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文/罗布

近日,蔡英文硬着头皮给拜登在推特上送去了祝福。但拜登团队却“已读不回”,相当尴尬。更尴尬的是,民进党大佬透露,民进党目前和拜登团队还没有牵上线。

为何拜登对蔡英文的祝贺“已读不回”?这要从拜登的世界观说起,深圳卫视&直新闻就梳理了拜登从政47年职业生涯中有关对华政策的取态,选取其中一些关键节点,研判拜登宣誓就职后对华政策的走向,包括关税问题、5G问题等,梳理越仔细就越会发现,台海问题只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部分。

基于理性和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美国政府对台当局“已读不回”才是常态。而拜登对蔡英文的“已读不回”,可能是其对华政策的一个缩影。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在拜登47年的政治生涯中,虽然其对华态度也出现两面摇摆的情况,但理性在摇摆的天平中占上风。拜登多次表示他与中国领导人有过累计25小时的会谈时长。1979年中美建交,37岁的拜登就以参议员身份访华,了解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的实际情况。此后,他两度出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其悠长的政治生涯亲历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接触到美国社会更多元化的对华政策诉求。在任职副总统期间,拜登曾于2011年和2013年两度访华,期间曾表示“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美中关系将影响21世纪的进程”。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但在选战中,拜登也不止一次“放狠话”。5月份,拜登曾对选民表示,假如自己当选,将对华“比特朗普更强硬”,还声称要“拉上美国的发达国家盟友”,“共同对抗中国”。但美国媒体认为,拜登放出“狠话”可能是中了特朗普的“激将法”,因为拜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也强调,愿意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与全球公共卫生等多个议题上与中国展开合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拜登已经承诺,宣誓就职后将以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等内政问题为第一要务,处理对华关系并非优先议程,因此可能要等到美国疫情基本受控以后,才会将相关活动提上日程。该报还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以静制动,并做好与美国重启对话的准备,抓住一切机会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拜登最近一次较为系统的对华政策表态是在10月底。大选投票日之前约一周,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专栏《60分钟》里,拜登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但他不认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威胁的说法。拜登还表示,白宫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决定了中美两国将成为竞争对手,还是涉及军事层面的更激烈的竞争。观察指出,拜登的说法似乎暗合中国成语“求仁得仁”的要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曾多次指出,美国把中国打造成对手是严重的战略误判。

由于特朗普四处开打“关税战”,严重破坏了全球化,是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外界最关注的是拜登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的走向。8月5日拜登在采访中的承诺受到外界关注,他表示,假如当选将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因为这等同于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征税,并称中国是“严肃的竞争者”。这说明,在拜登看来,即使中美之间战略竞争加剧,但中美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美可以塑造健康的竞合关系。基本上可以断定中美“脱钩论”将寿终正寝。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路透社分析指出,政治人物的政治信誉建筑在兑现竞选承诺上,拜登有较大可能性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比特朗普展示更多的弹性,交锋也会趋于柔和。分析还认为,2021年上半年,拜登政府取消对华额外高关税是大概率事件,但美方绝对不会轻易、主动取消,而是以此作为谈判筹码,用以在继续执行第一阶段协议,以及做出更有利于美方的开放承诺等方面进行施压。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认为,美国短期内重返TPP的难度很大。因此,在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中率先恢复的情况下,改善对华经贸关系有助于美国经济尽快复苏。

有消息人士透露,拜登过渡团队正在着手准备与中国展开经贸磋商,但经济团队成员对于是否取消对华额外关税还没有达成一致。《纽约时报》透露,拜登政府的财政部长热门人选是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她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强烈反对者。布雷纳德的一位朋友透露,布雷纳德将把修复对华经贸关系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此外,拜登经贸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克林顿时期的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被认为可能成为未来拜登政府经济领域的“精神教父”。萨默斯认为,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在经济上是彻底失败,最大的后果是“精神威慑”,这导致中美两败俱伤。

