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老关(关汉卿)老白(白居易)

白居易在《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中就回忆了他当年和朋友在长安一起去……选胜移银烛,邀欢举玉觞。……宴余添粉黛,坐久换衣裳。结伴归深院,分头入洞房。……留宿争牵袖,贪眠各占床。……绿窗笼水影,红壁背灯光。索镜收花钿,邀人解袷裆。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怕听钟声坐,羞明映缦藏。眉残蛾翠浅,鬟解绿云长。

大致意思是老白和朋友挑了几个漂亮的姑娘(那时候没看上眼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换一批),一起喝酒。喝完了姑娘们补了个妆,换了个衣服,然后老白跟朋友分头进了八平米的小房间。姑娘们争着

你不知道的老关(关汉卿)老白(白居易)

要为他们服务,可是老白和他的朋友们有点喝醉了就想躺在床上睡觉。水光映在绿窗上,房间在烛光的映衬下笼罩在一处粉红色的暧昧氛围中,这时老白的姑娘进来了,她先要了个镜子卸好了妆,然后就开始跟老白做不可描述的事情,咿咿呀呀地娇喘。春宵一刻值千金,老白生怕听到说时间到了要下钟了,烛光照映着帷幔老白居然还有点害羞。完事后,姑娘画的眉毛都被老白弄花了,黑长直的姑娘被老白弄得披头散发地瘫在床上。

你不知道的老关(关汉卿)老白(白居易)

都说中国男人两大毛病和爱好: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白居易无疑是其中的典范。在其千古名篇《琵琶行》中,白居易就把对一个风尘女子的惺惺相惜表现得淋漓尽致。话说白居易送客到江边,正当主客沉浸在离别的忧伤中,神情黯然之时,突然听到了远处水上有人在弹琵琶,马上船开过去,邀琵琶女一起来船上唱K。几曲弹完,喝完酒摇完色子,就开始了KTV里常见的中年老男人和公主谈心的场景。公主说老妹我当年怎么说也是京城的一朵交际花,天上人间的头牌,可惜大好的青春年华就在这灯红酒绿中荒废了,后来妈咪也死了,我只好嫁了个做茶叶生意的死鬼。老白听了为之动容,没想到我被贬到这九江地界还能遇到个京城户口的KTV公主,这是缘份呐老妹儿。琵琶女和老白当然都是老江湖了,也知道KTV里都是逢场作戏,互相寻求个慰藉罢了。这要是搁一般人,词汇量少,只会说,这么好妹子,可惜了,可惜了啊。而人家老白唱完一次KTV却能整出一千古传唱的名篇,我也服气的,这本事反正我没有。

从那以后,老白就开始放飞自我,毕竟拉良家妇女下水才是老白的真正爱好。据不完全统计,老白蓄的家妓至少有三十几个,有的说有上百个,光其诗中提到有名字的就有十几个。老白在其桃色日记《小庭亦有月》一次就出场了四个家妓:“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他还按照惯例批注道:“菱、谷、紫、红,皆小臧获(古人对奴婢的贱称,可以理解为小贱货)名也。”家妓是什么?家妓是古代大户人家里地位最低下的侍妾,地位还不如通房丫鬟。而丰富的生活经历,自然让老白成了写小黄文的高手,不然人家怎么能写出《长恨歌》中那么精彩的激情戏。老白让家妓们组成一个乐队,他亲自调教他们,教他们歌舞,然后在家里开淫趴,还用来招待各路客人。可见中国古代男权社会里,被物化的女性的境遇是多么地悲惨。更可恶的是,或许是老白有倾向,家妓们折旧快,于是喜新厌旧的老白就三年换一拨,十年居然换了三拨。对此他还在《追欢偶作》中写得意地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白居易最喜欢的两名家妓一曰樊素,一曰小蛮,老白得意地写诗来称赞她们“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就是“小蛮腰”一词的由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素口蛮腰”,来形容那些人间尤物。

你不知道的老关(关汉卿)老白(白居易)

淘汰下来的怎么办呢,白居易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就把乐队送给他的好基友——元稹。

