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如果沒有彩禮和嫁妝,父母會同意嗎?

五百年的回眸


我認為選擇結婚重點是對方的人品而不是物質條件。

雖然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是一手好牌想打成王炸也是要靠自己的。



如果沒有彩禮和嫁妝,父母會同意嗎?對方沒有給彩禮,自己也不出嫁妝,父母為什麼不同意呢?

首先,自己要清楚要不要結婚,而不是先問父母同不同意。畢竟結婚的是自己不是父母。

其次,要問自己沒有彩禮和嫁妝願不願意,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參考。鞋子舒不舒服還是腳說了算呀。

再次,被物質左右的婚姻,你認為能長久嗎?我不認為能長久。物質即是條件,有了條件人都有慾望,有了慾望就不可能滿足,久而久之就會失衡。

最後,感情是婚姻的基礎,其他一切都可以慢慢積累。不是每個人的婚姻都一帆風順,但是美滿的婚姻都需要妥協和寬容,只要自己這方做得好,對方一定會感動。這就是為什麼兩個人時間久了會越來越像,生活習慣也好,飲食習慣也好都會被對方改變。

現代生活誘惑太多,很多人失去了對婚姻最純真的態度,以至於離婚率太高。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不要因為外在因素耽誤了自己。


葡萄糖ing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古籍《禮記.昏禮》上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足已體現對婚姻的重視。對婚姻如此,是不是對於休妻就不會輕易做出決定?自古以來男女婚姻的締結,都會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多年來一些地方約定俗成:男孩家給女孩彩禮,而女孩家陪送女孩嫁妝就很隨意。我認為對於過去關於婚姻的繁文縟節可以摒棄,但是彩禮必須有。否則,男孩家庭對於延續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可以無視的話,是一種什麼心理?是不是對於所有的社會規則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進行選擇或無視?是不是在以摒棄老舊規矩為藉口下,對女孩的一種輕視?不花錢得到東西,丟掉時是不是不會心痛?所以,好的感情必須談錢,因為彩禮或許是衡量男孩及其家庭對女孩滿意程度的一種方式。所以要有彩禮,多少可根據家庭情況,量力而為。好的感情或婚姻,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因為裸婚,隨之而來的是高離婚率。



鬱金香1392091


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都商量好了,我覺得父母應該不會不答應,如果實在不答應,強行結婚了,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