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做大“收入增量”文章提高脱贫成效

4月11日,记者走进南涧县无量山镇可保村委会足期么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文国家的茶园,看见老两口正在茶园里忙碌着。“我家已嫁接了6亩茶园,去年收入12000多元。这段时间,我们天天忙着采茶,今年行情好,收入还是可以的。”高文国介绍道,“我家嫁接的白茶,芽头大、价格好,采摘加工都方便,比老品种好啊!”

据了解,2014年,该户因为家庭成员生病,家庭困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村“两委”提出改良嫁接原有低产茶园,高文国家乘着村里发展产业的东风开始了白茶种植,就是靠着改良后的茶园,他们家收入增加了,脱贫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无量山镇可保村种茶历史悠久,全村现有茶园面积3200亩。2016年以来,该村因地制宜进行了800亩低产茶园改良嫁接,形成了以白茶为主的“一村一品”茶产业。“800亩白茶覆盖了全村200多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茶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开泰介绍。为解决白茶产业发展中的销售问题,村里还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茶叶销售方式。2019年可保村实现白茶产值240万元,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

可保村“一村一品”发展白茶产业,是南涧县在脱贫摘帽后,通过产业帮扶做大群众“收入增量”的举措之一。

“我出车祸以后,乡镇领导来看望我,将我家6口人都纳入低保!我现在虽然不能到外打工,但在家养病都能领着‘工资’!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4月11日,无量山镇卫国村委会花椒箐村杨本能告诉记者。杨本能一家共有六口人,两个小孩上小学,他们夫妻俩在外务工,父母在家里做点传统的种养业,生活条件还不错。想不到的是,2018年11月,在外务工中,杨本能出了一场意外车祸,让他至今都无法劳动,家里顿时陷入到困境中。

“他们家的条件本来还不错,但出车祸后,夫妻俩无法到外打工,收入来源少了,我们几次到他家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帮助他家走出困境。”卫国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施文程介绍道。

对于那些因教育、医疗等原因出现家庭困难的农户,南涧县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通过产业扶持、兜底保障等措施,防止新致贫户的出现,达到“户户达标、村村提升”的效果。

南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云南省88个贫困县、61个滇西边境山区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2013年底,全县有4个贫困乡镇、4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802户56713人,贫困发生率达32.22%。面对严峻贫情,南涧县以“团结创新、奉献拼搏、实干担当、敢战能胜”的南涧脱贫攻坚精神,攻坚克难,截至2018年底,累计减贫13732户5471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2%,实现了提前一年脱贫摘帽的目标,跑出南涧脱贫攻坚加速度。

脱贫摘帽以后,南涧县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帮助脱贫后的群众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并对全县非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对因家庭出现变故的家庭进行帮扶,防止新致贫户的出现。

今年3月9日开始,南涧县实行“全面加强领导、继续压实责任、创新会议时效、突出工作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坚持扶贫奉献、抓实挂钩帮扶、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干部识别”的“十条”措施,全县党员干部纷纷进村入户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进入脱贫攻坚战时状态,确保小康路上一户都不掉队。

原标题:户户达标 村村提升 南涧做大“收入增量”文章提高脱贫成效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