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智慧農業雲平臺、雙模聯棟溫室大棚、農業物聯網工程、5G直播間、手機App……在赫山區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項目區,傳統的生產模式被顛覆,農業的“科技範兒”盡顯十足。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近年來,我市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智慧農業發展。今年4月,位於赫山區菱角岔村的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項目投入2800萬元,建起了面積79畝的溫室大棚,其中有4個果菜種植玻璃溫室大棚和3個水培葉類蔬菜雙膜溫室大棚,種植了小番茄、線椒、紫紅茄、上海青等多種農作物。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走進大棚,記者看見一排排管道上種著綠油油的白菜,管道內則是按照科學比例配置的營養液,每顆白菜都是“喝”著營養液長大的,無土傳病害、無農藥汙染。大棚頂部不是普通大棚常見的塑料薄膜,而是一種透光率非常高的散光玻璃。蔬菜均採用純營養液代替土壤進行培植,其優勢在於不受外界環境影響,質量數量穩定,無需大量人工操作,可以逐步改變效率低、回報低的落後生產方式。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蔬菜大棚內,溫度、溼度、光照等都可以通過手機App得到精準、有效控制。管理員依託智慧農業雲平臺,可以實時監測、掌握蔬菜大棚內的各項數據,實現生長環境調控、水肥一體化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遠程操作。

我市智慧農業科技範兒,顛覆種田“土”印象

發展智慧農業,受益最多的是農民。當地村民周星玲告訴記者,她從自產自銷的農民變成了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新型農業工人”,每個月能領到2500到3000元工資,收入跟種地相比,翻了兩三倍。

在今年9月22日,中國第三個農民豐收節當天,中央電視臺湖南記者站農民豐收節直播組專程來到赫山區竹泉山智慧農業第一村,對該村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在央視新聞客戶端《我們豐收啦》欄目進行現場直播連線。

來源:益陽在線

【來源:文明益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