为什么送给元稹呢?因为这个元稹啊,也是个大淫棍。元稹不光是淫棍,还是个典型的渣男,视女

人为玩物,唯独和白居易的基情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甚至还跟白居易玩换妻,确实是城会玩。元稹最有名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般人都认为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之作,然而元稹一生中可谓是曾经五湖四海,鬼知道他说的沧海是哪个海。元稹和白居易始于两人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而且两人一样都是精虫上脑的人,满脑子的“巫山云雨”,而且看起来对象似乎不分男女。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元稹在越州,两人相距不远,白居易当时在杭州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名妓叫商玲珑,元稹听说了就跟老白借去玩了一个月。而元稹与白居易一生互赠唱和的诗据说超过1000首,内容大多就是我梦到你了,我想你了,真希望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分开之类的。元稹对白居易的爱意表达直白大胆亲密浓烈,如:

《酬乐天》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又如《酬乐天劝醉》: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元稹这明摆着是要把自己灌醉,给老白机会啊。

元稹被贬四川通州(今达州)后,白居易想着四川夏天暑湿,给他寄了一套生丝做的夏衣,并附诗

一首: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

原来老白送了老元一套无色透视绣花蕾丝的夏衣——这尼玛送的哪里是夏衣,这送的是某种吧,元稹是受看来是实锤了。元稹一看老白这也太恶趣味了,就以身体羸弱穿不了为由,娇嗔地把衣服退了回去。

《酬乐天寄生衣》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到了晚年,两人都数经贬谪,聚少离多,因此每次见面都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惆怅感: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其一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其二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正所谓:基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元稹出生在长安郊县,祖上也算是北魏皇室的一支,不过到其父亲一代已经是家道中落,家境贫寒,靠母亲一人拉扯大,因此元稹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凤凰男。23岁攀上当时长安市长韦夏卿,跟其小女儿韦丛结婚。韦小姐当时只有20岁,下嫁元稹,当时元稹还没什么功名,不过是一个小公务员,两人生活拮据,韦丛还经常要变卖嫁妆补贴家用。而元稹则终日在外应酬,拿着韦丛的钱在外鬼混也说不定。

元稹靠老丈人的提携很快升到了监察御史的职位,三十岁在四川出差时遇到了一代名妓御姐薛涛,当时薛涛比元稹大了十岁,已经年过四十,但二人却陷入热恋,三个月后,元稹公差结束,离开四川人间蒸发。当元稹在四川和薛涛打得火热之时,结发妻子韦丛尚在病重中,不久韦小姐去世,年仅27岁。元稹于是假惺惺地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离思五首》。清代秦朝釪在其《消寒诗话》谈到这首诗时写到:“或以为风情诗,或以为悼亡也。夫风情固伤雅道,悼亡而曰‘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矣。”元稹不在外拈花惹草,居然只是“半缘君”,真是可怜了韦小姐,遇到一个薄情的元稹,用今天的话说,这或许就是嫁了元稹这种极品凤凰男的悲哀吧,果然没过多久,元稹就再度取妻纳妾,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又多次纳妾,四处票昌。韦丛与元稹结婚7年生了6个孩子,可谓是英雄母亲了,婚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怀孕哺乳,也无怪乎元稹天天春心荡漾了。元稹给韦丛写了颇多的悼亡诗,估计也就是为了在老丈人那边有个交待。陈寅恪对元稹的评价就一针见血,“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你不知道的老关(关汉卿)老白(白居易)

而另一边,虽然元稹没有对薛涛明媒正娶,但薛涛却一直把自己以元稹的外房(二奶?)自居,终身未嫁。而白居易本着朋友妻,不客气的原则,私下给薛涛发微信约炮,被薛涛义正言辞地拒绝。在与韦丛好上之前,21岁的元稹寓居山西时,与远亲崔双文(崔莺莺)有过一段恋情,两人私定终身,不过元稹到京城之后就果断抛弃了崔莺莺,而更可气的是,元稹居然还厚颜无耻地把这段故事写了本小说,叫《会真记》(《莺莺传》),后来又被王实甫改编成了《西厢记》,鲁迅在《中国

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喻,述其亲历之境。”晚唐的李肇曾说,“学淫靡于元稹。”对于元白二人,苏轼就评价说:元轻白俗。

