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据该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历代古瓷器,本文选取部分藏品,供古瓷爱好者欣赏。


一、原始瓷

越窑青瓷在唐代以其“益茶”颇得世人赞颂,秘色亦是对青釉最高的评价,青瓷在此时登上了它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1 西周原始青瓷豆


随着以良渚为代表的玉石文化的衰落,以原始瓷为重要礼器的越文化开始兴起,原始瓷也随之经历了夏商时期的滥觞,至西周晚期进入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的原始瓷尽管胎质仍较成熟瓷器粗糙,但器物类型与商代相比已大为增多,表明制瓷工艺的进一步成熟。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2 西周原始青瓷豆


西周晚期的原始瓷器釉色多呈青褐色,有的甚至为青黑色。釉层偏厚,普遍见有流釉和凝釉现象,器身转折、凹陷带装饰处尤为明显,且胎釉结合不好,剥釉严重。装饰上器物口沿、内底处多见明显的弦纹,器外腹上多见锥刺组成的斜线纹和戳印锯齿纹,“S”形堆贴十分流行,多以双数对称出现在盘的口沿、耳或钮的两侧。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3 西周原始青瓷盖罐


图1图3,是西周晚期原始青瓷的代表器型,器身可见慢轮修整而形成的弦纹,胎色土黄,釉面青、青褐皆有,这是淘洗技术和窑内温度控制尚不成熟的表现。此时所见器物圈足基本都较矮,包括商代流行的高圈足豆的圈足也变矮。


二、高古瓷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东汉晚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制瓷技术也持续提高,瓷土淘洗更加精细,窑炉的改进使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达到现代瓷器标准的成熟瓷器在此时终于出现。浙江地区在经历了战国晚期至西汉瓷器生产的衰落后又重新萌发生机,仍是此时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与此同时重庆相邻的江西(洪州窑)、湖南(湘阴窑)等地也生产出了成熟瓷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青釉是瓷器上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变化最为丰富的釉色。生长在太湖地区的古越族素有崇玉之俗,良渚文化衰落后,玉石文化也逐渐衰落,但是本地居民却保持了对青色的执著追求。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自夏商成功烧成原始青瓷后,烧制技术几经起落,直至东汉窑工们才熟练掌握了烧制青瓷的方法,能够持续生产出发色纯正的青瓷。也正是对青瓷如冰似玉的极致追求,才促使晚唐五代时越窑烧成了有千峰翠色之称的“秘色瓷”,及至南宋龙泉窑创造出了如玉般莹润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瓷器,为世人称道。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汉 青釉六系罐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六朝 黑釉五联罐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六朝 青釉鸡首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六朝 青釉四系盘口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南朝越窑青釉胡人立柱灯盏,高15.6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16厘米,1951年卫聚贤捐赠。



油盏、灯柱、承盘三部分构成。盏为唇口,口沿上点有四处褐色斑纹,弧腹,平底,立于人形灯柱头部的小盘上。灯柱为胡人像,鼓眼、高鼻、胡须,双手置放胸前,坐立在承盘中。承盘为敞口、弧腹、平底,口沿上有两道弦纹。人像背面有一孔,外底中间有一洞,两孔相通,散热、省油、实用。通体施青釉。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南朝 青釉盘口鸡首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宋 白釉定窑带盖持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宋 粉清釉龙泉窑双耳广口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宋 青釉耀州窑刻花盘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隋 青釉三系罐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青釉唾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青釉文武吏俑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邛窑绿釉省油灯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岳州窑青釉骆驼俑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双凤耳瓷瓶,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4厘米,1997年重庆市开县温家镇窖藏出土



盘口,长颈,折肩,斜直腹,浅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双凤耳,内外施青釉,底边无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露出白色胎骨。其造型精美,端庄质朴,釉层厚而透明,釉面润泽,代表了龙泉窑青瓷最高水平。2005年重庆市开县文管所调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南朝 青瓷刻莲瓣纹长颈瓶,高28厘米,口径9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西晋 青釉人物五联瓷罐,高20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9.2厘米,2002年重庆市巫山淀粉厂出土。

盘口,束颈,鼓腹,圈足。中为一个拉坯成型的大圆罐,大罐的颈肩部贴塑与口齐平的四个壶形小罐,小罐之间塑有四胡人俑。大罐与小罐之间互不贯通。通体施青釉,釉色泛褐,外釉不到底,露出白色化妆土。全身无纹饰,整体造型简洁,贴塑工艺高超。2005年重庆市巫山文管所调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晋 青黄釉双桥四系盘口瓷壶,高19.2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东晋 青瓷盘口鸡首壶,高16.5厘米,口径8.9厘米,2002年重庆市万州区瓦子坪五号墓出土。


