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之细柳

细柳娘,是河南省沁阳县一位读书人的女儿。

有人因为细柳娘的腰肢如细柳,轻捷可爱,戏称他为“细柳”

细柳从小就很聪明,颇通文字,喜欢看相术之类的书籍。为人沉默少言,从来不说别人是非对错;如果有人上门提亲,细柳都要亲自看看本人。

细柳看了许多人,却没有一个瞧得上的,不知不觉,已经十九岁了。父母对细柳择夫甚严的行为,十分生气,说:“难道天下就没有配得上你的男子,还是你打算一辈子不嫁人?”

细柳说:“我本来是打算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一直在谨慎选夫,一直拖延到现在。没想到让父母生气,从今往后,婚嫁之事,我全凭父母做主。”

此时,刚好有一位高先生,是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听到细柳的大名,上门送聘礼。

两人成亲之后,琴瑟和谐。高先生之前的妻子去世之后,留下一个儿子,叫高长福,这时才五岁。

细柳十分细心的抚养高长福。有时候回娘家,长福就哭着要跟她一起走,怎么呵斥他,也不管用。

一年之后,细柳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叫高长怙。

高先生问细柳起这名字的含义是什么,细柳回答:“也没什么,只是希望他能长久的承欢膝下而已。”

细柳不太擅长做女红,也不怎么留意这些;但是关于田亩耕作之事,该收多少租金,拿着名册亲自去询问佃户,生怕不够详细。

久而久之,细柳对高先生说:“家中之事,你就不要管,让我亲自来管,不知道我能当家吗?”高先生同意,半年之后,家中没有出差错,高先生也认为细柳很贤惠。

白话聊斋之细柳

一天,高先生到隔壁村子喝酒,刚好高先生家里有衙役在追问拖欠赋税之人,敲着门叫骂;细柳派奴仆去向衙役说好话,衙役还是不走。

细柳只有让童仆去把高先生喊回来。衙役看着男主人回来,就离开了,高先生笑道:“我如今才知道,再聪明的女子也比不上傻男子啊!”

细柳听他如此说,低头哭泣不止。

高先生很惊讶,拉着劝慰她,细柳却始终闷闷不乐。

高先生不忍心让这些家里琐事劳累细柳,还是想自己亲自打理,细柳却又不肯。

细柳每日里夙兴夜寐,很是辛苦的打理家事,提前一年就准备好下一年要缴纳的赋税,因此一年下来,再也没见到催缴赋税的衙役上门。

又靠着这样的方法来打理衣食,家中也越来越宽裕。

高先生大喜,曾经对细柳开玩笑说:“细柳哪里细呢:眉毛细,腰肢细,脚丫细,并且心思更细。”

细柳回应道:“高郎实在是高:品德高,志向高,文字高,希望夫君寿命也高。”

村中有人在卖优质棺材,细柳不惜重金也要买下棺材;家里钱不够,到亲戚那里借钱也要买下棺材。

高先生想着棺材也不是马上就要用的东西,一直阻止她。

细柳却不听。

买下这口棺材一年之后,有一富翁家里有人去世了,愿意拿出双倍的价钱买下棺材。

高先生将此事和细柳商量,细柳却不同意。问她什么原因,她也不回答;接着问什么原因,细柳却泫然欲啼。

高先生觉得很奇怪,然而也不忍心再细问,不再理会此事。

白话聊斋之细柳

又过了一年,这一年,高先生二十五岁,细柳不让他出远门。回家稍微晚一点,就派仆人到路上去接。

于是,高先生的朋友亲自因此取笑他。

一天,高先生正在和朋友喝酒,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准备回家。

回家路上,从马上掉下来,就这么死了。

此时正是盛夏,十分炎热,幸好棺材,寿衣这些平时都准备好了。乡里人这才佩服细柳有先见之明。

此时长福才十岁,才刚学着写文章。父亲去世之后,长福就开始懒惰,不愿意读书,经常逃去跟牧童玩耍。

细柳因此经常责骂他,长福还是死性不改;接着用鞭子抽他,还是冥顽不灵。

细柳这下也无可奈何,把长福喊过来,告诫他:“你既然不愿意读书,我也不能勉强。只是我们穷人家,养不起闲散之人,你就把衣服换了,和家中仆人一起劳作。不然的话,鞭子伺候,不要后悔。”

