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藥企被收購

113億美元,知名藥企被收購

131億美元,創臨床前藥物收購紀錄

近日,百時美施貴寶宣佈將以131億美元現金收購MyoKardia,這一出價相較MyoKardia目前市值溢價60%——有評論指出,此項交易創下了臨床前藥物收購規模的紀錄。

公開資料顯示,MyoKardia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和開發心臟病藥物。

通過本次收購,百時美施貴寶將獲得MyoKardia在研新藥mavacamten。資料顯示,mavacamten是一種口服心肌肌球蛋白別構調節劑,用於治療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並被視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實驗性心臟病療法。

有分析指出,百時美施貴寶發起這宗收購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其對癌症藥物的依賴,加強其在心臟病治療領域的地位。百時美施貴寶方面稱,此次收購為公司提供了“中長期增長動力”。

去年在宣佈成功收購新基的時候,時任百時美施貴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康睿捷(Giovanni Caforio)博士表示,百時美施貴寶在腫瘤、血液、免疫和心血管疾病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業內最豐富、最有前景的產品管線之一。

2019年1月,百時美施貴寶宣佈,將以約7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新基(Celgene),11月21日,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宣佈已獲得收購新基併購協議所需的所有監管機構審批許可,至此,百時美施貴寶成功完成了對新基的收購——有評論指出,這一併購案成為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製藥業併購案,並將全球最大的兩家癌症藥物生產企業合二為一。

百時美施貴寶通過收購心臟病治療藥物,鞏固其在這一領域的地位似乎不難理解。

獲得重磅炸彈,或為鞏固地位

有分析指出,兩款重磅炸彈藥物納武單抗、來那度胺分別面臨市場競爭和專利懸崖的壓力,或許是百時美施貴寶決定減少對癌症藥物依賴的重要原因。

來那度胺作為免疫調節類抗腫瘤藥,於2005年年底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2009年,上市僅四年的來那度胺當年銷售額便已突破10億美元。之後來那度胺相繼擴大適應症,被批准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套細胞淋巴瘤,銷售額也隨之逐年攀升,2019年,來那度胺銷售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

如此重磅的品種,不少競爭者也在伺機入場。有文章指出,雖然來那度胺的部分專利要到2027年才到期,但其到2022年就要面臨仿製藥的競爭。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藥廠開始進行來那度胺的仿製藥開發工作,這一時間或許還將提前。

有分析師認為,如果來那度胺的仿製藥來得早,百時美施貴寶在2021年的收入將遭受30億美元的打擊,第二年則將達到75億美元。

至於另一款免疫治療藥物納武單抗的銷量也已經K藥所取代,目前K藥已獲批用於治療新診斷的晚期肺癌。

因此,施貴寶急於獲得新的殺手鐧以鞏固其市場地位,mavacamten提供了這種希望。有分析師稱,收購溢價表明市場對mavacamten的銷售預期非常樂觀。預計到2026年,阻塞型肥厚性心性疾病的初期市場價值約為25億美元。

2020年5月,MyoKardia宣佈Mavecamten治療Obstructive HCM的三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和所有次要終點,7月,美國FDA已經授予了mavacamten突破性治療藥物資格。預計Myokardia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向美國衛生監管機構提交mavacamten的市場推廣申請,並將從2023年開始增加公司收益。

據報道,2014年,MyoKardia曾與賽諾菲達成合作,共同開發Mavecamten等,經過四年多的合作,賽諾菲共支付2.3億美元現金。隨後,兩家公司在2019年1月終止合作,MyoKardia也收回了Mavecamten的所有權益。

2020年8月11日,由投資公司Perceptive Advisors孵化的聯拓生物正式成立,同日宣佈達成兩項重要合作,一項為引進BridgeBio Pharma的產品管線到中國,另一項即為引進MyoKardia的Mavecamten到中國。

根據合作協議,MyoKardia公司還將在交易完成時獲得聯拓生物4000萬美元的付款,並在六個月內支付承諾的額外付款,MyoKardia有資格獲得高達1.475億美元的監管和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在合作區域內銷售mavacamten的兩位數比例特許權使用費。

去年除百時美施貴寶成功收購新基外,還出現了多起大型併購——Abbvie以630億美元收購Allergan,輝瑞以114億美元收購生物製藥公司Array BioPharma,禮來以80億美元收購抗癌藥公司Loxo Oncology,羅氏以48億美元收購Spark Therapeutics。

今年,大型的藥企併購調整還在繼續——2月5日,默沙東宣佈剝離女性健康產品、過專利期品牌藥和生物類似藥,成立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2月6日,GSK也決定一分為二,一個將專注於藥品和藥物開發,另一個將專注於消費者醫療保健產品。

有分析指出,巨頭梳理產品線,剝離非核心的短板業務,聚焦核心業務是一個越發明顯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