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 紅色“引擎”引領綠色發展

天河 紅色“引擎”引領綠色發展

在天河區林和街潤和社區的一處生活垃圾誤時投放亭,居民正在分類投放垃圾。梁鉅聰 攝

量身定製的垃圾分類小程序掃一掃可知“哪類垃圾投哪裡”;多國語言的告知函走進國際社區家家戶戶;構建分、投、收、儲、運全流程體系,設置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在天河,處處可見垃圾分類智慧化、人性化的場景。

作為廣州經濟第一區的天河,圍繞“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作戰方略”,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在實踐中取得了亮眼成績。與2019年相比,其他垃圾量下降15%,廚餘垃圾量上升22%,可回收物量上升20%。目前全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39%。

垃圾分類看似舉手之勞的小事,卻是一場城市精細化管理大考。從市政部門到基層社區,“一升兩降”成績單的背後,是天河區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能力建設,夯實垃圾分類深度、精度和溫度三個維度,以兩網融合、監督考核、執法檢查、共管共治四個抓手,形成的垃圾分類“天河經驗”。在3萬多名黨員的帶頭參與之下,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天河垃圾分類“新時尚”正向“好習慣”邁進。

●本版撰文:郭蘇瑩

全方位覆蓋的“深度”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破袋投放廚餘垃圾時不小心掉了一塊骨頭在垃圾桶外,怎麼辦?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巾包住骨頭撿起來,先將骨頭丟進廚餘垃圾桶,再將紙巾丟進其他垃圾桶,最後去旁邊的洗手池洗手……今年7月,這一垃圾分類“教科書式操作”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這一幕,正是在天河區獵德街真實發生的場景。7月28日,天河區人大代表暗訪獵德社區垃圾分類點,偶遇一位社區居民扔垃圾的過程恰好被工作人員拍下,該女士標準規範、熟練自然的垃圾分類操作贏得眾多點贊。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這正是垃圾分類在天河不斷深入推進的生動縮影。一年前,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啟動。作為廣州經濟第一區的天河,成績單背後是居民日常分類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黨建引領下,垃圾分類向縱深發展。

以黨建引領,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在樓道撤桶後,獵德街將回社區報到的黨員和社區黨員變成了“垃圾分類三員”:宣傳員、指導員、守桶員,引導居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黨員接力報名站桶,使分類亭成為磨礪黨員的“初心亭”。全街黨員遍佈到街道6大網格65個小網格中,已開展守桶引導5000餘人次,有效提高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

垃圾分類宣傳入腦入心。“紙巾、樹葉,這些垃圾該怎麼分?最近,大家的垃圾分類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在改造復建小區的獵德花園裡,每到下午三四點鐘,37棟復建房各樓層的“大喇叭”播音系統,會響起雙語的垃圾分類廣播。根據垃圾分類情況而更新的雙語垃圾分類“空中課堂”,不僅讓本地村民、租客對垃圾分類深入學習,也給外籍居民提了醒。

垃圾分類的“觸角”延伸到城中村等區域。在車陂村,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分佈圖,詳細標出了分佈在車陂湧以西的23個定時投放點;做成龍舟形狀的宣傳標識牌上,只需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投放地圖、時間段等信息全掌握。

垃圾分類全覆蓋的深度,需要政策體系全覆蓋的力度。天河出臺《天河區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等政策規範,將垃圾分類納入黨政機關績效考核。21個街道220個社區黨組織全面構建形成“區域化黨建+垃圾分類”工作機制;發動黨員參與入戶宣傳、守桶引導,3萬多名黨員參與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和守桶引導。

圍繞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能力建設,夯實分類知識深度,線下開展“洗樓式”入戶宣傳,線上推送“垃圾分類智會人”“垃圾分類羊城通”“碼上分類”等網課內容,讓居民深度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在天河,垃圾分類從觀念認同走向行動自覺,從“高度認同”上升到“高度踐行”。

數據顯示,在全方位覆蓋方面,天河區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全域化。機團單位示範引領,826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基層社區全面覆蓋,21個街道220個社區全面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垃圾分類被納入行業監管,“管行業必須管垃圾分類”初步實現。

全鏈條提升的“精度”

城中村餐飲店每天“交作業”

