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和一個產業的“牽手”

日前,江西理工大學黃學雨教授站在鷹潭市眾鑫成銅業有限公司的檢測車間,盯著高效運轉的銅絲智能測徑小車足足看了5分鐘。

作為這臺“小車”的研發者之一,黃學雨感到很自豪,因為它運用激光技術不僅可對細如髮絲的銅絲進行檢測,還讓測量精確度提高了100倍。

對這個突破,眾鑫成銅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曉風評價為:徹底解決了人工測量費時、有誤差的難題。孫曉風說,近年來江西理工大學主持研發的銅絲智能測徑小車、空線軸智能分選等設備,為企業加快智慧工廠建設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

一個是地處贛南的高校,一個是位於贛東的企業,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單位,如何走到一起?

緊密牽手

創辦於1958年的江西理工大學,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學校雖然長期致力有色金屬工業和鋼鐵工業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但真正開啟與鷹潭銅產業的深度合作,時間並不算長。

2014年3月18日,鷹潭市政府和江西理工大學正式簽約合作共建江西省(鷹潭)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此次簽約,在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江西省(鷹潭)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斌看來,是學校與鷹潭銅產業的緊密牽手,意味著校地企、產學研融合發展之路的開啟。

牽手的第一個碩果,就是江西省(鷹潭)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根據協議,中心的使命就是進一步強化產學研合作,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幫助提升銅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打造“綠色世界銅都”。

李明茂副教授是常駐中心的代表,6年來他跑遍了鷹潭各工業園區,長期密切服務40餘家銅加工企業,幫助企業開發了近20項新產品,形成核心發明專利、行業標準等科技成果20餘項。2019年,李明茂和中心成員摘得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他還與企業合作拿下了鷹潭市首個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楊斌介紹,當時學校把從事銅產業研究的優秀人才,幾乎全部安排至中心核心崗位,真正實現產教融合發展。把論文寫在工廠、把實驗室建在車間,成為江西理工大學服務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寫照。

融合發展

隨著鷹潭銅產業的快速發展,一箇中心已難以滿足眾多企業的需求。2018年9月,江西理工大學和鷹潭市合作共建的新平臺——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揭牌。研究院重點瞄準銅產業重大關鍵共性問題,以項目、技術、服務為紐帶,採用“開放合作”和“平臺共享”機制,積極聯合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前沿技術研究。

研究院成立後,學校把銅加工、智能製造、智慧工廠3個技術團隊派駐鷹潭。一批科研工作者在保太集團、江南新材、廣信新材、耐樂銅業、眾鑫成銅業、瑞鑫銅業、凱安智能等20餘家企業“安家”,紮根生產車間一線協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

黃學雨是最早派駐研究院的教師之一,如今他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工作在鷹潭。他告訴記者,走出校園、走進企業,根據企業需求開展科研攻關,這是拓寬科研路徑的必由之路,銅絲智能測徑小車只有和企業緊密結合才能研發出來。

研究院院長肖翔鵬介紹,目前學校派駐研究院的常駐教師10人、短駐教師21人、博碩士研究生16人,大家都感受到在企業做科研更接地氣了,科研成果轉化更快了。

互利共贏

科技研發步伐加快,推動著企業快速發展。學校與耐樂銅業聯合開發的高質量熱管用大徑厚比無氧銅管成功投產,並批量應用於華為公司的榮耀系列5G手機;與江西保太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研製開發的再生鋁熔鍊保溫爐節能及智能化改造,項目實施後能耗將下降40%;與江西洪達自潤滑軸承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極低摩擦係數無油平面滑動軸承,其生產的高速衝裁機、印刷機、升降機等機械設備成功搶灘海外市場。

學校協助鷹潭8家企業成功組建了銅加工領域的省協同創新體,為企業科技融資1.6億元;協助10家企業建立了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在此基礎上共建了8個省級工程研究平臺;協助當地政府搭建了“中國銅產業網”、銅特色產業大數據中心等服務平臺。2019年,學校銅加工團隊的銅及銅合金真空連續熔鍊鑄造裝備與技術方面的8項專利成果作價2750萬元入股,與貴溪市、鷹潭中臻銅業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快速實現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學校科研水平及人才培養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00多項,科研總經費超過6億元;2008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6項;學校與中國鋁業、中國中鋼、上海寶鋼、江西銅業、紫金礦業、銅陵有色、西部礦業等百餘家國內大中型鋼鐵、有色金屬企業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500多項科研成果被採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9年4月,江西省政府出臺《江西省“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以鷹潭為核心區打造萬億級有色產業。江西理工大學將圍繞這個目標繼續優化學科專業設置、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高校更大的貢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朱賢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