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阳光里流淌

回忆在阳光里流淌


值此自治区脱贫攻坚第三方验收即将告捷的时刻,作为旗委书记的南振虎还是不放心,还是要亲自去看看,去体验一下火热严谨验收氛围。虽然最终在验收组规则下我们返程了。但也正是在随行中我切实感受到了回忆在阳光里流淌的味道。
在沙日塔拉,进入一户叫扎西桑布的牧户草库伦时,也许是上午冬日阳光更为可爱吧,那被沙漠包围的草地,牛群安静而有秩序的缓慢走动,温暖的阳光傻傻照着,草色枯黄,辽阔苍凉,好熟悉的生活画面,好暖意的塞外场景。可能是触景生情吧,首长指着草地上散落的牛粪 对我说:丛金龙,你小时候捡过牛粪吗?背过背篓筐吗?我小的时候,拾牛粪一直拾到初中毕业,赶着车,一捡就几十里,一干就是一天,然后拉回一车作为烧火柴过冬做饭取暖。听着南书记对儿时陈述,我喃喃自语,说这一场景我也经历过。是啊,几十年过去了,那时那地那景不断重现在我的脑海,不断在我脑海泛滥;那个年代,虽然苦、虽然累,但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向往。

这又让我想到首长给我讲述小时候每年打草的经历,他说,他居住的家乡距离西乌旗不远,属于半农半牧地区,每年秋季都要去打草为家畜储存过冬草料,因此在打草季全家都要出动,要在几十里外草场吃住,父亲和长兄开草趟子,他打反搧,弟弟在后面困草;爷爷往回运。分工明确,各负其职,一环扣一环,谁也不能替换谁。首长说,那时候小,想要偷懒,就同爷爷一起回家,但是爷爷脾气暴躁,让他们又怕又惧,但跟随他老人家,可以少干活。从描述的场景来看,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在那个挣扎的年代,在那个为了解决温饱的年代,我们的追求就是吃饱穿暖,而不是温文尔雅和高大上。这又让我想到首长给我描述他第一次吃到奶食品嚼口的经历,他说,他是在去往牧区路上捡到一罐头瓶子,大概是牧民行路时掉的,因为没有品尝的工具,他就地取材,用柳条棍子挖着吃,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口舌生津。故事听起来很土,但昭示出那个年代很苦,渴望改变,渴望争取到更好的生活是首要目标。所以从这些事看,一个人最可怕就是没目标,没奔头,也就是生活理想的树立非常必要,否则就会丧失动力,丧失激情,甚至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每个人都一样,在某一个时刻,都会对青少年时期的磨难记忆犹新,这不是忆苦思甜,这也不是对那段经历后悔,而是那个年代的经历锻造了日后的坚强,夯实日后人生地基;复述他们是告诉:人行一路,必须要多经历多总结,要学会踩在艰难的臂膀上才能走远。
首长是一个很有温度的领导,关心下属和工作人员常常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很多时候心细如发,考虑问题常常是前思后想,很全面,很细致;常常用一些看似很小很小的细节,去鼓励你,去鞭策你。让你没有理由不前行,没有情感去推脱,去懈怠。
记得,2018年2月我被提拔后的第一次采访:他当着人大张明君主任、旗委莫锋书记等领导的面,亲自将一个录音笔交给了我,他说,我这个留着也没啥用,我看还是给你用着了。对此,旗委很多兄弟姐妹对我说,我们也想要,但南书记说就给你。真的,听了这些话,我的内心就是一种被认可的感受,就是一种暖暖的感觉。很多时候,东西不在贵贱,但包含的信息,包含的感情让你常常感动,让你必须加倍努力,所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可商榷的余地,就是在奔走的路上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了每个人都应该在奋斗年龄要去奋斗的人生使命。
也就是在最近,因为自己工作的疏漏,文稿中犯了相当低级的错误,接连受到市旗两级约谈,让自己情绪产生极大波动;而这时,心细的南书记,用签名赠书的方式鼓励我继续前行,要不惧风雨,要知耻后勇。于是,我放下包袱,加倍努力努力再努力。

每每想起这些,我都在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容易,都有每个人的失落,都有无法对外言传的伤痛,很多时候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安慰,然而那潜藏在内心陈年旧事、那些表现自己脆弱的不好意思最终还得靠自己坚强去融化;甚至有些就是在离开这个世界都不能也无法言说,所以自强自立很重要,要学会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这样才可立于不败之地。
真的,记录这些点滴,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出发,是为了我们始终记得我们来时的路,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里有一个温暖的心态。
此时此刻,回忆在温暖的阳光里流淌。(丛金龙2019年12月7日午随笔于家中)

回忆在阳光里流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