他还希望未来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能互相做出“战略保证”,打消彼此顾虑。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劳伦斯·萨默斯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曾多次强调,一旦当选,将加强与盟友进行合作,运用现有贸易法律应对中国贸易政策。这与目前欧洲的政策一致。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祝贺拜登的推文中回应称,希望“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重新出发”。欧洲议会最大党团领袖、欧洲人民党主席、德国人韦伯更赤裸裸地声称,期待一种“基于共同对华方针的新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但有欧洲媒体担忧,特朗普执政四年已经导致美欧互信严重受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疫情叠加经济衰退的格局下,美欧关系要“重新出发”恐怕并非易事。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提醒,即便拜登的对华政策回归奥巴马时代的自由国际主义,但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分歧仍对双边关系构成挑战,例如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下大力推行“巧实力”,软硬兼施,是日本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转向的始作俑者。

外界高度关注特朗普政府以蓬佩奥为操盘手,以意识形态战争为名发起的对华5G技术封锁策略,

拜登是将舍弃还是会继承。拜登在选战中曾提议要“与世界各地的民主国家一起组建国际联盟,共同应对中国的挑战”。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吕特根则回应称,“当技术越来越成为权力的基础时,西方国家需要开始从技术上理解联盟。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在民主标准的基础上保持西方的技术领先”。事实上,欧洲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也是全球5G设备的重要竞争方,他们的产业链聚集在欧盟内部,因此欧洲国家有意延烧美国挑起的5G战火。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在台海方面,有观察指出,拜登打“台湾牌”的意愿可能不高。受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约束,“台湾牌”是公认的中美关系“红线”。特朗普执政团队中有大量极端激进的反华“鹰派”,但拜登的过渡团队中甚至一个这样的人也没有。这或许成为台海局势回复稳定的重要契机。蔡英文前几天发推祝贺拜登胜选,并称目前与美国的关系“处于最好的时期”。但实际上,就在美国大选投票日当天,民进党大佬林浊水还向媒体吐槽称,迄今为止民进党还没能与拜登团队牵上线,台当局驻美代表的会面请求被拜登团队核心成员集体无视了。这意味着拜登团队让蔡英文的热脸贴上冷屁股,对蔡英文的谄媚也“已读不回”。

更难堪的是,蔡政府此前押宝特朗普连任成功,还有台媒揭露民进党的一间附属组织,很可能受到“乱港四人帮”头目黎智英旗下《苹果日报》的赞助,杜撰了针对拜登儿子丑闻的调查报告。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必须指出的是,拜登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相当的两面性。拜登是当年投票赞成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的85名参议员之一,2001年,他还曾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身份访问台湾,并与陈水扁会面,今年还发推特祝贺蔡英文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但总体来看,多年来拜登在台海问题上非常谨慎。他反对“台独”,赞成维护和巩固台海和平。1999年,美国会推出加强对台军售的法案,拜登在听证会上大力反对,他指出,玩弄对台军售无异于在斗牛场上“舞动红色的披风”,是极端危险的。拜登还强调,卖给台湾再多武器都不能保证台湾的安全,台湾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应该是两岸充分的交流与沟通。2001年,拜登还反对美国出售“宙斯盾”驱逐舰给台军。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发出“美国有义务协防台湾”的错误言论,拜登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严厉批驳,称卷入台海军事冲突不符合美国利益。拜登还强调依照“与台湾关系法”,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两岸应通过对话实现和平统一。

拜登对蔡英文“已读不回”是其对华政策的缩影

此外,未来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蓝图或许可以从两位国务卿热门人选的描述中进行勾勒。曾任奥巴马政府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他心目中的美国外交政策愿景:美国应该把重心放在亚太,但须接受美国在亚太军事主导地位未来可能旁落的现实;美中需在南中国海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减少误判风险;在台海问题上,不单方面改变现状可能是最好的战略;美中可在防控疫情、气候变化等领域展开合作。

而拜登政府国务卿的另一个热门人选、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赖斯,她曾立主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发难,但赖斯也接受中美两国在全球竞争和共同利益两方面都在增大的现实。

来源:直新闻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