水泥砌牆,綠色大門,打開門可見床墊、沙發、桌椅等大件垃圾有序擺放,集中一定數量後統一清運……今年起,一個迷你“小房子”出現在林和街林和苑小區生活垃圾誤時投放亭邊。這是林和苑小區針對居民流動率高、廢棄物品多而新建的大件垃圾臨時存放點。

在林和苑小區,居住了來自21個國家的外籍人員,租戶也佔比居多。“以前,搬走的居民將家裡不用的廢棄物品,悄悄地放在樓道或者樓下,不僅影響環境美觀,也容易磕碰到老人和孩子。”該小區物業負責人石錦明表示,今年,小區裡建了大件垃圾臨時存放點,集中清運至區大件垃圾收運處理中心,將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回收處理,不僅大大減少了居民亂丟的情況,也避免了浪費資源。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天河區大件垃圾收運處理中心已全面對接區內21個街道開展收運處理服務,形成一條“前端收集——中端運輸——後端處理”的產業鏈條。2020年預計年回收處理大件垃圾4800車以上,實現垃圾減量超過7.7萬立方。

“垃圾分類的推進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細心,針對居民的需求,服務越精準,效果越明顯。”潤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小平說,從撤桶以來,社區垃圾分類,經歷了不斷細化、精準服務的過程。

張貼在電梯口的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的溫馨提示涉及中英日韓等多國語言,精準指引;外籍人士對分類細則不清楚時,社區掌握外語的專職工作人員上門指導。

通過站桶,李小平和同事發現,不少白領和外籍人士晚歸,夜間投放垃圾需求大,便將小區定時投放點的夜間投放時間延長至晚上21時30分。“垃圾投放更加便民合理,居民積極性提高了,分類更加精準。”李小平說。

天河構建分、投、收、儲、運全流程體系,因地制宜提升收運精準度也尤為關鍵。在車陂村,餐飲店定期“交作業”,對村內餐飲店採取單獨收運的方式,由專人定時上門收取廚餘垃圾,也能及時監督分類情況。

“剩飯剩菜要倒在綠色的桶,廢棄紙張、大骨頭倒在灰色的桶。”沙美社區垃圾分類“五人小組”在村內餐飲店定期開展上門宣傳,約定垃圾收運時間和預計廚餘垃圾排放量。每日,轄內餐飲店將向他們定時定量提交廚餘垃圾,不足量時或將被追責。

夯實分類精度,天河1004個小區全部採用“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桶邊督導”模式,組織3000餘名志願者站桶督導;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實施精準分類運輸,推行不分類紅黃牌警告和拒收拒運制度,全力提升垃圾源頭分類質量。

在站桶引導上,全面發動黨員、志願者、環衛工人、物業清潔工站桶引導,形成物管小區物業站桶、非物管小區街道兜底站桶“天河站桶特色”有效把控垃圾分類精度。與此同時,還推行不分類紅黃牌警告和拒收拒運制度,有效把控垃圾分類精度。

全社會參與的“溫度”

居民“隨堂考”社區“必答題”

“踏破鐵鞋走門串戶,磨破嘴皮面對面溝通。”社區工作人員陳小姐這樣形容在撤桶之初的狀態。如何凝聚居民共識,形成合力,考驗著基層工作者智慧。在天河,夯實垃圾分類溫度,在細微處下功夫,從“精細化”裡找答案,人性化服務讓垃圾分類從觀念認同走向行動自覺。

選點、定點協商,是撤桶前必經一步。天河區獵德花園的一處垃圾分類點,被稱作“窗戶下的投放點”。經歷了收集居民意見、公示投放點效果圖、召開居民議事會的多論磋商、磨合,最終一致同意將投放點設置在小區架空層,成為天河區離居民房最近的投放點之一。

“窗戶下的投放點”對衛生秩序自然要求更高,投放點實行每天兩次拖洗、消毒,時刻保持投放點乾淨整潔、無異味。在分類亭,由受過培訓的回社區報到黨員帶頭,聯動小區物業、街道環衛工、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村公司幹部、熱心居民等進行守桶引導、清潔地面。

選點、扔垃圾、定時投放,這些具體而細微的小事,影響著政策的執行效果,關係到群眾的滿意程度,更考驗著精細化治理的能力。居民的需求如同“隨堂考”,對於社區來說,卻是“必答題”。

