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朋友菲菲很激动地在聊天框轰炸,得瑟宣布她今天的赫赫战绩。

菲菲在一家连锁酒店做品牌推广,酒店一直在沿着传统路子招加盟商,做日常运营,生意不温不火,推广没啥起色。

最后菲菲想到了线上运营,借助自媒体裂变效应,先扩大酒店曝光度。

联系了一家有丰富自媒体资源的公司,了解合作模式后,菲菲决定请求老板支持,因为项目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推广费。

一听要花钱,老板二话没说,给否了。

菲菲吸取经验,将直述变为一张纸展示。

第二次,老板看着那页方案,听她讲完,直接来了句:找财务去吧。

同一件事,换个方法结果完全不同,菲菲到底在那张纸上写了什么?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一、学会框架思维,让沟通对象站进你的观点里。

直到后来看到她的方案,才算明白过来,说服老板的,是她的一页纸思路:

第一步:说背景,拉阵营。让老板降低对不熟悉领域的抗拒。菲菲分析目前业内头部线上品牌推广的成熟性,减轻了他对这一渠道的疑虑。

第二步:直击痛点,当前酒店入住率低,仅靠现实人流量,很难有增长,没有新增,等于损失。

第三步:使用利诱,线上推广,增加了曝光度,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实现引流与转化,拓宽客户资源,并给出合作渠道的客户转化率数据。

与第一次直接要钱不同,菲菲的推广建议成功说服了传统顽固的老板。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菲菲第二次游说老板,使用的方法明显更有逻辑。

全球著名咨询师迈克·费廖洛将这种建议呈现过程,称作搭建框架

搭建框架,就是将想法和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分组、排列,以引导沟通对象得出你想要的结论。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看看下面两组词汇: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同一组词,换个排列方式,B组进行了归类、分组,更易于记忆;而A组散乱的排列,看完后很难留下印象。

搭建框架,是简化复杂观点的有效思维过程,简化意味着降低了沟通对象的认知抵触,把对方拉到自己的观点里来,引发认同。

框架搭建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沟通成效。

看过TED演讲,都会有这种感受。最开始,演说者会说明演讲主题,随后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逐个掰扯观点,这其中运用的,就是框架思维。

为什么框架思维下的信息组织方式,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呢?框架思维对职场人而言,到底有哪些具体好处?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二、学会框架思维,职场畅行无阻

追溯框架思维背后的原理,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搭建框架,避免无效工作。

1.大脑记忆规律,决定了要点不宜过多。

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指定类型下,记忆概念数大概在4-7个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之后的信息很容易被忽略或遗忘。

小叶是前公司实体渠道经理,由于竞争对手渠道强势覆盖,小叶想在该区域培养一家明星网点应对竞争,他需要向领导呈现完整的竞争应对方案。

背景介绍部分,小叶列了7个小标题:

001.该区域目前渠道覆盖情况

002.区域内网络覆盖情况

003.区域内用户通信与网络消费结构

004.区域内营收比

005.竞争对手渠道覆盖情况

006.竞争对手网络覆盖情况

007.竞争对手市场占有

背景说到一半就被叫停,领导让他直接说目的、渠道建设标目、预期效果。一问一答数个回合下来,提议总算被通过。

太多的内容,听者非但记不z住,反而可能激起抵触。

就像求职找工作,很多面试者认为简历越详尽越好,于是在突出优势之外,罗列了长串的其他经历,结果反而弱化了优势,面试官听完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2.框架思维,让工作变简单

懂得搭建框架,不仅有利于沟通,也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与决策效率。

01.简化工作。

工作拖拉,会议冗长,很大程度就是忽略了框架搭建。

刚开始写文那会儿,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写完通读时才发现逻辑混乱,根本不能看。

好的码字习惯,必然要有提纲支撑,减少返工。

公司曾外聘过一位喜欢开会的部门主管,一周好几个会,原本半小时的会,每次都能开到下班后。

参加过一次由她自己主持的会,会议开始,就偏题。原本讨论下个季度的品牌方案,结果中途岔进来近几天很棘手的客户案子,于是会议被拉到案子讨论上。

临近下班,主要议题没个着落,会议被延长,背后的原因就是缺乏框架思维。

朋友喜欢做收账,这个习惯带到工作上,就是习惯了事先规划,有提纲,有具体实施办法,工无关事件不去理会。

给工作规划与安排搭建框架,从不返工,朋友成了部门效率之王。

框架思维,排除了无关事项干扰,有助于简化工作。

02.增加方案通过率

说服沟通对象,让对方认可传达的信息,是沟通的目的。框架思维,正是达到目的有效途径。

迈克·费廖洛在《极简思考》一书中指出,搭建框架的基础,是从沟通对象的角度出发思考核心建议。

这就意味着如果方案符合沟通对象的诉求,在方向上就争取到了支持。

前段时间热剧《都挺好》中,明玉为了挽救东家的事业,采取的查账、肃亲信的办法,顺利得到老蒙的支持。

原因就在明玉很清晰地表达了核心建议:蒙太弟弟财务上的污点,是解决公司及家庭危机的突破口。随后明玉展示了核查证据,分析蒙太心理,每一个分析,都围绕核心建议分论点,充分说明了建议可行,切中老板需要。