或许是纵欲过度的原因,元稹年权53岁就病死在武汉。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极具浪漫情怀的诗仙李白更是不用说了,都说李白代表了盛唐的风骨,这可一点没错。在一次送他侄子去会稽的路上,看到侄子随行还带着两个美女,于是写了一首《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调侃道:“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可见李白当时的心情是又羡慕又嫉妒,人还没走就开始意淫人家在路上野战双飞的战斗情节,让人看到了诗仙猥琐淫荡的一面。可知在唐朝像李白这种骚客,认为出行带两个商务伴游,是成功男人的标配。

无怪乎有不少人质疑,很多人小时候学的第一首唐诗《静夜思》其实是李白在完事后贤者时间的创作。《静夜思》一诗作于唐代性都扬州,是李白26岁时夜宿扬州酒店时写的,当时李白还单身,第二年27岁时才结的婚。试想,如果一个26岁的大龄未婚男青年,晚上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酒店床边月光的照片,配文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定位是东莞XX大酒店,怎能不让人联想?估计下面还会有人留言:明月是谁?

而李白在《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一诗中则描写得更为直接:“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李白的偶像是东晋的谢安,谢安最有名的成语典故叫“东山再起”,说是谢安年轻的时候就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机会,到会稽郡的东山隐居,后来为了又出山做官,但其实还有另一个与谢安和东山有关的知名典故,叫“东山携妓”,说的是谢安隐居的时候,不是一个去隐居的,而时同时带去并包养了众多外围(家妓)。而这居然让历代文人骚客们羡慕不已,认为这是一种低调而又华丽的人生境界。

白居易《题谢公东山障子》就写到感叹到:

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

而李白在《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中一首也说: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昔日谢安石包养了一众美女,而你看看我这姑娘,像不像巫山云雨的神女?

王丘《咏史》更是赤裸裸: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扬州在唐朝经济发达,二十四桥是当时知名的红灯区。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人简直无法直视。正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有人为杜牧洗白,说青楼女卖艺不卖身,那KTV也有荤场素场区别不是。杜牧当时在扬州担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秘书,老牛十分器重杜牧,杜牧每次去夜店和KTV还派便衣暗中保(围)护(观)。如果都是简单地唱量贩KTV,会让老牛这么紧张吗?杜牧在青楼也是留下许多情,这种生活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倡楼戏赠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

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不饮赠官妓

芳草正得意,汀洲日欲西。

无端千树柳,更拂一条溪。

几朵梅堪折,何人手好携。

谁怜佳丽地,春恨却凄凄。

而到了元代,关汉卿则可谓是开了演艺圈导演潜规则和大V艹粉的先河,很多妓女和女演员为了能演关戏中的女主角,争相献身,当然她们也是为老关的忠实粉丝,因为唱名家的作品是提高身价最快的方式,自唐宋以来都是如此。跟柳永一样,关汉卿也是妇女之友,更难能可贵的是,关汉卿的剧作品大多关注于底层妇女的悲惨生活,主角不是寡妇就是妓女,带有强烈的女权意识。而关汉卿为什么能把戏剧写得这么细腻哀怨悲伤感人呢?不用说,当然也是深入体验过“生活”了。

大家都熟知的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的名句: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小时候一直以为这是关汉卿以铜豌豆来自喻坚贞不屈的品格,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铜豌豆在宋元时期就是指那些老司(piao)机(ke)。其实我们看看上下文,就会发现,这种说法还是挺有道理的。来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第一段:

【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

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第一段意思就很明显了,我老关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辣手摧花。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

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第二段,老关自诩风月场老手,每次去KTV,小哥老远一看,哎哟,关导,您又来了,301号包房

给您留着呢,今天还是安排58号技师?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

肯虚度了春秋。

第三段,老关:扶我起来,我还能干。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最后,高潮来了,我老关就算是油尽灯枯精尽人亡,也要往那~烟~花~路上走!都说到这份上了,

烟花路,就是烟花巷,什么是烟花巷,就是红灯区啊!用明朝著名导演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经典台词来说,就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君亦无所欲,君亦无所求,不让寂寞女,入帐解千愁!真是生命不息,票昌不止,老关真是票出了境界,票出了风格,这点连白居易都得自愧不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