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和任劳怨的灰度和技巧

淮阴韩信庙,题诗颇多,最有名的一首如下:

筑坛拜日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为韩信叫屈的世人颇多,都骂刘邦卸磨杀驴来的绝,这些人不自觉中把自己和韩信等同了,这些都是被管理者的心态,独王夫之从管理者角度看问题,认为韩信该杀,刘邦做的没错。

韩信的毛病是要待遇,要待遇还不算,还会在关键时节要待遇,这时候要待遇,就是要挟,就是绑老板票了。

韩信曾对刘邦说项羽的致命缺点:“有功封赏者,印刓弊,忍不能予。”还在筑坛拜将时对刘邦建议:“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如果用现代的白话来讲,感觉工资太低,要求涨工资。估计任何一个老板听了后都会先点点头,一笑了事,可是心里却暗暗不爽。


涨工资和任劳怨的灰度和技巧

刘邦剧照

后来齐地刚定,韩信就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这过分的要求让刘邦当时火冒三丈,这小子狮子大开口啊,要官给官,谁是老板?要是人人都这样,以后我还怎么管理?幸好边上人偷偷踩了刘邦的脚一下,刘邦顿然明白了,此时的韩信惹不起,不答应他,他就会跑到项羽那边去。于是刘邦忍了,认了,索性假戏真做,好人做到底,封他做了真齐王。刘邦猜透了韩信的心思,封他齐王的同时,怨恨也随之而来,这是被胁迫的。

后来的云梦之俘,未央之斩,都来源于拜将时的那句“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这句话,老板当然会这样想,可是按照这个思路管理,没问题,但是员工这么说,潜台词就是不给钱不干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种人一旦不是非用不可的时候,自然会被换掉。王夫之用“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总结了韩信的做法。

涨工资和任劳怨的灰度和技巧

韩信剧照

后来刘邦大封功臣,也并没有忘了那些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如果韩信这样伸手要官,不给就要挟的员工不开除;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不奖励,那么这个团队真的没法带了。

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得寸进尺是人类的天性,且爵位越高,自尊心就越强,实力越强,也就越不听话,所以刘邦封的其他王,反了的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