為了提升撤桶後垃圾投放的體驗,不少小區進行軟硬件的升級,垃圾分類設施的“72變”讓撤桶後小區環境更便利,兼具科技範兒與人文關懷。

遇到暴雨天氣,扔垃圾不方便怎麼辦?海濱花園在全市率先將投放亭改裝成伸縮式遮雨投放亭,遇暴雨等極端天氣自動打開擋雨板。投放亭配置洗手盆、鏡子、洗手液、紙巾、消毒液、照明燈等6小件,重點在“桶、袋、雨”三個細節下功夫。

為破解投放點“選址難”,在徵得居民意見“最大公約數”同時,景安花園還創造性地用腳步丈量每棟電梯口到投放點的往返距離,平均240步,最近142步,最遠364步,有效化解“鄰避”問題。

曾經,在站桶時,景安花園社區工作人員發現,破袋不方便,是廚餘垃圾精分的“攔路虎“。經過反覆測試,景安花園為居民定製了白色透明的廚餘專用垃圾桶。

“我們測試發現,4公升能滿足一家3至5口人的需要,有蓋和提手方便乾淨無味提拿運送,印房號便於區分和監督,每戶2個便於日常換洗。”景安花園業委會主任陳玉恩說,既避免了廚餘垃圾破袋的煩惱,也減少使用塑料袋產生二次汙染,受到居民的普遍歡迎。

以社區共治為基石,在天河,構成黨員帶頭、物管配合、居民自覺、志願者參與分類的垃圾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街道、居委會、物業部、環衛站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互聯互動;街道牽頭抓總,居委日常抽查、物業日常巡查,環衛及時收運……編織起樓道自治、樓宇群治、小區合治、社區共治四級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網,議難點、議重點、議堵點,一個個“攔路虎”被搬走,一個個方案被敲定。

“蟑螂沒了,樓裡沒味道了,家裡的孩子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搶著收集可回收垃圾。住在小區,我感覺環境更美、鄰里更融洽了。”林和苑小區居民吳健容說。

■天河經驗

垃圾分類的“一二三四”法

一個引領:黨建引領,紅色引領綠色

——21個街道220個社區黨組織全面構建形成“區域化黨建+垃圾分類”工作機制

——3萬多名黨員參與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和守桶引導。

兩大建設:規範先行,建體系提能力

——圍繞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能力建設,制定1+4+1系列文件和標準規範

——出臺《深化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能力建設鞏固提升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投放亭建設指引》等,從分、投、收、儲、運、處六個環節明確六大體系,實現“主體有作為、鏈條有銜接、資源有整合、成效有保障”。

三個維度:做細做實,改善投放環境

——拓展分類知識的深度

——把控分類效果的精度

——提升用心服務的溫度。

四個抓手:齊抓共管,構建長效機制

——抓環衛網與再生資源網“兩網融合”,基本形成宣傳教育協作、回收清運互通、規劃布點融合、設施設備共享的“兩網融合”長效機制;

——抓監督考核,形成人大代表長期常態暗訪監督、城管部門每天日巡夜查的監督機制,推行區、街、社區三級考核,形成以督促改、以考促動的良好局面;

——抓執法檢查,推行垃圾分類常態化執法,年檢查超萬宗,限改超千宗,處罰400餘宗;

——抓共管共治,有效開啟垃圾分類部門間優勢互補、共建共融的主引擎。

■數讀

◎成效:與2019年相比,其他垃圾量下降15%,廚餘垃圾量上升22%,可回收物量上升20%。目前全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39%。

◎全鏈條提升:全區1004個住宅小區全部完成樓道撤桶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2287個投放點位建設日趨完善。配備分類收運車輛298輛,開通分類運輸線路131條。建成可回收物網點217個,可回收物利用量達1300噸/日,分出廚餘垃圾達480噸/日。

◎全方位覆蓋:826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21個街道220個社區全面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

◎全社會參與:3萬多名黨員、2200多名志願者深入社區參與垃圾分類入戶宣傳、站桶引導,220個社區建立垃圾分類聯席會議制度。居民知曉率、參與率超過99%、95%。去年至今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培訓993場次。今年1至11月份執法檢查10649宗,立案查處400餘宗,罰款約18萬元。

■樣本

古村新活力:答好基層治理考卷當上垃圾分類“優等生”

“紙巾、樹葉,這些垃圾該怎麼分?”在獵德花園裡,每到下午三四點鐘,37棟復建房各樓層都會響起雙語的垃圾分類廣播。這是村民肖瑞姬從小到大熟悉的村內“大喇叭”,如今,這一傳統方式,正成為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空中課堂”。不僅讓本地村民、租客對垃圾分類深入學習,也給外籍居民進行提醒。

