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智慧,批判性思維,疑心的正確用法

學習禪宗思想,首先得知道禪學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是“疑”,要讓我們心有“疑問”,因為疑問之下,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內部和外部的變化,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發現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從而以一個更加正確的方法去面對,解決這些複雜難明的問題,創造出更好的價值。

對任何事物都需要抱有疑問態度,這樣才能夠把握住事物的關鍵。西方哲學家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中寫道,只有把問題一遍又一遍的分析過後,直到自己心中沒有任何疑問的時候,這個問題才算是真正的解決了,真正的弄明白了。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處理問題,在一次又一次的疑惑中找到真知,在真正的行動起來,如此對我們才會產生良好的價值,才能真正利於我們當前的生活,才能夠讓我們的心靈到達真性彼岸。

禪宗智慧,批判性思維,疑心的正確用法

這種思維是批判性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將會給我們帶來與眾不同的觀念價值。我們需要找到方法去思考這些問題,以一個相對合理的態度去分析出這些問題,從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這樣一來,我們的問題便能通過有效的方法分析出來,把之有條理的解決好,對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能得到更多地幫助。

禪宗的“疑”正是這種批判性思維,其用意在使人自己去想,去體會。生活中,我們面對著諸多煩惱、疑惑,大多數的人選擇遺忘,由著自己的直覺去做事情,這樣一來,雖然眼下可以取得一些效果,可時間長了呢,種種問題堆積到一起了,小疑問變成了大煩惱。很多人說不要鑽牛角尖,想不通的問題就不要想了,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想不通的事情當前不需要思考,但不是說不要思考了。這樣的問題必須得留意,得記下來等到未來有能力的時候再去解決,不然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如此反覆下去,這日子就沒辦法過了。很多人生活的不如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問題小的時候不想辦法解決,問題大的時候沒辦法解決。

禪宗智慧,批判性思維,疑心的正確用法

學習禪學的思維方式,用“疑”的方法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糾正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找到正確合理的方法來面對當前的生活。禪宗裡面把這樣的行為稱之為“禪機”,大多數人認為禪機有神秘性,實際上真正的禪機,就是給你一些提示,因為不說破,又要讓你“疑”,讓自己去思考這其中的關鍵所在,所以大家覺得很神秘。實際上歸咎根本上就是要學會“用心”,不說破是從心裡面出來的,疑也是從心裡面出來的,萬事萬法都是從心裡面出來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明白自己的心,能明白自己的心,那個禪機怎樣都可以表達出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都可以有所覺悟,或是一句話,或是一幅場景等等。

禪宗智慧,批判性思維,疑心的正確用法

禪宗的思想本質上是修心的思想,他們採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去分析這世間的種種現象,把一些具體問題用合理方法分析出來。一切從心出發,批判性思維是禪宗諸多方法中的一種,對周邊的事物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一味地參照書本或是別人的言行,要實實在在的按照自己本心去思考,把心中的所有疑問都清除掉,這樣我們活得才會越來越輕鬆,才會越來越逍遙。否則批判的只能是自己身上的缺點,疑的只能是那些無關緊要的是非,沒有具體的價值。思想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可以找到合理的方法體現出實在的價值,把生活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