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Science新作颠覆传统,史上第一个物理诺奖迎来新革命


1895年,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设立诺贝尔奖。同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öntgen)发现X射线。


1901年,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得史上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百多年来,X射线,这个听起来有点熟悉又奇怪的名字,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医学上,基于X射线的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付出了汗马功劳。


虽然居功至伟,X射线的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也是人所共知。


X射线,是天使,还是魔鬼?这是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教授Science新作颠覆传统,史上第一个物理诺奖迎来新革命

图丨pixabay


不同寻常的现象


长期以来,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非线性光学的出现,为光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能否将非线性过程从光学拓展到X射线领域,成为了物理学家心心念念的事情。


本质上而言,X射线对原子的破坏是从内到外的,原子中深度结合的电子将被驱逐,留下一个“核心孔”。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引发一系列电子弛豫,将中性原子变成离子,从而破坏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在固体中产生缺陷。


那么,X射线的非线性过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授Science新作颠覆传统,史上第一个物理诺奖迎来新革命


为了深入探究X射线的新奇性质,德国Max Born Institute研究所Ulrich Eichmann教授等人在Science发表论文,通过光子反冲成像技术展示了在单原子水平上超越X射线辐射损伤的异常行为。在自由电子激光器(FEL)提供的极强的X射线的照射下,他们检测到中性氖原子,这些中性氖原子只是被激发,并没有被破坏。


这一现象,明显违反了传统X射线损伤的认知。


单原子尺度的X射线辐射


在简单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实验中,原子束与FEL的强X射线闪光碰撞后,所有离子都会偏转,而中性原子会撞击一个位置敏感的检测器,该检测器设置为仅受激发的原子会触发信号。所有经历受激X射线拉曼散射的原子,都会在检测器上的显示出特征形状(用“ I”标记斑点而不是“ X”)。


吸收一个X射线光子,会产生一个不稳定的核心孔(原子损伤的种子),但是在同一X射线脉冲中,光子的受激发射会立即将来自同一原子的另一个外电子充满该孔,从而基本上立即“ 治愈”原子。


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一个轻度激发的中性原子,该中性原子沿激光方向获得了柔和的力学作用,就好像它只与能量低得多的正电离光子相互作用一样。经历其他自然衰变过程(例如光子或电子的自发发射)的原子将遭受较大的动量冲撞,因此将在检测器上显示为扩散光晕。相比之下,X射线激发的拉曼过程的动量转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由于相干激发和受激发射的非线性组合过程中,共传播的吸收和再发射光子几乎完美的补偿。


教授Science新作颠覆传统,史上第一个物理诺奖迎来新革命

图丨Science


两个特色


X射线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之前就有实验观察到了在稠密介质中受激发的X射线拉曼散射。本研究的第一个特色在于:首次从实验上分离,提取和检测单个“幸存者颗粒”,并发现这些“幸存者颗粒”被强烈的X射线激发但依然能保持中性。在以前的方法中,信号光与强烈的X射线共同传播,因此限制了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而光子反冲成像技术则允许以单粒子灵敏度进行无背景检测。


本研究的另一个特色就在于:高度可重复性。作者采用的EuXFEL,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研究人员以每秒1000次的有效发射来隔离经历X射线激发拉曼过程的原子,可以尽情地研究X射线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所采用的成像方法具有极高灵敏度,可以对X射线特性进行微调,以相最大突显出所需的非线性“柔和”X射线激发。


通过改变光子能量和EuXFEL的强度,研究人员获得了相对于自发拉曼过程约10%的相对产率,并与理论模型保持一致。模型指出,FEL的“机器”参数是唯一的限制因素,通过对参数的调控,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从而使受刺激的拉曼过程比自发的拉曼过程多10倍以上。


未来可期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X射线已经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这一新奇的基础物理学的结果,将为科学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更加强大的科学仪器为我们更好地探索未知,无损的医学诊疗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驯服X射线“魔鬼”的一面,将推动一场新的科学革命。


参考文献:

1. U. Eichmann et al. Photon-recoil imaging: Expanding the view of nonlinear x-ray physics. Science 2020, 369, 1630-1633.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11/1630

2. Thomas Pfeifer. Intense x-rays can be (slightly) exciting. Science 2020, 369, 1568-1569.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11/1568

分享最新科技资讯,发布前沿学术动态!一切尽在木木西里~ 服务科研,助力科技!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木木西里(mumuxilinj),更多精彩内容、新闻资讯、干货资源等你来看!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