于是拿来破衣服给他穿上,让长福去养猪;回来之后,就自己拿碗,和仆人一起吃饭。

几天之后,长福不堪忍受其中辛苦,哭着跪在院子里,表示自己仍然愿意继续读书。

细柳却回头,对着墙壁,置若罔闻。

长福不得已拿着鞭子,哭着跑出去接着养猪。快到冬天了,衣架上也没有衣服,脚下没有棉鞋,冰冷的雨滴飘在身上,缩在地上,就如乞丐一般。

乡里人看到长福这幅样子,都很可怜他,那些娶了继室之人,都告诫老婆不要做细柳那样的后母,乡里人对细柳都有些非议。

细柳也稍稍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却全不放在心上。

长福不堪其苦,将猪抛在一边,逃走了;细柳也听之任之,也不追问他逃到哪里去了。

几月之后,长福在外面要不到饭吃,自己一脸憔悴的回家了;也不敢直接进门,哀求隔壁的婆婆去向自己母亲求情。

细柳说:“如果能接受棒打一百下,就可以来见我;如果不能忍受,那就早早离开吧。”

长福听说之后,突然闯进来,痛哭流涕,表示愿意受杖刑。

细柳道:“如今知错,肯悔改了吗?”

长福回答:“悔不当初。”

细柳道:“既然知道悔改了,也就不需要杖刑了,你好好养猪,如果再逃走,定然不饶恕。”

长福大哭道:“我愿意受一百棍杖刑,请让我接着读书。”

细柳还是不听。隔壁婆婆在一旁劝说,细柳这才答应。安排仆人给他洗澡,换衣服,让他和弟弟长怙一起跟着同一个老师读书。

长福从此用功读书,大异往昔,三年之后就进了县学,做了秀才。

巡抚杨公看到了长福写的文章,很是器重他,每月给他发放用品,让他做了廪生,让他更加用心读书。

长怙最愚钝,读了几年书,还不能记住自己的姓名。细柳让他放弃读书,去务农。

长怙平日里游手好闲惯了,害怕农活辛苦。

细柳大怒,道:“士农工商,都有自己的事做,你又不能读书,又不能耕作,难道要饿死吗?”立刻让仆人大棒伺候。

从此,长怙就带着仆人一起耕作,哪天要是起晚了,詈骂声就传来了;然而吃穿用度,细柳就把好的给哥哥长福。

长怙虽然不敢说什么,然而私下里还是忿忿不平。农活熟练之后,细柳让长怙学着经商。

长怙却沉迷嫖赌,刚拿到钱,就用光了,还骗细柳说在路上遇到盗贼,钱都被盗贼抢光了。

细柳发觉了,将长怙打的快死了。长福不忍心,也跪在一旁,给弟弟求情,愿意以身代之。

细柳这才怒气稍解。从此,长怙一出门,细柳就派人跟着他。长怙这才行为有些收敛,然而却还是很不心甘情愿,去辛苦经商。

一天,对母亲说,要跟着几位商人到洛阳经商;其实是找个借口远离细柳,好恣意玩耍。然而心中还是惴惴不安,害怕母亲不答应。

细柳听说之后,却一点也不怀疑,马上拿出三十两碎银,给他打点行李;最后又拿出十两金子,交给长怙,说:“这是你外祖父当官积累下来的钱财,不能用,放在行囊里,以备不时之需。你这也是第一次到远处经商,也不指望你赚多少钱,拿着这三十两银子,不要亏本就行了。”

临行之前,又嘱咐他。长怙答应,出门了,心中洋洋自得。

到洛阳之后,和朋友,客人道别,住宿在名妓李姑娘家里。住了十多天,钱快用完了。以为那十两金子还在包裹里,最初也没想着钱不够用;等到拿出金锭,用力一砍,竟然是假的金子。

大骇失色。李婆婆见此,在一旁冷言冷语,有逐客之意。

长怙也觉得很过意不去,然而囊中空空,也无可奈何。还想着李姑娘会念情分,不会马上赶自己走。

俄而,就有两人拿着绳子,突然拴住长怙脖子。长怙大惊,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哀求着问:“这是做什么?”

