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傷寒論》的第一條,可謂是學習傷寒論的沒有不熟悉的,但是這一條有幾個問題需要商討,特此指出。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只有14個字,卻把人們的思維改變的太多。

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1.張仲景當時寫字都是寫在竹簡上,可謂是惜字如金,為什麼在此“之為”兩個字,直接說太陽病那不是更好嗎?這裡面是有含義的,太陽在此指出了疾病的發病位置,“之為”在此解釋為“xx所表現的”意思,是指太陽所表現的症狀主要有XX,此處太陽指得是疾病表現的部位。是指這些症狀所體現出的所在的部位,並非是指表證就是太陽病,也就說中風,傷寒,溫病,痙,溼,暍早期所表現的部位是太陽的皮表部位,所以張仲景也稱為太陽病。


2.因為頭項強痛的連寫,才導致千年來爭論不斷,就因為“項強”的出現,出現了傷寒論到底是結合不結合針灸的經絡問題,就因為這兩個字,讓後來的醫家把膀胱經結合進來,把傷寒論攪得無所適從,給初學者帶來了很多的不解之難題,這是張仲景的一大疏忽。


3.就因為“太陽之為病”與後面的症狀的相連接,導致後來的醫家都認為。所有的太陽病必須都具備後面的諸證,方能稱為太陽病,這是不對的,不然張仲景就不會在第三條與第四條來區分中風與傷寒了,第六條來說明溫病了,因為這種分法如同現在醫學內科的分法,如呼吸系統疾病有分為氣管與肺等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只是一個表現於這個部位的總稱,這與張仲景說的太陽病是一個道理,所以要理解傷寒論的太陽病,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


4.總之,太陽病就是表現於肌表與呼吸道的一類疾病,其與外界是相通的,是合乎自然界的。也與所表現的疾病是相連的。


5·在理解這個條文上,還要區別一點就是要明白張仲景所寫的太陽與太陽病,是不能劃等號的。太陽是指表現的部位較太陽,而太陽病則是在太陽所表現的部位上出現的疾病,稱之為太陽病。這裡的太陽病是對疾病的總稱,分別有中風,傷寒,溫病,痙,風溼等等,結合現在來說,皮膚病也屬於太陽病的範圍。也就是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與皮表有關的疾病均可成為太陽病。這也就是張仲景為什麼寫“之為”的而原因所在,也是體現了張仲景所寫的合病的原因所在。


6·在這個條文上,張仲景為什麼沒有寫發熱一證,是因為發熱不僅表證具有,少陽病以及陽明病也是具有的,所以在辨別表證上不是主要的。


7·在這條文中,張仲景提到“頭項強痛”一證,這個症狀,不僅僅是指頭痛,項強,從中還體現出了一個表現,就是全身肌肉不舒服的一種自我感覺,也就是痠痛,這是應用葛根與芍藥的一個藥徵。


8·做為太陽病的主要表現有兩個重點,就是脈浮與惡寒。不論是脈浮緊,還是脈浮緩,浮數,還是脈陰陽俱浮,都是具有表證的(腎氣虛衰引起的脈浮除外)。另外,對於惡寒,這是所有表證都具有的,或輕或重,均是表證,體現了心陽不能正常透散以溫養的病機所在。但是,還要與三陰病中的少陰病中的畏寒相鑑別,張仲景凡在少陰病中提到惡寒的都是兼有表證的存在,在真正的陽虛是畏寒,這時張仲景在第一條中提出惡寒的一個鑑別要點(少陰病中的而惡寒不僅僅是指外寒,還有一點就是虛陽衰竭時也會出現,所以張仲景有四條文指出了惡寒的預後,分別以可治,不治,死來判斷其預後)


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A。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B。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C。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D。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以上是傷寒論的傳經的4個條文,從條文來看,雖然寫的很簡單,但是裡面的道理卻很多。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經?如何來傳經的?為什麼傳經以傷寒為主?經盡是什麼意思?我們細細道來。這裡面的理解一定要按照我提出的經絡來理解,不然很難弄明白。


1·太陽病在此指的是位於皮表的疾病。頭痛是表證的一項,七日是疾病恢復的日期,為什麼會自愈?也就是病人只有頭痛一個症狀,沒有經過治療。能堅持,沒有其他症狀的傳變。七天以上,自行恢復正常,這是肌體自行恢復的一個表現,這個自愈是什麼道理?是因為“行其經盡故也”。什麼是行其經盡。這裡面取決於發於陽與發於陰。什麼是發於陽,也就是指感受外邪後,陽氣內鬱於脈內,不能正常透散引起的如發熱,惡寒,體痛等一系列表現的,稱之為發於陽,為什麼?是陽氣不能外透以溫養引起的,所以稱之為發於陽。至於發於陰,是一個道理,是脈內的津液不能透散,引起的津液偏盛的如痰飲,水氣等表現的疾病,稱之為發於陰。


