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大幅升值後央行出手: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至零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在國慶長假後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暴力”升值後,央行出手。

10月10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稱,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

這是央行時隔26個月再度調整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央行在2018年8月6日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簡單的說,在調整前,假設某銀行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為100億美元,則這個月需要向央行繳納20億美元的準備金,一年後央行會原封不動還給銀行,而調整後,從10月12日起銀行不再需要繳納這筆錢。

為何做出這一調整?央行給出的理由是,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跨境資本流動有序,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定,市場供求平衡。

徵收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始於2015年“811”匯改之後,也被稱之為中國版“託賓稅”。

在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後,央行在當年8月底出手,要求自2015年10月15日起,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含財務公司)向央行繳納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

進入2017年在央行引入逆週期因子後,人民幣匯率走高,隨著貶值預期的消散,央行在2017年9月出手調整了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至零。

面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3個月連續貶值後,央行在2018年8月出手,時隔近一年重新對遠期售匯業務徵收20%風險準備金。

2020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了2.82%,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升值了3.92%,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了3.89%。

其中,在10月9日大漲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在岸、離岸市場紛紛創下一年半以來新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加大,總體呈現由貶轉升的走勢,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顯著,此時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零,一方面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一位國有大行國際業務部相關人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現在調整不再徵收準備金,直接將遠期購匯的價格下調幾百點,企業這類業務的成本也將隨之降低。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