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增城荔枝,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是“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增城荔枝以品种多、品质优、口感佳和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尤以“增城挂绿”最为珍贵。2012年,“增城挂绿”“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进奉、水晶球)”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2年08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增城荔枝历史渊源

增城的荔枝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国是最早栽培荔枝的国家,岭南地区又是荔枝的原产地,增城北部的正果兰溪地区原有野生的荔枝树。

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征服岭南后,对岭南荔枝情有独钟,于是下诏让岭南官吏年年岁贡。

建武元年(25年),东汉桂阳郡太守卫飒开凿了一条由岭南至湖南的西京古道,全程约五百余里。

唐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的驿道通往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条从长安至岭南的驿路,由长安经襄州(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今江西赣州)直达广州。古道两侧修有驿站、公馆,装备快马骑手,对荔枝实施换人换马的接力运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把鲜美的荔枝送至皇宫。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张宗闵编写了《增城荔枝谱》,虽现已失传,但一个县的荔枝种植被编成专著,可见增城荔枝栽培的盛况。

宋末元初,陈大震编纂的《南海志》,在物产荔枝条目中云:“今佳品多出增城,其名有脆玉、麝香匣、大将军、小将军、皱玉、状元红、绿罗包、紫罗包、大丁香、小丁香、天茄子、黄泥子、水晶团、犀角子。又有金钗子,一名丫髻子,荔枝之小者,并蒂而生,味甘无核。又有海山楼者,宋诸司以重五日阅舟师於海山楼(按地在今广州市区内),率以是日至,因名焉。”从上所述,可见增城荔枝生产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有“(荔枝)今佳品多出增城”的记载。由此可见,增城荔枝生产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苏东坡被贬岭南,得以与岭南佳果荔枝结下不解之缘,并写下了很多赞颂荔枝的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应是《食荔枝》中的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对荔枝的喜爱散见于其诗文全集《苏轼集》中。《苏轼集》卷七十八、与傅维岩秘校四首(之二):增城荔子一篮,附去人持上。不罪!不罪!某又上。此篇描写了苏轼以荔枝赠友人,词句直白。

明清各个时期编著的《增城县志》均能发现关于增城荔枝的记录。增城沙贝(今新塘)栽培荔枝,明代中叶已很闻名,到明末清初,广东“荔枝,以增城沙贝所产为最,”其状元红等,贱如菽粟,岁收数千万斛,贩于他方。”经过沙贝人民多年的培植,“所产荔枝多异种”。明嘉靖年间的《增城县志·食货类·果属》正式记载了荔枝。其后清朝的康乾盛世中对荔枝的描述更为详细,其中清朝康熙年间的《增城县志·食货·物产·果品》谈及荔枝种类多。

清朝乾隆年间的《增城县志·物产·果品》记载:“多荔枝。粤中荔枝以增城沙贝四望冈所产为最。土黄润多沙,潮味不到。自挂绿以下数十种,色味香迥异他县。”而清嘉庆编修同治十年重修版《增城县志·物产·果品》所记荔枝内容与乾隆志相同。到了清朝宣统年间的《增城县志·物产》所记荔枝除与乾隆志相同外,增加的内容是:“今此种(尚书怀)最多。案: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为最名贵,价值十余倍于其他。究其他佳者亦如之,且或过之。槎冈水晶球一种亦美,当不减挂绿。此外,犀角子、桂昧、糯米糍、宋家香、进奉、玉荷包,各种俱佳。”

说到增城荔枝就不能不说它了,它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增城挂绿品质佳,适应性强。挂绿荔枝果实扁圆,不太大。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蒂两侧果肩隆起,带小果粒侧稍高,谓之龙头,另一边谓之凤尾。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其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之一。

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

在2001年、2002年举行的挂绿拍卖会上,曾创下单颗55.5万元的天价。

“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增城人,但是我没有吃过正宗挂绿,果蒂(挂绿)每年的产量很小,假如有水果店的荔枝写着:正宗挂绿,这间店铺的挂绿百分之百是假,因为真正的挂绿荔枝树只有一棵,或者是不纯(嫁接的),嫁接挂绿将会失去原来那种品质,挂绿就有这样的特性。(我也不敢肯定挂绿是否有这样的特性,因为网络我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这是从爷爷听得知的,我爷爷是个果农)。

你想品尝一下正宗挂绿,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增城荔枝节了,1990年以来,每年的7月份,正值蝉鸣荔熟时节,增城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荔枝节。荔枝节期间,除了品尝、观赏荔枝这种岭南独有的优质水果之外,还举办歌舞表演、体育表演、美术摄影、图书展览、商品展销、贸易洽谈等活动。荔枝之乡更是声名远播,慕西园挂绿之名而到增城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你只是有可能吃到,你要理解我这个可能)不过我敢保证你能吃到正宗的增城荔枝。

“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我上面为什么会说到正宗的增城荔枝了,因为你在增城买的荔枝不一定是增城荔枝,现在很多店铺为了利益,会拿从化,茂名等荔枝来冒充。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增城荔枝在果农哪里的拿货价会比从化,茂名荔枝的拿货价高一倍。

