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在地球上晴朗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時,我們會覺得宇宙中的環境一定很美。甚至想乘坐宇宙飛船,到外太空去看看。當一名遨遊太空的宇航員,是不少人曾經兒時的夢想。

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離開地球大氣層之後,外太空的環境是存在各種危險的:太陽粒子風暴、低溫和輻射、微小隕石的撞擊等等。因此,宇航員在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儀器維修、太空行走等任務時,充滿著艱鉅。在成為正式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之前,國家會花費大量的精力投入培養他。他不僅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掌握天體運動、航天器構造與原理等專業知識,而且心理素質也要過關。因為,遇到麻煩和險情,需要冷靜處理,不容慌亂。而且獨自一個人面對空曠無邊的太空,那種孤獨的、無希望感不是我們常人能體會到的。

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在人類航天事業的歷史中,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蘇聯的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繞地球一圈飛行了108分鐘,4月12日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從此,人類實現了遨遊太空的夢想;而第一個實現出艙太空行走的人他也是和加加林一樣來自蘇聯,他就是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 。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在太空中漫步了12分鐘的時間。不得不說列昂諾夫在回到飛船時,遇到了生死攸關的險情。由於太空中是真空狀態,沒有大氣壓和他宇航服內的氣體壓力互相制衡,所以他的宇航服就膨脹了起來,進不去飛船的艙門。情形危急之下,他只好放出一部分氣體,降低氣壓,才返回了艙內。

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柯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三名宇航員飛往月球。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土地,月球上首次留下了人類的足跡。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句話,如今廣為人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確是人類的一大步。”至今,有500多名宇航員進入過太空,12名宇航員登上過月球。

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雖然在執行任務中,宇航員遇到過一些問題,但是,宇航員發生與空間站分離而回不來的情況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首先,宇航員在進行太空行走等艙外任務時,他和空間站之間有安全繩連接,宇航員是不會飄離空間站的。其次,航天服內有噴氣系統,返回空間站時可以利用噴氣反作用力。這個作用還是很大的。美國曾經有一次航天員就進行了一次沒有安全繩連接的太空行走。

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可是,如果宇航員真的出現意外回不來了,所有救援措施也無濟於事。那麼他就只能離飛船越來越遠,宇航服內的氧氣供應可以維持一段時間。氧氣耗盡時,他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死亡向自己逼近。死亡本身沒什麼可怕的,但是過程真的很恐怖。由於空間站是在軌道上繞地球運行,所以宇航員遇難後的遺體也有這個慣性,也就會像人造地球衛星那樣繞地球“公轉”。且不會飄向離地球越遠越遠的太空深處。因為沒有可以脫離地球引力的速度。最後,初始動能越來越低,遺體“公轉”速度會變慢,漸漸與地球大氣之間的距離縮短,最終會墜入地球大氣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