盘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一侧置一短颈鸡首流,鸡冠挺立,流与壶身相通,可实用。另一则口、肩之间置圆股形曲柄。流与柄之间贴塑对称二横式桥形耳。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内外施青釉,釉不到底。整体造型简洁,制作规整。2005年重庆市万州文管所调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白釉执壶,高15.3厘米,口径7.8厘米,腹围长39.5厘米,1986年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园林局调拨。


撇口,卷沿,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上一侧置六棱短流,对称处置环形宽柄。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黄,釉不到底,釉色细腻、滋润、洁白。造型规整,腹部肥大饱满,体现了唐代人的审美情趣。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白釉带盖瓷罐,高34厘米,口径12.8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金 “大定二年造”款磁州窑白地黑花草叶纹梅瓶,高27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9.5厘米,1983年李初梨捐赠。


小口,宽斜沿出楞,短颈,丰肩,斜直腹,近底处外撇,凹圈足,底无釉。弦纹把器身分隔成四个区:口沿自右向左署黑彩五字款“大定二年造”;肩和腹部绘一周折枝卷草纹;下腹绘缠枝菊花纹。整体纹饰布局合理,线条简练奔放,图案生动活泼。胎体厚重,质地紧密,白釉底,黑彩彩绘,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北宋 定窑白瓷带盖执壶,高20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9.2厘米,1983年李初梨捐赠。


小口,直长颈,丰肩,球形腹,下腹内收呈高圈足。肩上一侧置长流朝上向外翘起,另一侧对称处置束带形曲柄。盖为高沿圆形,宝珠形纽。器施白釉,底无釉,白中泛黄。柄和肩各有一道弦纹。整体造型朴实大方,经济实用。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因执壶又称注子、注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铜官窑青瓷褐绿彩荷花纹执壶,高18.8厘米,口径6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越窑青釉盘口刻荷花纹双系壶,高30.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4厘米,1980年重庆市渝中区移交。


盘口,长颈,丰肩,弧腹,圈足。颈肩处置对称条状二系。器身刻划六组莲瓣纹,每一莲瓣内分别刻划六朵折枝荷花纹,刻划洒脱,纹饰简练。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布满冰裂纹,底无釉。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元 影青暗花云纹瓶,高24.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5厘米,1952年四川省广汉西外乡大德十年元墓出土。

口外撇,呈六出花瓣沿,长颈,丰肩,斜直腹,圈足外撇。通体施影青釉,白中泛青,底无釉,胎体厚重。颈、肩及足上各刻弦纹二道,颈部饰四片蕉叶纹,腹满刻云朵纹。纹饰清晰、简练,繁而不乱。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云纹梅瓶,高26.2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7厘米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移交。


小口,短颈,丰肩,敛腹,卧足,瓶体修长。通体施青白釉,釉面均匀,有开片,釉不到底。 颈刻一道凸弦纹,肩及足各刻弦纹二道。瓶身通体用竹签刻划出主题纹饰云朵纹,瓶颈上的螺旋纹是用来上盖起密封作用,可知其为酒具。釉色青白晶莹,底无釉,缺盖。梅瓶为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小仅容梅一枝而得名。又称“经瓶”。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元 青白釉贴塑梅花双耳瓷瓶,高20.4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3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元 影青釉瓜形铁锈花龙柄提梁壶,高12.2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6.8厘米,1954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元墓出土。


小口,壶体呈瓜棱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龙头作流,龙颈贴于壶身,龙身卷曲作提梁,肢尾鼓凸并贴于壶的上部,呈飞腾状。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腹上有一处铁锈斑,底无釉。造型独特,设计巧妙,为元代瓷器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器物,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越窑青瓷唾壶,高16.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7.4厘米,1999年重庆市奉节上关遗址出土。


敞口,斜直壁,束颈,鼓腹,平底。整体造型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体施青釉,青中泛绿,釉均工细,造型规正,釉不到底。整体素面无纹,器型丰满、浑圆。2005年重庆市奉节文管所调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瓷盏,高5.1厘米,口径11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唐 邛窑绿釉双耳瓷扁瓶,高9.2厘米,口径3.2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北宋 耀州窑青釉缠枝花菊纹盏,高4.7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3.4厘米,1953年王家佑征集。