框架搭建,能轻松争取对方认同,从而获得支持。

那我们又该怎样树立框架思维呢?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三、四步法,走向框架思维。

搭建框架,其实也是结构化思维的形成过程,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包括核心建议、沟通对象分析、框架搭建、框架检验等过程。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1.明确表达核心建议。

迈克·费廖洛在《极简思考》一书中指出,好的核心建议由关键点由假设+触动点构成。

假设即需要做的具体事项,这个事项需让沟通对象易于理解。

曾有一条关于食谱的热搜这样调侃:第一次做饭,蒙圈,按照食谱:盐若干、粗少许、糖适量。

若干、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模糊,不清晰的具体操作,就是核心建议的失误。

触动点则是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点,同一件事面对不同的人,触动点也不同。

试想保险业务员向年轻群体推荐重疾险,项目经理争取费用时向财务经理讲述项目进度,心理教授向学生讲亲子沟通,沟通对象会有什么反应?

当然这是夸张假设,但从这些角度不难看出触动点对核心建议的意义。

就前同事应对竞争这个例子,核心建议可以怎么提呢?

假设:我们想在XX区域新增一家明星网点;

触动点:

竞争对手在该区域布局的新网点、配套网络已经导致我们市场占有下降1.3%,而新布局网点,能扭转这一趋势。

2.了解沟通对象。

了解沟通对象,目的有二:一是搞清楚他最关心什么,二是了解他对沟通事项的是否熟悉。

第一、他在意什么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大抵说的就是了解对方在意点的原理。

福特公司一名汽车推销员曾碰上过一位顾客,客人来店里买车都快付钱了,中途与销售员聊起车是给考上商学院的女儿买的,结果销售员仍在夸那款车的买点。

顾客一下子生气了,摔门而去。

对这位父亲来说,车的性能是其次,女儿考试通过的喜悦才是他最关心的,销售员如果足够细心,观察到顾客的情绪,投其所好这单不就成了么。

了解沟通对象在意什么,可以通过间接调查法,即从其团队其他成员获得。

若是关于项目目标的沟通,也可以直接询问。

第二、明确他知道什么

沟通对象对即将接触的事项是否了解,决定了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型,因此有必要搞清楚对方对这块领域熟悉与否。

这一点乙方最有体会,“五彩斑斓的黑”、“为什么不用Photoshop要用PS”之类的,都属于没有了解甲方对事项的认知。

对熟悉的沟通对象,可直接的出结论他是否了解背景;对陌生的沟通对象,可以结合其行业、个人履历、团队成员调查法获得。

3.选择框架,合理分析

搭建框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分析论证则自下而上进行,两者并用,才是有观点、也有支撑的框架思维。

《极简思考》一书中,作者提出两种重要的框架结构:层型结构和竖列结构。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层型框架

还是前同事竞争应对这个事项,无论竖列结构还是层型结构,首先第一步都是向对方表明核心建议,随后按结构以说观点+论证的方式呈现。

向垂直领导汇报,背景可以少讲甚至略去,直接从趋势威胁到核心建议,切中领导关心的市场份额;如果换成向领导的领导汇报,对方不见得了解这么微观的市场背景情况,此时就需要谈背景,让对方认可此事的意义。再顺势说威胁。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数列结构

竖列结构的各列,是对核心建议拆分、再按一定的逻辑排列,每一列都论证了核心建议的一个观点。

选择何种结构,取决于沟通对象,即向谁汇报,此人关注点在哪里?对事项掌握程度如何?进而为之搭建一对一分析框架。

对熟悉行业的人用层型结构时,说里一线观点,即趋势吸引;对行业不熟悉,选层型结构多说背景,争取共识。

4.检测框架。

框架思维是否有漏洞,检验指标分别为:框架区别化与框架完整度。

A .区别化检测。

避免背景、形势变化,竖列中的观点之间有重合,导致重复表达,区别化检测尤为必要。

常用的检验方法:事件代入法,即事件发生前的,就属于背景信息;事件及发生之后的部分,属于趋势。

假设某百货商场要上一款新橄榄油,过去这片从没推过橄榄油,但经过市场调查,居民有潜在需求。于是片区负责人决定铺货。

这个事例中,如何区别背景与趋势?

以事件:橄榄油铺货为参照,铺货之前的情况,即该片没有橄榄油大量供给;铺货后的情况,即市场调查后的预测,为趋势部分。

B.完整度检验

完整度检验的关键是跳出框架,切换视角,从利益相关人的角度去看待结构框架。

拿竖列结构来说,假设公司行政要给办公区域更换冷气。

核心观点表述为:办公区需更换一批新的,以防员工体验不好。

一页纸,抠门老板乖乖掏钱:懂这4个字,你也能让上司“听话”

若给行政经理汇报,观察其关注的点是否都涉及到,如办公区域硬件设施维护、固定资产支出;若给人事经理看,想象人事经理关心的点,如员工状态、人员稳定等是否穷尽。

复杂的问题简约化,反而能促成问题解决,这就是框架思维的妙处。框架思维,将观点分类、排列、并结合接收对象调整侧重,达到沟通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