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大家的童年,有没有这样的回忆:

逢年过节,出去串门拜访亲戚,或者遇上各种喜事喝酒聚餐,面对一大屋子的叔叔阿姨姑姑婶婶,甚至好几年没见过面的亲戚,有些人压根不知道怎么称呼,即便如此,还是要跟在父母身边,被强迫挨个问好:叔叔好,阿姨好,姑姑好,婶婶好......

不这么做,就会被贴上”害羞“、”内向“、”没礼貌“的标签。

“强迫打招呼”的恐惧,不止孩子会有,大人同样也害怕。

过年回婆家,一年回去一次,拜访亲戚时,也就常见的认识,不常见或者没见过的,作为大人,也不会主动去打招呼,而是在一边观察。如果此刻,婆婆或者老公过来介绍,则礼貌性的打招呼,否则就会从一个话痨变成一个安静的美阿姨。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见面打招呼问好是人们见面时的一种礼节,主动、自然的问好,自然犹如春风拂面,令人温暖而舒心。

但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孩子们被要求向亲朋好友打招呼问好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都把打招呼问好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文明礼貌的标准,把孩子主动打招呼问好当做家庭教育效果的“面子工程”。

我们做父母的,越想让孩子在人前表现得出色,就越是急躁,通常在碰到熟人的时候,孩子还没开口打招呼,父母就开始督促孩子,“赶紧叫叔叔阿姨好啊。”

父母采取近似于逼迫孩子的方式,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这样会毫无效果。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在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时,如何做既能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又能有效的教会孩子打招呼的礼仪。

昨晚散步遇上,遇上同小区的美美妈妈,她和我说,“周末到舅舅家做客,已经提前告诉美美了,到家了要和舅舅、舅娘问好,正好那天她舅娘的妈妈过来串门,美美就一直躲在我身后,怎么催促她和大家打招呼都不动......”美美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让旁人觉得孩子没礼貌,没教养,越说越气,又把依依叫过来,大道理一遍一遍的说......

尊重孩子的意愿

对于孩子不主动和他人打招呼问好的行为,很多时候,父母会出于面子的问题,而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懂事,或者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就当众说“我们家孩子比较内向,比较害羞......",做父母的不知道,这样会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

孩子会单纯的解读,自己在父母眼里就是这样子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无限趋向于父母给的标签。

做父母的,父母应该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因为其他人的态度或者自己的面子问题,而责怪自己的孩子。

面对那个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的孩子,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负面评价,多一点包容,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有勇气去和他人接触。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父母的示范对孩子来说极其重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源泉,跟孩子说一百遍讲礼貌,不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示范一次。

如果你想要孩子明白主动打招呼是一种礼节,是我们的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教导孩子,还要自己先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自己出门见到熟人,或者下班回家都不和家人打招呼,又谈何要求孩子做到呢。

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好表率,当孩子看到父母每次遇到朋友、邻居都很热情的打招呼,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模仿父母的这种行为。

如果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家长可以去替孩子完成问好的礼仪。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接纳和等待,还需要我们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出社交的尴尬。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提前给孩子做练习

平时在家,可以给孩子读相关的绘本,模拟外出见到朋友该如何打招呼,让孩子熟悉问好的基本用语,特别是中秋,春节等节日,祝福语该如何说,别人对自己说祝福语应该怎么回应等。

用游戏的方式,向孩子伸出援手,提前预习,反复练习,让您好,再见不再难说出口。

如有外出活动,在出门前,可以先和孩子提前说一下,一会要去哪里,会遇到什么人,该如何称呼等。父母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在人多的场合孩子不知所措。

除了特意是练习,更多的需要家庭成员彼此之间养成主动打招呼问好的习惯,让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有意无意的学习父母的模样与人互动。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肯定孩子的礼貌行为

当孩子对朋友、亲戚能主动,或者能在父母的提醒下打招呼问好,请父母及时给予肯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可以根据每个人家庭的习惯,摸摸头,或者竖起大拇指,又或者是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作为大人,遇到小朋友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也要及时回应,并且肯定孩子的礼貌行为。

孩子会在大人赞许的回应中能感受到被肯定,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在良性互动中增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问好了,大人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孩子原本声音比较小没听见。父母要及时跟孩子解释清楚,可以让孩子找招呼时稍微大声一点,或者提醒一下亲友,给孩子一个回应。不要让大人的忽视,使得孩子自尊心受挫,从而失去见面问好的兴趣。

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父母不应该要求孩子表现得如何好,给父母争得多少光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不要让“强迫打招呼”的面子工程,使得孩子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

让我们做个睿智的父母,不要再让“强迫打招呼”的恐惧所支配孩子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