在這裡,主要是理解為什麼是行其經盡,經者,經脈,主要通行陽氣津液,以佈散於全身。如果感受寒邪,肌體能抗之,被內鬱之陽氣與津液需要一個從內向外佈散的過程,這個過程,張仲景定於七天以上。由於是按照正常的經脈運行,所以行其經盡也就是內鬱之陽氣能夠到達皮表而能逐漸透散。這裡的經盡,也就是經脈的最末端皮表部位。


進一步講,也就是說脈內鬱束的陽氣與津液在沒有化熱或者津聚的條件下,一天一天隨著人體陽氣的升降出入,而逐漸向外透散,大約七天以上,就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
如果七天以上了,病人出現了發熱口渴脈數等表現的,說明皮表的腠理還是沒有回覆正常,內鬱之陽氣不能從外透散了,內行於裡而傳經了,這時候如果病人不原意用藥物,可以用針灸來清瀉陽明,以此來達到清利“發於陽”之邪熱,使經不傳而愈。


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在這裡張仲景用“行”字來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正常的經脈運行,指的是陽氣與津液是在經脈內正常的運行。另外張仲景還用“過經”,“到經”“隨經”“動經”“溫經”等等,這些“經”都是經脈的經,也就是人體看得見的能夠運行氣血遍佈全身的經脈。


另外,張仲景還提到“至陰經上”,這裡的陰經,就是指絡脈的意思。其次,還在金匱要略上提到“極寒傷經,極熱傷絡”,為什麼極寒傷經,因為經脈的腠理是向外開放的,這樣有利於陽氣與津液的外出,所以在感受寒邪較重的時候,腠理閉塞,經脈收縮,容易傷及經脈的正常運行,因此張仲景說“極寒傷經”。對於“極熱傷絡”的道理是一樣的,本來絡脈是向內吸收的,如果感受邪熱太過,導致津液不能正常吸收而汗出於外,絡脈失養,或者經脈開放太過,傷及津液,加速了絡脈中脾的吸收,容易傷及絡脈,所以張仲景提出“極熱傷絡”


2·至於傳經,張仲景只是提到傳經,但是沒有細說,那就看我們的理解了,首先要明白的是什麼叫經,才能明白傳經。至於經脈,我們前面都說過了,可是邪氣時如何傳經的呢?一是要明白髮於陽與發於陰,其次要明白經脈的由表到裡的循行。胃絡通心,肺朝百脈,陽氣是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所以這裡的經脈不僅僅是通行於外的經脈,也包括通行於裡的陽明胃腸道的經脈。在這裡可以參考我畫的那個圖來理解了。當感受寒邪以後,鬱束了經脈的腠理,導致脈內的陽氣與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於脈外,充斥於脈內,為了尋找排出的通道,內鬱之陽氣與津液不能從外出,則內行於陽明之裡,通過陽明胃腸道的腠理處來透散,這個由外到內的透散的過程成為傳經。前面提到行經,這裡是傳經,從中不知道能看出什麼道理來呢。看到的自己考慮考慮。


3·傳經為什麼都與傷寒有關?張仲景提出的傳經3條文,前面都是寫的是傷寒。為什麼?因為只有傷寒才能使腠理閉塞,引起傳經,中風能引起陽氣與津液的不足,但是引不起傳經,這一點要明白。


4·傳經的途徑都有哪些?從張仲景的條文來看,有三個方面,分別是陽明,少陽,其次是傳入陰經,也就是絡脈。384條中提出“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從張仲景的傷寒論一書來看,傳經主要是以經脈為主,很少傳入陰經中。當然,傳經入少陽,其實也就是傳入絡脈中,因為經脈與絡脈是相互連接的,內鬱之邪熱不可能只在經脈中運行,不進入絡脈中,所以傳經就是內鬱之陽氣在經絡中運行,藉此以尋找透散出口的過程。


5·傳經的表現。在傳經的表現上,張仲景提出了脈象與體徵。脈若靜為不傳,為什麼?從這6個字上能體會出前面我說的內容嗎?脈靜者,陽氣不甚,津液充盛。這就是張仲景指出的發於陽發於陰的道理。發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傳經。至於體徵,傳經入陽明則表現為燥煩,脈數急等。傳經入於少陽則表現為欲嘔吐,不欲食,下利等表現。