原来李姑娘已经悄悄偷走长怙的假金子,将长怙告上公堂了。

到了公堂,说不清楚假金子的来历,被狱吏快要杖责致死了。收押在狱,又没有钱打点关系,又被狱吏虐待,向囚犯讨吃的,苟延残喘。

最初,针对长怙的行为,细柳对长福说:“你记住,二十天后,我派你到洛阳。我事情多,害怕忘了,你一定记住了。”

长福不知道母亲突然这番吩咐,所为何事,心中黯然,很悲痛,也不敢再问,就退下了。

二十天之后,长福又问到洛阳做什么。

细柳这才叹息说:“你弟弟如今行为轻浮,放荡,就像你往日不肯读书一般。我不承担这些恶名,对你严加管教,你如何有今日?周围人都说我心狠,但是每到深夜,泪水打湿枕头之时,又有谁知道呢!”

说着就哭出来了。长福恭敬站在一旁,仔细倾听,不敢细问。

细柳哭完了,这才说:“你弟弟还是沉迷女色之心不死,所以故意给他假金子,让他受些挫折。如今我猜测他因为用假金子,已经被逮捕入狱。巡抚大人杨公待你不薄,你去向杨公求情,让你弟弟免于一死,经此磨难,他应该知道悔改了。”

长福立刻出发。刚到洛阳,打听到弟弟已经被抓到监狱三天了。到狱中探望他,长怙已经奄奄一息,脸色像鬼一般。看到哥哥,痛哭失声。长福也哭了出来。

此时,长福深得杨公厚爱,远近都知道长福的大名。县令知道长福是长怙的哥哥,赶紧将长怙释放了。

长怙到家之后,还是害怕母亲生气,跪着往前走。

细柳回头对长怙说:“你不过是假借经商为名,实则到洛阳恣意享受,如今愿望达成了,很开心吧?”

长怙只是痛苦,不敢作声,长福也跟着跪在一旁,细柳叱呵长福,让他起来。

长怙从此痛改前非,家中之事,都悉心打理;就算偶尔偷偷懒,细柳也不骂他。

几月之后,细柳也不和他说经商之事,长怙自己又不敢主动说,将自己想经商之事告诉哥哥。

细柳听说之后,很开心,倾尽全力,借了很多钱给长怙经商,半年之后,赚了一倍的钱财。

这一年,长福考中了举人,又过三年,考中进士;弟弟长怙也经商,赚了万贯家产。

县里有从洛阳来的客人,偷看到细柳,此时细柳已经四十多对了,看起来还像三十多岁一般,衣着朴素,就和普通人一般。

异史氏说:“一旦续娶继室,前妻之子必然遭受虐待,也真是令人悲哀!也有人为了不让被人说自己是虐待前妻之子,而又矫枉过正,看着儿女放纵,不闻不问,这和虐待前妻之子又有何不同?

唯独平日里打自己亲生的孩子,别人不会认为继室残暴;一旦鞭打前妻之子,马上就有人说三道四。

细柳当然不是对前妻之子就一味忍让,听之任之;然而如果长福没有成才,又有谁能明白细柳的一番苦心,细柳本人又如何能辩白?

细柳不避嫌疑,不怕别人诽谤,最后让两个儿子,一富一贵,卓立于世间。这样的人,不要说是女子,就说她是铁骨铮铮的大丈夫,也毫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