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第91屆頒獎
一部7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
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是不少中國家庭的重心
恰逢開學季
這部影片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心
▼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
故事發生在一個典型的華人家庭
一個女人正熟練的擀著麵皮
做著包子
一個包子突然哇哇大叫
萌化了這個女人的心
從此
她視這個包寶寶如自己的孩子
給包寶寶量身高
和包寶寶一起買菜
給包寶寶買零食
一切都是那麼溫馨
不知道從哪一刻開始
包寶寶有了自己的想法
也許是從媽媽
不讓他和小夥伴一起踢球開始......
他不再想吃媽媽買的點心
不讓媽媽進他的屋子
也不再理會
媽媽精心準備的一桌子美食
他想和自己的朋友出去兜風
這一天,包寶寶帶著自己的女朋友
準備從家中搬出去
媽媽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包寶寶的離開
崩潰之中,居然把他吃掉了……
看到這裡,有的網友直言被嚇到:
其實,包寶寶只是這位媽媽的一場夢
“包子”是她潛意識裡的寶貝兒子
正當她為夢中自己
吃掉包寶寶而懊悔不已之際
她的兒子回來了......
一場關於“控制”的較量
這部影片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
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
講述了一個熟悉的話題——
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
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導演石之予拍攝海報
中國孩子從小被教導要“聽話”:
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聽媽媽的話”
某種程度上,“聽話”的“性價比”比較高
一方面意味著孩子遵從父母的經驗
減少試錯成本,人生少走彎路
另一方面,也意味著
父母的權威得到認可和尊重
是對父母付出的一種溫暖反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聽話”並不恆久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當他的想法、經歷超出父母的經驗值時
一場較量就開始了
就像中的媽媽
要干涉小包子的興趣愛好
要監聽他的秘密,不能接受他的愛情
要阻止他離開家……最終
片中的媽媽在小包子走出家門的那一刻
徹底崩潰了,一把將小包子吞進肚子裡
淚流滿面......多麼痛苦的諷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生活中,不也常有這樣的媽媽
最終以愛之名
“吞噬”了孩子的自由和人生
《包寶寶》動畫海報
不過,也應該看到
媽媽的控制慾不僅是個人性格問題
還因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媽媽們付出的成本實在巨大
從吃喝拉撒睡到輔導作業、考試升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到成家立業,很多媽媽犧牲了自己
的職業追求、個人愛好
讓渡出極大的時間精力
因而,孩子一旦“失控”
她會感覺到深深的背叛感
會對孩子越抓越緊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許,有一天,當中國的媽媽們
不必再如此犧牲時
她們的掌控欲也不再如此強烈
此外,那些控制慾強烈的媽媽
也有可能是自己在夫妻關係中有所缺失
是她們更離不開孩子的“依戀”和“順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惜的是,這樣的媽媽
很少有人會意識到
自己內心的焦慮感和控制慾
孩子要去拓展新天地時
是揮手目送,還是堅持隨行?
對媽媽來說,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個不肯退場的媽媽
往往為、婆媳關係、
甚至是子女的夫妻關係
埋下衝突的種子
最可怕的是,被一路控制著
長大的孩子惡性循環
最終成了控制慾極強的父母
2016年石之予回成都參加奶奶90大壽
真正的父母之愛
是在孩子小時候
給出足夠的愛、照顧和尊重
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退場
有人說,幸福的家庭有一點是類似的
那就是: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
支持我們請評論點贊☟☟☟
公眾號ID:Science_China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