撇口,浅弧腹,腹下急收,矮圈足,外底鸡心。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有开片,底无釉。器内刻缠枝菊纹,花卉中对称饰有儿童攀枝游荡。儿童五官端正,小鼻小口,神情甜美。线条流畅,画意生动。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宋 吉州窑黑釉鹧鸪斑纹瓷盏,高5厘米,口径11厘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元 青白瓷铁锈花双耳带座香炉。


三、釉里红瓷器


红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特别喜爱的颜色之一,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好运与活力。历代能工巧匠都为将一抹鲜艳的红色烧制在瓷器上而孜孜不倦地探索,但直到元代釉里红瓷器烧制成功,这一长久夙愿才算终于实现。


釉里红诞生在元代景德镇窑,是在瓷胎上先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因红色在釉下,得名釉里红。其实铜作为陶瓷器的釉料着色剂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出土的铅釉陶器上就已见其身影,只是因当时在低温氧化气氛中而呈绿色。


根据考古出土的陶瓷碎片可知,唐代长沙窑就已尝试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制图案以铜着色的瓷器,但是由于产量稀少,胎质粗劣,色彩暗淡,烧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繁荣时期,只可惜目前仍未发现任何窑场有烧制釉里红的痕迹,更别说是实物的出现,这很可能与宋人喜欢清新纯净、润洁高雅的素瓷有关。


釉里红虽然创烧在元代,但并不是当时瓷器界的主流,直到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釉里红才真正意义上成为瓷器界的宠儿。在国内外传世的洪武时期瓷器中,以釉里红存世数量最多,纹饰最美,制作最精,故有“洪武贵红”一说。朱元璋之所以对釉里红情有独钟,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点:一是红色代表中原正统。蒙古崇白,华夏尚红,朱元璋作为以推翻蒙元统治为目标的农民军领袖,为凝聚汉族人心,扩大起义队伍而选择红色。二是对五行学说痴迷笃信。根据传统风水理论来讲,东、西、南、北四方位分别对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朱元璋出生南方并有参加红巾军起义的经历,理所当然认为红色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此外,民间还传说朱元璋在一次作战失利逃亡中,曾藏匿在景德镇一座红塔里而躲过敌军的搜捕追杀。三是朱元璋的姓氏“朱”本意就为赤色,所使用年号洪武的“洪”与“红”谐音,喜爱红色当然在情理之中了。


元代和明初洪武年间,由于经验积累较少和技术水平所限导致窑温较低,釉里红呈色多略带黑灰。永乐、宣德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富庶,为釉里红的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技术日益成熟,发色鲜艳纯正,犹如宝石一般。然而随着明朝盛世的结束,国力的日趋衰落,终明一朝再也不见釉里红的踪影,直到二百余年后的清朝才重现人世。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辉煌的回光返照,也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皇帝的喜爱重视和雄厚的国力支持以及督陶官的恪尽职守为瓷器的繁荣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所生产出来的瓷器造型之多样、质量之精美、色彩之缤纷、品种之繁盛均达到历史上的巅峰,釉里红同样迎来新一轮的复兴。据《清宫档案·唐英奏折62 号》载,乾隆四年(1739)十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给督陶官唐英釉里红挂瓶一件,画样一张并口传圣旨:“看明瓷器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者,拣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俱写乾隆年款,送来呈览。”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釉里红的喜爱重视。嘉庆以后,釉里红虽然偶尔也有零星烧造,但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通常所见的釉里红装饰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线绘——在瓷胎上直接用铜红料描绘线条图案,是最为常见的装饰方法;拔白——以釉里红为底而空留出图案花纹;涂绘——铜红料成片状、块状出现在瓷器胎面上。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窑温要求极其苛刻,在高达1300 摄氏度的高温中,温差上下不得超过10 摄氏度,如果温度较低,图案呈色就会带有黑灰色,反之如果温度较高,则颜料融化飞散,消失不见,只有经验丰厚、技术高超的窑工才能烧制出呈色鲜艳纯正的釉里红。正因为釉里红瓷器烧制废品率太高而成品率过低,故而显得弥足珍贵,有“千窑出一宝”之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层专设“历代瓷器厅”,陈列展示从商周到民国数千年间诸多名窑精品,几乎完整呈现了中国瓷器演进脉络。根据馆内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可移动文物普查系统搜寻结果显示,共有22 套釉里红瓷器,本文将择选其中精品与读者一道品味赏析。


