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招警申論歸納概括題如何概括“變化”

歸納概括題有一類概括變化類題目,這類題目的考查形式比較新穎,難度較常規的歸納概括題更大,可以更加有效的體現出考生之間的能力水平。因此在這裡,中公教育向大家分享一些概括變化題目的作答技巧,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第一,我們要了解概括變化類題目的外在形式是什麼樣的。我們以幾道國考與省考的試題為例:“根據給定資料1,歸納提煉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發生的變化。”(2019年山西省公務員縣級考試第一題)、“根據“給定資料1”,請概括小張家鄉出現的新變化。”(2019年國考市地級考試第一題)、“根據給定資料3,請分析小吳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得村民們對她的稱呼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吳’。”從以上三道題的題幹我們可以看出,概括變化類題目會在題幹當中直接要求我們歸納提煉、概括或者分析變化,其核心詞彙“變化”會直接在題幹之中體現,所以我們的區分難度並不大,審題階段普遍不存在問題。

第二,當我們明確了這道題需要我們尋找變化之後,就要知道變化的具體體現形式是什麼。從而才能回到材料中尋找與之相關的表述。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變化就是指狀態上發生改變,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狀態:從無到有與從有到無;從好到差與從差到好;從好到更好於從差到更差;從A變成B。那麼我們就只需要回到材料當中來尋找與作答主體相關的以上幾種狀態的改變即可。

第三,回到材料中如何尋找變化。我們以2019年山西省考鄉鎮第一題中的兩段材料為例:材料一:“苦菜、燒圪卷、麻湯飯、酸菜,現在作為特色飯菜招待遠方客人,可在老趙眼中,這些都是有時代印記的飯菜,‘那時偶爾吃個玉米窩頭都幸福的不行。’老趙說,那個年代孩子們盼望著正月到來有肉有餃子吃,條件好點的還能穿上新衣服”。材料二:“1978年,來自遠方的‘包產到戶’消息傳遍了黃土高原的每個鄉間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戶,讓老趙看到了希望。‘把地分到戶以後,村民幹勁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勞動力的都上山勞動,直到晚上看不見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種的是小麥、高粱、穀子等糧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戶戶都種白菜、蘿蔔等時令蔬菜,不到第三個年頭,交過公糧後自家的糧倉再也沒有空過。’老趙說,從那時起,孩提時代憧憬的頓頓吃白麵,成為了家常便飯。‘早上吃白麵饅頭,中午吃白麵麵條,招待親戚客人再也不用問鄰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過年的奢侈品。’老趙回想著過往由衷地感慨。”通過對材料一的內容梳理,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段都是在圍繞之前趙家村村民的飲食情況進行描述,得出之前人們的飲食條件差,人們吃玉米窩頭都幸福的不行、盼望能夠吃肉,並不能找到題幹要求的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發生的變化,還需要繼續梳理材料二,而在材料二中我們可以找到“1978年”以及“分田到戶”的表述,明確時間是改革開放以後,主體依舊是趙家村,但是飲食情況發生了改變:山上種的都是糧食作物、平地上種時令蔬菜、吃白麵成了家常便飯、肉不再是奢侈品。此時,通過對材料一、二的對比閱讀,才能夠明確這裡的變化體現在飲食情況上,具體變化的地方也就找到了。因此,概括變化類題目的找點重點在於對材料的對比閱讀,通過前後文聯繫確定答案要點。

第四,尋找變化時有沒有什麼快速的方法呢?答案是必然的,在我們的基本認知中就有一些詞本身就帶有變化的含義,例如:改變、變化、越來越……等詞語,在我們的作答之中就可以重點關注此類詞語。同樣以試題材料為例:“這幾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網購的人越來越多,我的業務也好了起來。”(2019年國考市地級材料一第三段),通過閱讀材料,根據“越來越……”的表述,直接可以提取出來的一個變化就是“網購人數增多”。

概括變化類題目雖然是一種新的考查形式,但各位考生無需過分擔心,其作答本質仍然是要從材料中去獲取要點內容,只要我們掌握方法並靈活運用,這一類題目依然可以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