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大順軍直指京師,崇禎詔徵天下兵勤王,沒有兵馬願意前來,於是只得以承諾封侯,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京城,

三月五日,吳三桂接到聖旨。

三月十九日,吳三桂率軍到達山海關。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玉田一帶,這時突然聽到京師陷落崇禎自縊的消息,吳三桂遂返回山海關。

隨後的一個多月裡,李自成和皇太極多次勸降,本來吳三桂想投降李自成的,後來,吳三桂聽說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把吳三桂抄家了,於是吳三桂衝冠一怒,帶兵回了山海關。

這時候李自成派兵攻打吳三桂,吳三桂打不贏李自成,但是,又失去了跟多爾袞談判的籌碼,吳三桂想多爾袞出兵,多爾袞不肯,吳三桂無奈,剃髮歸降,引清軍入關,吳三桂就成了清軍的先鋒。

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吳偉業後來寫《圓圓曲》諷刺吳三桂,“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你為了個女人投降滿清。

於是就有了吳三桂投降滿清是為了陳圓圓的說法,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呢,顯然不可能,陳圓圓是吳三桂的女人,跟數萬士兵和幾個將領沒有任何關係,吳三桂因為女人而造反,其他人不可能跟著他造反的。

要知道,軍隊裡並不是主將一人說了算,高級將領三四人,遇到事情是需要共同決策的,不可能吳三桂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而只有符合大多數利益,才可能投降。

再者,對於吳三桂這樣的人來說,女人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只要身份地位權力在手,女人要多少有多少,怎麼會為了女人而放棄利益呢?

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對他這樣的人來說,個人的恩怨不算什麼,集體利益才是最大的,別說一個女人,就是全家被殺,也不算個事,如果他吳三桂敢為了個人恩怨而阻止大家的利益,隨時會被拋棄的,誰敢相信跟著這樣的人能有前途?

張繡殺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張繡來投降,曹操依然接納,高官厚爵,

如果吳三桂只是為了個女人就投降敵國,其他人還會跟著他嗎?

為什麼最開始都同意投降李自成?

因為吳三桂和其他將領們都知道,明朝已經滅亡了,等新朝廷建立後,還是需要原來的舊官僚集團維持統治的,這也是為什麼明朝文官開門迎接李自成了,吳三桂等人投降李自成,他們也會加官晉爵的。

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就好比收購了一家公司,公司上面的管理層是不能換的,換了就等於買了個空殼子,只能穩住管理層,等新的管理層培養起來,再逐步更換。

但是,他們走到一半,發現李自成的軍隊在打土豪,把富戶、官僚、地主抄家了,這就把本該拉攏的人推到了對立面。

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在城固縣,“賊索餉,加以炮烙”;在汾陽,“蒐括富室,桁夾助餉”;在絳州,“士大夫慘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權將軍檄徵紳弁大姓,貫以五木,備極慘毒,酷索金錢”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們放棄投降李自成了。

本欲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衝冠一怒為了誰?


因為吳三桂知道,自己投降的李自成,以李自成軍隊的做派,自己結局也不會太好,於是就改投滿清了。

所以,吳三桂不可能為了女人而投降滿清的,而是因為投降滿清符合自己的自己的利益,女人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也不要認為,吳三桂投降滿清就是賣國,他的選擇符合當時士大夫階級的價值觀。

士大夫眼裡,滿清雖然是蠻夷,雖然是外族,但是,當年大唐盛世,李淵、武則天、李亨不都“借駑平寇”嗎?我們是效仿聖人,

李自成這是臣子弒君,是造反,是階級敵人,農民做皇帝,就會打壓地主、士大夫,不能讓農民掌權。

京城被清軍佔領他們並沒有仇恨,反而要好好感謝清軍。因為當時南明的國策就是一廂情願地奉行“借虜平寇”,即借清兵剿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這可謂“借刀殺人”。史可法是這一政策的發起者、支持者和執行者,

吳三桂名聲不好,並不是投降滿清,也不是引清軍入關賣國行為,而是他最後造反了。

所以,吳三桂投降滿清,並沒有什麼道德壓力,更不是為了女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

同樣,後來康熙年間,又選擇造反,也是因為“王爵”身份,封王必反,他不造反,皇帝也容不下他,他有造反的實力,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