元釉里红玉壶春瓶(图一),造型规整,自然秀丽。玉壶春瓶样式起源于唐代寺庙中的净水瓶,因唐人司空图所作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而得名,宋代以后广泛流行,成为中国瓷器的典型器形。该瓶通体施白釉,略带微灰色,釉里红装饰采用并不常见的涂绘方法,任红釉自然流淌,颈腹之间绘有不规则的块状红斑,发色鲜艳明亮,莹润饱满,为元代釉里红存世精品。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一:元 釉里红玉壶春瓶,高22、口径6.6、底径7.6厘米。撇口,细颈,溜肩,垂腹,圈足。


元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图二),图案层次丰富,自上往下依次绘蕉叶纹、回字纹、海水纹、如意云头纹、缠枝牡丹纹、变形莲瓣纹、卷草纹、回字纹,构图严谨繁密而不凌乱,符合元代瓷器装饰繁缛、密不透风的特点。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称,是元代瓷器花卉图案的大宗,瓶身腹部的宽阔圆润,盛开牡丹的雍容华贵,给人以富丽典雅之感,据此推断应该为元代末年器物。虽然釉里红发色略带灰黑,但是在元代同类瓷器中已是十分难得了。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二 :元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高32.1、口径6.1、底径11.3厘米。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图三),造型完整规范,满施釉里红,通体有细小开片,类似哥窑的金丝铁线,口沿内外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花纹,内底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枝叶硕大饱满,牡丹妖娆艳丽,釉色红中泛黑,可能跟烧制时窑温偏低有关。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三: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高10、口径20.3、底径9.7厘米。敞口微撇,深鼓腹,矮圈足。


清康熙釉里红龙纹大缸( 图四),胎质坚硬厚重,造型古朴端庄,高大规整,釉里红发色纯正饱满,莹润透亮。缸口沿外双圈青花弦纹,外壁绘海水江崖二龙戏珠图案,近底处青花勾划三圈弦纹,腹部所画浪花线条流畅清晰,极具动感,波涛汹涌翻滚,两条巨型红龙腾空跃起,翻江倒海,威武矫健,张牙舞爪向海中升腾的红轮飞去,是康熙时期典型龙纹造型,自由奔放,气势磅礴。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四:清康熙 釉里红龙纹大缸,高24.5、口径27.2、腹径38.6、底径23.8厘米。圆口内敛,鼓腹,平底。


清康熙釉里红团龙杯(图五),胎质洁白细腻,造型自然规整,线条舒缓流畅,釉里红发色浓艳亮丽。外壁绘五组釉里红团龙纹,杯内底亦画一条团龙,首尾相接,奔腾矫健,须发飘逸翻飞,怒目圆睁,口作吞吐呼啸状,爪刚劲而麟舒张。清代康熙年间是我国瓷器史上红釉发展最为显著的时期,不但使断烧二百余年的釉里红重新焕发生机,而且还创造性烧制出绚丽鲜艳的郎窑红等珍贵名瓷。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五 清康熙 釉里红团龙杯,高5.9、口径9厘米。敞口微撇,矮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

清康熙釉里红云凤纹瓶(图六),造型精巧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里红发色鲜艳明亮。瓶身图案层次丰富,自上往下依次绘回纹、青花双圈弦纹、如意云头纹、云凤纹、变形莲瓣纹、云纹。正面器身绘一展翅鸣叫的火凤凰在朵朵祥云中翱翔穿越,灵动而飘逸。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凤是祥瑞之兽,与龙一道同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拼搏奋斗和浴火重生的象征。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六:清康熙 釉里红云凤纹瓶,高29、口径12厘米。敛口,宽肩,圈足。


清乾隆釉里红团凤碗(图七),无论从胎质、线条、图案布局、釉里红发色都与清康熙釉里红团龙瓷杯极为相像,如出一辙,只不过将团龙纹饰变成团风纹饰,凤展翅腾飞,昂首鸣啼,给人一种欢快喜庆之感。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瓷不可小视,非常值得了解与鉴赏

图七:清乾隆 釉里红团凤碗,高6.7、口径14.5厘米。敞口微撇,深鼓腹,矮圈足。外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款。



如今,这些泥与火的完美结合、土与水的亲切交融所孕育出的釉里红精品,或静静陈列在展厅,或被精心保管在库房,都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找到自己的归宿,期待着人们去品味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