“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三月红

植株生长强壮,树冠开张,枝条较疏,粗壮易折,枝叶色泽浓绿。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质地厚,果实心形或歪心形,单果重26~42克;果皮鲜红色,较厚而脆。果肩阔而斜,微耸。果顶尖,稍歪向一边。果肉白蜡色。核不饱满,常退化。果肉品质风味较好,但肉质稍粗,味甜而带微酸,适宜鲜食。可食率62%~68%,可溶性固形物15.2%~20.3%,酸含量0.25~0.30克/100毫升。种子大,品质中等。

果实5月中旬前后(农历三月)成熟,故名三月红,是每年最早上市的新鲜荔枝品种。

黑叶果

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较丰产稳产。花穗长而大,花枝疏散,果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6.1--23.0克,卵圆形或歪心形,果顶浑圆或钝,果肩平或微耸,果梗较大。果皮暗红色,薄而韧。果肉乳白色,肉质软滑多汁,甜香可口。种子大而饱满,可食率63.5--73.3%,可溶性固形物16.5--20.0%,100ml果汁中含维生素C 22.31--45.76毫克,酸0.37--0.39克,品质中上。可鲜食,干制和制罐头,是较适合加工的荔枝品种。

桂味

是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特别近年发展最多,已成为全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51710亩,占荔枝总面积的28.54%,分布最广,全市均有栽培。

叶长椭圆形,边缘向内卷,呈瓦筒状。花枝细长,易形成带叶花枝。果圆球形,中等大,均重17克;果皮浅红色,有些则红中带墨绿斑点,似长着青苔,皮薄且脆,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状,裂片峰尖锐刺手,裂纹显著,缝合线明显;果肩平;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率78~83%,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9.48毫克,酸0.21克;种子有大核和小核,小者居多。3月下旬~4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7月上旬果熟。

有果皮鲜红的“全红”桂味和果肩上有墨绿色斑块的“鸭头绿”桂味两个品系,品质以后者上乘。

清甜可口、爽脆有香味,品质极佳。适应性强,山地、平原均能生长良好。大小年结果较明显。

水晶球

是增城名贵品种之一。荔城街槎冈村有一株450龄的老树。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槎冈水晶球一种亦美,量不减挂绿”。八十年代初,小楼镇九益大队一私人果园由槎冈老树取枝条繁植了一批水晶球小树;其他如三江、福和、荔城、沙埔、中新等均有小量栽种。

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果近心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8克;果皮薄,淡红带黄,龟裂片大而稍凸,裂片峰尖刺手,裂纹浅,缝合线不明显;果肩微耸、果肉透明乳白色,肉质特别爽脆,味清甜带微香,可食率83.3%,含可溶性固形物18.5%~21.5%,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4.2毫克,酸0.12克,大部分小核,平均重0.63克。3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果熟。

肉质爽脆、清甜、核小、品质甚优,座果率高、丰产。

糯米糍

是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八十年代发展最多,1998年种植面积3,9050亩,占荔枝种植面积的21.97%,分布于全市各镇。以永和地区贤江村面积最大,品质最优。

其枝条柔软下垂,叶披针形、叶缘呈波纹状,先端渐尖;果大,均重25克,扁心形;果皮鲜红色,较薄;龟裂片明显凸起,呈狭长形,纵向排裂,裂片峰平滑,果肩一边显著突起,果顶浑圆;果肉乳白色,多汁,味浓甜,可食率82~86%,含可溶性固形物19~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0.4~30.8毫克,酸0.2克;种子小,常退化成焦核,核细肉厚,偶见饱满的种子。3月下旬~4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7月上旬果熟。

  糯米糍有“红皮大糯”(称红壳)和“白皮小糯”(称白壳仔)两个品质。前者果大,皮色鲜红;后者果较小,皮色浅红;品质以前者为优。该品种果大、肉厚、味浓甜、核小,风味佳。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优质荔枝干。耐旱性强,丰产,但大小年结果显著,且易裂果。圈枝繁殖根小,宜采用嫁接繁殖。

妃子笑

较早熟的品种,皮淡红。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怀枝

也称槐枝、淮枝。植株较矮,耐旱、耐湿,适应性强;枝条节间较密,叶密生成丛状,椭圆形,先端钝,叶色浓绿;果实近圆球形,单果重15.4~28.3克,果皮暗红色;果肉白蜡色,软滑多汁,味甜;可食率68.5%~76.6%,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6克/100毫升。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适应性强。

以果大色泽鲜红,肉质晶莹味道清甜而为增城荔枝干的主要原料品种。增城荔枝干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加工烘制而成,色泽金黄、美味,仍然保持独特新鲜味道。还具有益气、补脾养血、生津止渴、温肾等功效。

怀枝的名由,民间传说与新塘古代名人湛若水有关。相关传说请点击链接:《尚书怀荔枝的传说》

“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

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于是人们吃荔枝后,都会在餐桌上准备一小碟咸鱼片或一煲老火咸鱼汤,以防上火。当然也有人会提出质疑,说荔枝不仅色、香、味、皆美,且营养也十分丰富,吃了怎么会上火呢?而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称:“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治瘰、疬、瘤赘……开胃益脾,干制能补元气,为产妇及老弱之补品。”孰对孰错,不得而知。唯一不争的事实,就是荔枝佳果的确鲜甜可口。当然,不管吃什么都应该适量,不可贪嘴。

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离树后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在古代,荔枝的保鲜相对较为困难,我建议去地里,现摘现吃更美味。

最后我代表广大增城人们欢迎你来增城吃荔枝,现摘现吃更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