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打卡,上課認真聽,及時完成作業,這是學到知識了嗎?

影視時光8


大四法學僧來回答一下。

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打卡,上課認真聽,及時完成作業,這是學到知識了嗎?

不一定學到知識了。

1.這其實真的得看你對“學到”這個詞得理解,你理解得“學到”是指知道這個知識還是掌握這個知識甚至於掌握之後的變形是否能掌握呢?

2.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打卡,上課認真聽,及時完成作業。從你問題的這個描述來看,很難再找到更多的信息,但是我認為僅僅靠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打卡,上課認真聽,及時完成作業來看,這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表象而已。

3.表象之下也還得具體的分析才能知道你是否學到了知識,是否學到知識又還得通過各種方式來檢驗,比如各種考試、課後的練習、做對應的題。整體的思路就一個:做題。是否學到知識了,做做題檢驗一下不就清楚了麼?


懂一點法律羅三鍋


每天早上起來準時打卡,上課認真聽,及時完成作業,這是學到知識了嗎?

肯定是學到了最基礎的知識。



我認為網課期間能每天準時打卡,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說明你是個自覺的孩子,做到了一個學生正常學習的基本步驟,這是非常有利於你能及時學習和掌握知識。你在老師的評價標準中是一個好學生了。

知識的掌握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接收—理解—吸收—鞏固—運用。只有有效的學習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網課期間,有人吐槽“一聽都會,做題全廢”,這是因為隔著屏幕聽課,遇到不懂的,疑難的問題,不能和老師及時交流,得不到老師的現場指導。課也認真聽了,對知識沒有真正理解,吸收。

上網課,不認真聽課肯定學不到知識,認真聽課也不一定就能學到知識,除非你天資聰穎,但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普通人。所以上課前一定要預習新課,瞭解基本的新課內容,對有疑問的地方還要做上記號。認真聽課時,老師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主動連麥,不懂的問題要反饋給老師。

作業是為了鞏固學習成果,也是及時檢測你的學習效果。及時完成作業,是你獨立思考完成的還是你搜索答案完成的,這兩種對待作業的做法直接影響了你對知識的掌握。

做作業需要獨立思考,遇到有難度的題目要善於鑽研,不懂的知識應該通過回看或者查看其他有幫助的視頻,或者及時詢問老師,只有把每一知識點真正領會了,才能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


網課期間,要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一定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時不僅要提前預習,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還要有不懂就問,善於鑽研的學習精神,二者結合,定會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愛桔尚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如同我最近看書,我每天都在認真閱讀,並用筆勾畫做筆記。書中的見解和方法都能給我很多啟發,但剛放下書,轉身再想書中的“金句”卻什麼都記不得了。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們應該先想想——什麼叫學到知識?什麼叫掌握知識?什麼叫能運用知識?

學到一點皮毛,我們也可以說是學到知識了;保存在了腦海裡,隨時可以從大腦提取出來,那就是掌握知識;知識指導實踐,這就是運用知識。

所以題主應該想想孩子真的掌握了嗎?能經得起測驗嗎?

《認知天性》:“我們不要把考試當成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而是學習的工具——從記憶檢索學問的一種練習。”

如何檢驗,孩子是否掌握了知識——“考試”必不可少。考試的形式多種多樣,沒有必要侷限在試卷。

1、多反思

什麼是反思呢?把學到的知識和課程花幾分鐘時間回憶——問自己:今天學了什麼知識?能否與以前的知識聯繫起來?有沒有重難點?是否都掌握了?

反思的時機也很重要:學完一個課程,建議先花幾分鐘反思;在晚上睡覺前,閉眼把今天的所有課程都在腦海過濾一遍。

2、生成性學習

指的是在得到答案和解決方案之前,自己先思考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形式要常用,避免自己對其他外部工具過於依賴。畢竟自己能隨身攜帶的,唯有大腦。

什麼樣的知識記得最牢?就是自己花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的知識。比如,你把今天學的知識點細化總結,形成了思維導圖。花了大上午的時間,那你對這些知識必定能留下更深刻的記憶,即便還是不能用,但至少在需要這些知識的時候,你能知道在哪兒找到。

3、製造合意困難

指的是學習的時候,故意給自己製造“麻煩”。比如學完了數學的一個公式,你就故意去找難題來做,看能否把知識運用進去或者在生活中想象有什麼樣的情況能用到這個知識點。

這就是“吃虧是福”,雖然讓我們在學習時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卻讓我們更牢地掌握了知識點。

4、尋找記憶線索

有一種記憶方法叫羅馬房間記憶法,最近我比較推崇這樣的記憶方法。這記憶法的好處就是能給自己的記憶加上熟悉的線索。

具體做法——把要記憶的知識點裝進自己熟悉的房間裡。每一個知識點都對應熟悉房間的一個物品(切記知識點一定要濃縮為詞語或簡短句子)。比如背課文,每一個物品代表一個小段落。每次回到家裡看著物品就要想到這個段落。

5、同伴互考

這是我前段時間常用的教學方式。我會讓學生們兩兩一組,互相抽查。當然孩子有時會搗蛋,但沒關係,我們做好調節。

其實最懂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家長,而是同伴。有時候他們自己會清楚難點在哪兒,也知道對方哪些知識點沒掌握好。最關鍵的是,同伴互考,心態會放鬆,不至於緊張,忘掉知識點。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學子成長計劃”,一個個默默的教育工作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感謝您的閱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