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基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责任意识

新时代关于坚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指明了道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清醒认识到,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不断积累,诱发社会矛盾的触点不断增多,社会矛盾的敏感性、关联性明显增强。加之西方反华势力不断从各个领域插手利用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企图策动“街头/政治”、“颜色/革命”等,对我国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政治观念、政策观念,切实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工作放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大局中去谋划推动,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我省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

建立基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项工作

当前,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必须要以“平安甘肃”建设统揽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着力点,为加快富民兴陇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要加强矛盾源头治理。一是要提高决策水平,凡是出台涉及民生问题和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必须认真审视是否把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来。二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一些焦点问题要第一时间向群众解疑释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尽快解决,尽最大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三是要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引起高度重视,注重排查化解因疫情引起的房屋租赁、债权债务及合同纠纷。四是要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第二,要提升行政效率水平。一是要着力简化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程序,降低矛盾纠纷化解的门槛,疏通群众通过正常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二是要增强涉军、涉众等特定利益群体的政策落实、帮扶解困、教育稳控等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因政策执行偏差而引发矛盾纠纷。三是要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健全民间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

第三,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推动矛盾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二是要持续落实预警监控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社情、舆情的监测分析,对矛盾问题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主动出击,有效防范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推动建立起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和挂牌督办制度,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做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基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一要靠实责任。一些信访积案和上访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一些工作不细致、程序不透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到位,进而出现工作偏差或者引起群众的误解。因此,必须从强化责任落实抓起,进一步明确各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的权责关系,既避免出现九龙治水,也要确保不出现推诿扯皮行为。

二要联防共建。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基层协商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思想,综合应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开展工作,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避免各自为营、单兵作战。要发挥好“两代表一委员”的优势,让更多关心关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进来,弥补行政工作力量的不足。要用好基层扶贫干部这支队伍,今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可将一部分扶贫干部转用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员,打通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要奖罚分明。要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落实、重大问题解决、重大苗头排查、重点人员管理等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情况,督查推动落实。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因玩忽职守、工作被动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该追究的一定要追究,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效应。同时,鼓励动员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并根据工作成效给予适当奖励。

建立基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