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孤身前往荒島只能帶一種藥物的話,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帶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很多人眼中是當之無愧的“神藥”,最初,它用來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等,後來又被發現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現多用於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而不久前,《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稱,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報告了兩項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對於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險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基本沒有益處!
這一研究結果一經公佈,不僅在學術界引發不少的爭議,民間更是激起層層巨浪,似乎阿司匹林吃了也沒用,“神藥”這回要退下神壇了?
專家針對此事發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許俊堂針對此事撰文,他表示,關於阿司匹林的爭議只侷限於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而阿司匹林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是毫無爭議的。
簡單來說,阿司匹林該不該吃,取決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如果不存在斑塊破裂的風險或者風險很小,那麼吃阿司匹林是沒有太大用的;但如果存在斑塊破裂和形成血栓的風險,就應該口服阿司匹林。
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服用阿司匹林對於風險較高的人群來說,可以有效降低首發心血管疾病及總體死亡率。國內外絕大部分指南均認可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基於此,《中國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也明確指出,對於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10%的人群,應使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
具體哪些人群該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呢?
注:其他危險因素包括早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高血壓、血脂紊亂、吸菸和蛋白尿。
1、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年齡≥50歲,有1個或1個以上其他危險因素。
2、患有糖尿病,年齡≥50歲,有1個或1個以上其他危險因素。
3、具備4個或4個以上危險因素,比如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²)、血脂紊亂等。
4、糖尿病和高血壓同時存在。
5、單個危險因素較為嚴重,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Ⅲ級。
6、高血壓伴有明顯靶器官損傷,如左心室肥厚、微量尿蛋白、肌酐水平輕度升高等。
除此,所有確診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腦梗、外周動脈如頸動脈或下肢動脈狹窄≥50%等)的患者均應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
哪些人群不適合吃阿司匹林?
1、年齡>70歲或<40歲的人群:目前證據尚不足以做出推薦,需個體化評估。
2、有出血風險的人群:比如①近期做完手術或剛剛做完手術的人(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需要做手術的話,也要停藥一週左右);②近期受到嚴重外傷者;③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④凝血功能障礙者(嚴重肝損傷、低凝血酶原血癥、慢性腎病4-5期等);⑤有胃腸道出血、消化性潰瘍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的患者;⑥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增加出血風險藥物的患者。
3、經評估出血風險大於血栓風險者。
總之,阿司匹林仍然是“神藥”,只是沒有那麼神,在適合它的人群裡,才能發揮出它的神。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沒有風險因素還每天吃,就像美劇字幕組把它翻譯成“腦殘片”一樣,只不過是一種無意義的金錢投入。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如果在服用阿司匹林的過程中出現腹痛、便血、血尿等不良反應,需要及時諮詢醫生的建議,不要擅自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