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坊) "速凍水餃"300年前就在呼和浩特大盛魁出現

現代人吃的速凍水餃,其實在300年前呼和浩特大盛魁出現過。當時大盛魁是清代中國北方最大的內蒙古商號,在殺虎口、歸化、恰克圖、科布多、北京、天津、漢口占據壟斷地位。牛羊茶葉生意對於其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 茶坊)

  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原調研員王忠民講述到,買來賒去和收來賣去是大盛魁賺錢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當時客戶需要啥東西,大盛魁就經銷啥商品。如蒙古王公貴族每年要進京晉見,大盛魁就有專人為他們做後勤服務,包攬打點支應一切花銷。返回時王爺們通常還要去五臺山朝聖,大盛魁就經銷各種朝拜用的念珠、法器。此外,內蒙古商隊冬天返回經過草原無人煙的地方時,飲食找水十分困難,大盛魁就把羊肉水餃包好冷凍起來以備途中食用,這也說明大盛魁在300年前就已生產"速凍水餃"供商人和牧民食用了。"速凍水餃"與大盛魁運銷凍羊肉有關,王忠民講述道,大盛魁除了經銷活畜生意外,還要通過歸化城的屠戶,於每年冬季農曆大雪、小雪期間大量宰殺羊只,把冷凍羊肉運往京、津、晉、冀地區銷售。王忠民認為,他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一是冬季趕羊路的水草少,趕運活羊的成本高,成活率低,損失大;二是凍肉包裝和儲運較為省事便利。如何運銷凍羊肉,大盛魁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冬季將羊宰殺剝皮,去了頭蹄,掏了五臟,僅剩下兩張(扇)肉板,剔去骨頭,捲成肉卷,夜間在院子裡鋪上席子,將肉卷放在席子上,經過一夜就可將肉卷裡外凍實,然後再將凍肉卷儲放在"凍房"裡。所謂"凍房",也就是用木板搭起的木房子,房內的地上倒上冷水,放上凍冰塊,然後將凍好的羊肉放在木房內儲藏。向各地運銷時,不使透風,既可保鮮,又可避免融化變質。而歸化城的大盛魁等字號,每年用這種辦法銷售羊肉約有100萬斤。

( 茶坊)

   不僅是羊肉,大盛魁還銷售茶葉。王忠民講述到,外蒙古及俄羅斯等地區屬於高寒地區,雖不產茶葉,但是對茶葉特別是對磚茶須臾不可或缺,且需求量較大;而茶葉運輸方便,運銷茶葉的利潤豐厚,商家往往為得厚利而趨之。茶葉生意在大盛魁日用百貨的經營場所佔的份額較大。當時晉商在歸化城經銷茶葉生意,以經營湖南所產磚茶為主,因為外蒙古、俄羅斯、新疆等地以消費磚茶為主,需求量很大。

( 茶坊)

磚茶

  當時大盛魁的企業系統中經營茶葉生意的主要有三玉川和巨盛川兩大茶莊,其中三玉川茶莊是茶葉進貨渠道,主要是從湖南、湖北自採自制各種磚茶。"三六"(每箱36塊)、"三七"(每箱37塊)兩種磚茶,推銷給張家口的旅蒙商;"二四"(每箱24塊)磚茶推銷到歸化、包頭兩地;"三九"(每箱39塊)磚茶,除滿足大盛魁自身的銷售外,還賣給別的旅蒙商。

( 茶坊)

磚茶

  當時大盛魁運銷磚茶,力求適合蒙、俄、新疆廣大用戶的口味和運輸的便利。茶商們非常重視用戶的意見,只要蒐集到意見和建議,就及時予以改進。前後營等處的蒙民日久成習,喜歡喝"三九"磚茶,尤其是喜歡喝三玉川的"三九"磚茶。有三玉川標記的磚茶非常信得過。大盛魁每年銷出的磚茶多則三、四萬箱,少則四、五千箱。按時價估算,每年茶葉的銷售額多則上百萬兩白銀,少則數十萬兩白銀,所得利潤估計每年15—20萬兩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