A·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B·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C·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對於張仲景提出的發於陽與發於陰一問題,至今沒有定論。學者們從各個角度來分析。最終還是沒有統一。這裡的陰陽,到底是值得什麼?是三陽,還是三陰,是太陽,還是少陰等等。今有必要簡單的闡述一下。


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 (請精讀)


1· 首先要明白的是陰陽的鑑別要點。


均有惡寒,說明是與外感有關,與感受寒邪有關。因為惡寒時太陽病的一個重要鑑別證。因此在這裡主要是區分發熱與無熱。因此要在發熱上來探討形成的機理。既然表現有惡寒,說明與腠理閉塞,心陽不能透散有關。我們都知道,脈內為營,脈外為氣。營分為三種,分別為營氣(腎精之氣),營血(陽附於血),營陰(津液)。在這三種物質當中,首先要明白各自的功能。營氣主固澀,營陰主潤養,營血主溫煦。三種物質在脈內各自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制約者,共同維持者脈內陰陽與津液的平衡。如果感受寒邪,閉塞腠理,導致脈內的心陽與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於脈外,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因此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通過發熱與無熱來判斷脈內陰陽的多少,以此來表明發於陽與發於陰的真正機理。


為什麼張仲景用“發於”這兩個字,發於,就是發作於XX,也就是產生於XX,那發於陽是什麼意思,就是脈內的陽氣發作所導致的一系列表現。發於陰則是由於脈內的津液不能正常外出而導致的疾病表現。發於陽就是陽氣偏盛,所以出現發熱。發於陰就是津液偏盛,所以無熱。但是都有相同的表現就是惡寒,都與腠理的閉塞有關。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陰陽叫陰陽,但是偏盛了,就不能叫陰陽了,陽盛了叫邪氣(邪熱之氣),陰盛了叫水氣(水寒之氣)。


這也就是說,張仲景寫出此條,就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人體感受外邪後,是如何產生疾病的。是真正的感受的外邪所致,還是體內陰陽的不正常所致。


2·至於六七日自愈的問題。張仲景沒有專門說明,我們也無法給予圓滿的解釋。首先要說的是這裡的幾日愈,是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自然而愈。或者是經過治療後,不論疾病癒與未愈,只要脈內的陰陽慢慢恢復自然調和,則必然自愈。這裡張仲景提到了“若亡血,亡津液”,為什麼會寫血與津液的亡失,不知道能否明白上面我說的道理所在。


3·至於誤治的轉變。其實張仲景的很多條文與方劑中,均能體現發於陽與發於陰的不同機理,如,大青龍湯的兩個條文,一個是發於陰,一條是發於陽。所以在表現上與病機上是不一樣的。而小青龍湯則是重於發於陰,所以張仲景提到“心下有水氣”,至於大小青龍湯的後面會重點討論。


但是這裡講的是誤治,是什麼誤治,是如何誤治的?會發展到什麼機理?首先是發於陽,發於陽是在感受寒邪後,鬱束經絡,閉塞腠理,心陽不能正常透散於肌表,充斥於脈內而產生疾病。這時候的治療,應當發汗解表,透散心陽津液,使腠理開放,陽氣與津液得以透散而愈。如果看到有發熱而誤用下法,致使脈內的鬱熱內行於陽明之裡,由陽明的胃腸道表面來透散,這樣,大量的鬱熱從陽明來透散,傷及經絡,灼傷肌肉,陽氣內陷(形成漏洞),從而引發結胸病。至於發於陰,是一個道理,只是是由於感受寒邪後,津液不得外出,內充於脈內,制約了陽氣,所以沒有表現出發熱的症狀,但是這樣的病機要發汗解表,通陽利水,水去則陽顯,陽透則惡寒解。但是這時候誤用下法,導致津液與陽氣內充於陽明,本來陽明是兩陽合明,心陽與腎陽都溫煦於胃腸道,但是大量的津液充斥於陽明,導致胃腸道腫脹,水溼與陽熱之氣搏結與陽明而出現痞證。


4·總之,在學習傷寒論一書時,一定要明白人體內之陰陽問題,不要單獨的結合症狀來簡單的方證對應,還是主要以抓病機為主,看整體規律,辯陰陽傳變,從中體會疾病的傳變規律,抓住大致方向,就能推斷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後等情況。


@頭條小助手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