發者,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激發他用自己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前面提到的家長老師就惟妙惟肖地告訴大家,他是如何觀察水牛的,這也會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的觀察方法。

我曾親耳聽到一個很靦腆的三年級男生的家長非常後悔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送到了美術興趣班,孩子對美術反而喪失了熱愛,創造力也沒有提高,她反思應該好好地保護孩子,小時候免受美術培訓的影響。

藝術教育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學會畫畫(這已經成為“功利性”藝術教育的主要目的),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兒童的發散性思維。

兒童早期在學校的學習,很多人都只注重培養集中性思維,專注那種只知道唯一正確的解決辦法,比如計算和拼音及書寫。通過藝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們學會直覺地、合理地思考,讓發散性思維得到發展。

“分數”“考試”為核心的異化教育體系,催生了“美術考級”這種中國式怪胎。藝術教育最大的價值在於培養孩子的直覺和發散思維,很多時候,重大決定的制定不僅僅是基於數據、理性分析,更多的是直覺取勝,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聽從心的方向”,藝術教育幫助我們增強直覺的能量。

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目前我目光所及的藝術教育市場,藝術創造的部分已經非常之豐富,但在審美、藝術批評、藝術史這幾個領域還比較匱乏,畢竟這些不僅僅是家庭和藝術教育機構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整個社會審美和藝術水準的提升,而這些和整體文化水準的提升、經濟的發展平衡又都緊密關聯。

全世界孩子的藝術發展進程都是從塗鴉、不規則運動到控制性的運動,再到給塗鴉命名……”芭芭拉·荷伯豪斯在《兒童早期藝術教育·創造性思維》一書當中強調了這一點。藝術教育絕不應該把所有孩子生命中的一個自發活動變成另一個千篇一律的模式。

藝術教育,就是要鼓勵兒童的發散性思維和獨特的藝術表達。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比上藝術技巧課更有價值。所以從爸爸媽媽自己做起,培養藝術欣賞的眼光,把藝術帶回家,和孩子一起享受和創作藝術,這才是藝術教育的王道。

曾經路過商場的培訓班,在門口玩兒手機的家長是一道常見的且沉重的景觀。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曾經考察過這種“早教”機構,冬天抱著厚厚的棉衣在人群裡無聊等待實在是和教育無關的行為,這些低齡孩子需要的哪裡是這樣的活動?寧願鋪上大紙,手腳抹上顏料,在家裡撒歡打滾!

付費送孩子進入一個教室,自己用無聊的方式度過這段時光,然後期待可以在一門之隔的另一邊培養出一個藝術的孩子……事情真的不應該是這樣的。和爸爸媽媽度過愉快的時光,試探一種顏料的使用,互相畫個大花臉,真的需要很多技巧嗎?在後面的章節裡,我將詳細介紹家長進行家庭美育的心理、環境及實踐準備。

走出藝術教育的誤區——向諂媚大人的兒童畫說不

我們習慣性地把“課”當成學習的主要方式,於是當發現孩子或多或少還有點藝術天分的時候會想做點什麼,比如送去上兒童美術課。畫畫、做手工,幼兒園和學校都在做,看上去大同小異,但藝術和非藝術之間的區隔還是需要學會區分。

能夠正確回答以下四個問題,就能走出藝術教育的誤區,因為有些我們司空見慣的兒童課程和活動其實和藝術關係不大!

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問題1:兒童的反應能預知嗎?

如果回答是可以,那就不是藝術!

老師把圖片分給孩子,讓他們塗色、描紅,模仿或者把標好的圖案剪下來,不管這些活動設計得有多好,都不太能稱之為藝術,只能說是一種按照要求進行的練習!

這也是我不遺餘力地抨擊兒童塗色書的原因。這種機械的活動,成人用來“減壓”就好了,不要用來壓抑兒童的創造力!再比如一些連鎖的藝術教育機構,基本上已經在用類似“中央廚房”的手工半成品來上藝術課,這種完全固定結構的課程不利於兒童的創造力發展。

問題2:兩個孩子的作品看起來一模一樣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不能稱為藝術!

一年間看到好多回兒童畫展,如果看不到獨創或意想不到的作品,那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兒童作品,也不能稱為藝術。一個畫家朋友幫某個兒童畫比賽做評委,在她的工作室看到一沓沓的作品,真的是倒胃口!95%都是那種諂媚大人的“兒童畫”風格!

問題3:活動為誰而組織?

如果只是為了家長而讓孩子繁忙,那就不是藝術!

比如一個老師為了使展覽更有觀賞性,而讓孩子一直做剪貼畫或其他準備工作,這就會在無形中傷害到兒童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和自信心。當然也因為家長的推波助瀾,很多機構和老師醉心於“彙報型”的活動,而非關注兒童藝術體驗的過程。

問題4:兒童在自身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努力創造過新造型 嗎?

如果兒童總是被鞭策著,那這也不是藝術!

一個成人抓著孩子的手,強迫他畫簡筆畫,這不是在“教”孩子!很多孩子其實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孩子還處於“塗鴉期”的時候。塗鴉對他來說,就是有趣和適宜的活動,如果成年人以自己的意志強迫改變,那肯定不能稱為藝術。

別說兒童了,我在畫畫的時候,如果有藝術背景的權威拿走我的工具,說:“來,我來畫幾筆。”那真的是很煞風景的。或許這些“權威”是出自好意,但他們不明白“我”的這幅作品並不需要別人標準的“完美”。

教育者學會尊重是第一步。不要為了“成果”忽略了過程,孩子才是藝術教育的主體。

家長如何區分“好的”藝術教育和“不好的”藝術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