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元,“阿元實用心理”願做你的朋友 ❤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做@智慧父母。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事情,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是會“複製遺傳的”,都說從一個孩子的行為就可以看出家長教育的問題,那家長的教育問題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家長的家長那裡來的。
我在一次出行中遇到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分享給大家,這是祖孫三代的家庭:
- 姥姥一路在抱怨姥爺忘記給外孫拿保溫杯,語氣非常地兇,姥爺不回應抱著外孫,跟孩子講“你要好好學習,將來當中隊長,之後當大隊長... ...”。(抱怨)(轉嫁壓力)
- 女兒同樣因為孩子的事情埋怨自己的老公,老公低頭刷手機。(抱怨)(逃避壓力)
- 女兒繼而同母親一起抱怨車廂裡的溫度,服務等等。(抱怨)(轉嫁憤怒)
- 當可愛的外孫表達“我並不想喝水,我不渴的”的時候,最開始沒有人聽到他的話。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模式裡。(表達不被聽見)
- 最後姥姥以一句“我是為你好”,回應了外孫。(控制)
我們來看,女兒從姥姥那裡複製了抱怨,懟天懟地懟空氣,我想她在成長過程中面對這樣的母親也曾向自己的兒子表達自己不渴一樣,提出過自己的想法,但同樣被父母無視。她現在就像當年父母無視自己的想法一樣,無視自己的兒子。久而久之,這個孩子會形成什麼樣的行為?像女性長輩一樣抱怨,或是像男性長輩一樣逃避。
作為家長(或者個人),如果不能覺察問題,打斷問題模式,解決,將來你的孩子會把問題繼續遺傳給你的第三代。
當然人的一生怎麼過都可以,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不去解決,那麼當家庭,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時候,請不要抱怨,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當然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不去解決問題的人,抱怨是他們必不可少的日常行為。)
在發現自己家庭模式的情況下,怎麼辦?
首先,要恭喜自己了,畢竟發現是
改變的第一步嘛。我身邊很多不斷自我更新的朋友,決定要改變,都是從某天突然發現自己說話的語氣,處事的方式好像自己的父母,他們驚醒自己在複製曾經最受不了的父母的言語行為。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愛挑毛病的人,挑同學挑同事挑男朋友挑老公挑父母挑自己。我的小孩做事情不願意告訴我,因為“媽媽會批評我,挑毛病。”,當然,愛挑毛病是從我媽媽那裡複製來的,我從小到家是被否定著長大的,小到一個釦子沒扣,再到我每一個決定,聽到的都是“你不可能” “咱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要想著怎樣怎樣”。當我意識到我也成為了我當初最不想成為的人之後,我覺得自己太可怕了,怎麼變成了這樣,難道我的孩子長大之後也要變成這樣麼?
第二,一個認識,不要想去試圖改變父母或者孩子,我們自己變了,家庭成員會隨著你的頻率提高而改變。
有一句話很流行叫“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道歉,而父母在等待我們道謝”。
在我最初想要做改變的時候,我也曾經試圖去改變父母,後來發現根本沒用,這是在強求別人。就像那句流行的話一樣,我在等道歉對方在等道謝,互相的需求都不一樣什麼時候才能對接上呢?當然永遠都不能對接上。
我理解了父母,他們教育我的方式是從長輩和社會環境那裡習得的,你得承認他們那代人大部分人是沒有相關學習的意識和渠道的。並且我意識到,試圖去改變別人是我內心裡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表現。
我那個階段能做的就是,覺察自己的語言行為 - 意識到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 跟孩子溝通。
當孩子再跟我展示她畫畫的成果時,我不會再根據自己之前學習的美術知識給她意見,我意識到從成年人的角度給一個孩子想象力做建議是很愚蠢的。傾聽她的構思,用色,畫畫背後的故事,徵求她的意見,把畫如何放置,收起來還是掛在哪裡。
從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情開始,調整我看問題的方式和思路,之後再擴展到她的學習,生活,再到我們整個家庭,再到工作層面,反覆去練習。
再舉一個朋友的例子,大家看完想想自己會怎麼辦?可以在評論裡給出自己的答案。
上午,閨女在看電視,妻子叫她吃飯催她抓緊,不然畫畫課會遲到,她無動於衷,不願意還大發脾氣,妻子很生氣,但還是耐著性子勸她,不能老看動畫片,該吃飯吃飯,畫畫課不能遲到,她卻哭鬧的更嚴重了。
到這一步,可以說我已經有意識並且從行為和意識層面開始做出改變了,後來我發現這還不夠。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雖然行為和語言上有了一些矯正,但我內心時不時還是會煩躁,憤怒。親子關係出了一些狀況時,負面的情緒是我的第一反應。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情況,那麼就到了你深挖自己內心,深挖潛意識的這個層面了。
第三步,深挖自己
這個是最爽的階段,通過回溯童年經歷,發現未成年的自己通過父母的言行,給自己衍生出來了很多信念。這些信念在人生的一些階段曾經幫助過我,但同時也會給我帶來問題。
因為我媽媽對我進行打壓式教育,俗稱做啥啥不行,我性格的好強就與此有關,我急於向她去證明,她否定一個我換一個,再否定一個再換一個,否定我畫畫我就去運動,否定我興趣我就用學習證明,否定我的職業選擇我就用創業證明。一直在這個循環裡,久而久之
我的潛意識會自動去尋找難度大,壓力大的事情去做,潛意識認為這樣我在媽媽面前才會有“存在感”,才不會被否定。這個潛意識的好處是,我一直在挑戰,在外人眼裡是一個有魄力的人,給我帶來的好處是我敢於從舒適圈裡跳出來,會有更多的機會。
另一方面,它給我帶來壓力,競爭,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證明自己是可以的是對的,時間久了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究竟喜歡什麼,只在乎我在母親眼中是否成功。同樣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的,完美的,禁得起挑刺的。多麼可怕啊,朋友們。
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探尋自己的天賦,重新找回了自己,我經常說,這一部分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了,現在這個“經常說”也變成了我出書的行動。
總結
如何做智慧父母?覺察自己,理解父母,理解孩子,調整頻率,認識自己。
祝各位父母,各位子女早日從所謂“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問題”裡出來,看到不一樣的天空。與其苦等道歉,不如學會改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