新中軸線上,CBD高樓比鄰而立,嶺南水鄉相映成景。在天河眾多社區中,獵德花園是個特別的存在。作為獵德舊村改造復建小區,該小區現有住戶約1.7萬人,主要居民是獵德村民和租住在此的珠江新城白領,甚至還有不少外國友人。這裡平均樓層高達32層,最高樓宇達40層。

如何破解高層撤桶難?如何引導村民和租戶養成垃圾分類良好習慣?面對各類難題,獵德不僅答好治理卷,還成為垃圾分類“優等生”。在市、區、街的指導下,形成了“黨建引領,基層共治,智慧先行,民生為本”的生活垃圾分類獵德模式。

黨建引領▶▶古村裡的現代社區建起分類鏈條

居民參與率達100%,投放準確率90%,小區每天分出廚餘垃圾約40桶、可回收物約1.8噸/天。推行垃圾分類一年多,獵德街垃圾分類指導員李燕雯鬆了一口氣:“牙籤、紙巾分得清,廚餘垃圾準確度高了。”

黨建引領,錨定垃圾分類主軸。社區黨總支牽頭,成立了獵德花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黨總支書記、獵德村公司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全面負責獵德花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獵德村董事會成員任副組長,分別負責花園四個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和落實,兩級黨組織委員及村公司14個經濟社召集人分別在各區域裡協助開展工作。

黨員帶頭,破解居民分類難。垃圾帶下樓後,如何分又成了難點。為此,獵德街從家到投放點設置了一系列分類措施,形成了一條居民垃圾分類的分類鏈條。

獵德街為小區住戶購置了居家垃圾分類桶,在家中即可對垃圾進行分類,拎袋下來即可投放;在從家到分類亭,小區物業將對灑出來的垃圾和汙漬進行實時清理;在分類亭,將由受過培訓的回社區報到黨員帶頭,聯動小區物業、街道環衛工、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村公司幹部、熱心居民等進行守桶,指導小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破解習慣養成難,群眾路線是關鍵。獵德花園小區有村民、流動人口和外國人。為了讓洗腳上田的“村民”、流動性強的租客和語言溝通不暢的外國人這三個群體把垃圾分類習慣持續下去,除了小區內的宣傳元素外,社區居委、村公司及小區物業等各方,針對不同人群進行了點對點宣傳。針對村民發佈垃圾分類村規民約,針對租戶將垃圾分類責任落實到房東身上,讓房東教租戶分類,針對外國人,組織精通外語的人士與其進行溝通。

智慧先行▶▶垃圾分類點成小區一景

“魔鏡魔鏡告訴我,這個垃圾怎麼投?”小區居民王阿姨每次前來投放垃圾時,總會在洗手時看一看鏡子裡的垃圾分類提醒。

在獵德花園,垃圾分類點成為小區一景。嵌入垃圾分類小視頻的網紅“魔鏡”,常常吸引居民駐足觀看;基於92回收APP、400電話、無人值守智能回收設施,居民可以直接將可回收垃圾通過掃碼開箱的方式進行投遞;洗手盆、鏡子、洗手液、紙巾、消毒液、照明燈一應俱全,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讓疫情期間的垃圾分類更科學。

“每天巡查找問題,針對居民需求、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調整,加入人性化、智能化手段,是一年來我們持續改進的方向。垃圾分類科普和精細化服務,常做常新,需要常態化的堅持。”獵德村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肖瑞姬透露。

考慮到天氣和美觀度問題,獵德花園所有垃圾分類亭上方全部加裝了遮雨篷。針對上班族下班晚、投放垃圾遲的特點,為避免誤時投放點生活垃圾過多,無法及時清運造成垃圾散落在地,散發異味對小區環境造成影響,獵德花園在執行省、市垃圾分類工作要求規定的投放時間的基礎上,增加晚上九點至十二點的夜間投放時間,方便上班一族。獵德花園每天對分類點進行兩次消毒,使分類收集點保持乾淨整潔。

“現在每天定時定點下樓投放垃圾,因此見面的機會又增加了,大家又習慣了每天下樓投放垃圾順便和親朋好友見個面,家長裡短聊一會天,互相督促垃圾分類。”居民李小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