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东北。

除了寒冷,还会让你想到什么?

一定是网络各大论坛流传的东北社会故事了。

有斧头帮,还有街头火拼。

而撒在雪上的血,在夜里就会被风雪掩埋,第二天一切照旧。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这或许能让你想起孔二狗所写的《东北往事》。

现在属于书粉的终极福利来了。

孔二狗找来夏雨、胡军等人,把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东北往事之二十年》(2019)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十月的东北,已经枯荒草遍地,寒风开始能刺进骨头。

刚到下午四五点,夜色就袭来了。

在夜色遮掩之下,或许正有一群男人,用皲裂的手指握着斧头,咬牙切齿地看着远处的另外一堆人影……

一场血拼,已不可避免。


在东北长大的人,一定听过太多这种市井传说。

2007年,一位笔名叫孔二狗的北方网络作家,把这些散落在东北地界真真假假的故事,连载在天涯论坛,旋即引发轰动

虽然孔二狗从未在道上混过,但从小就耳闻目睹了太多风风雨雨;

形形色色的人物,便跃然纸上。

那本后来的《东北往事》,也被评为网络四大神书之一;

出版后霸榜18周,在豆瓣上有8.7的高分。




书中的故事,横跨近三十年。

以赵红兵为首的一群退役军人,回到那个衰败的故乡。

却未能回归平凡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最开始,他们对地痞流氓以暴制暴;

却不小心,让自己也成为了制霸一方的地下集团。

但依然逃不过那必然的命运:

多少风光无限,最后生死伤残。

但派爷期待这部电影,就因为两个词:东北,往事。

东北


东北,一个在互联网文化中非常有存在感的地方。

但真实的东北,是否就等同于网络上简单粗暴的理解呢?

别忘了,这块土地多么特殊。

漫长的黑夜,寒冷的气候。

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到类似条件下的大规模居住区。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铁西区》剧照


又加上,它长久的凋敝

作为曾经的中国重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给它留下了一片破败的厂房,和一群无处安放的人。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电影《钢的琴》剧照


这样的东北,发生过太多幽深的故事。

在文学大环境凋敝的背景下,《平原上的摩西》、《冬泳》等一本本讲述东北往事的小说,依然生猛。

《白日焰火》、《钢的琴》,也都借着东北,呈现了一个仿佛

异域般的社会环境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白日焰火》剧照


《东北往事》更另辟蹊径地讲起东北道上的故事

一群人没工作也没地玩,看《古惑仔》里的人物贼酷,就跟着学。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那时候《古惑仔》正在热播,大家发现,陈卫东的这个表弟无论外形和气质,都和“山鸡”极为相似《东北往事》


香港土生土长出的古惑仔文化,嫁接到东北,注定错位。

就像在预告片中,夏雨饰演的梅三以一挡百。

而梅三用来武装自己的,是就地取来的马甲和摩托车头盔。

看到这样的造型,让人想笑,又让人想哭。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这种错位,还体现在影片海报上——

上面是港式的风骚走位,下面是东北民俗中的绣花被褥。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这就是东北故事格外独特的地方:

有太多嫁接出来的奇葩景观,和太多荒唐可笑的表面。

钢琴,可以是“钢的琴”;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白日,也能出现焰火。

可它们的背后,都是扎心的现实。

派爷觉得,这也是东北故事的魔力

往事


比起一个个上场又下台的人物,不断变迁的时代,更像是这个故事真正主角。

这些社会派别,是畸形土壤上开出的一朵畸形的花。

自然,会随着时代一道浮沉。

在他们古典黄金时代,「流氓」也很纯真。

兄弟情义和混江湖的道义,才是道上的硬货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他们就凭着一具肉身,为了情义、为了爱,说干就干。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欠下的钱债、情债、面子债,知道还,别人就敬你个大拇哥。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失了道义,便不会再有人认你。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因为有了道义,在这个江湖里,人人都能被庇护。

可很快,这些道义,就变得一文不值。

曾经愿意跟你好的姑娘,看中你身上的“英雄气概”;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但慢慢地,钱就变成了最有魅力的东西。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大家都开始讲钱了,人和人之间也不存在敬不敬了。

这时活跃的各个派别,已经是具有犯罪性质的组织了。

就是摆明了以大欺小,把事做绝。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不过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

所有这些深陷泥潭的人,都会一步步失去容身之地;

那些燃烧着古典情义的老炮儿,也要为昔日的莽撞无知付出惨痛的代价。

照片上每年的人都不一样,擦掉的人或者是因为消失了,或者是因为被正法了,或者是因为跑路了,或者是因为正躺在医院里,或者是因为在服刑,或者是因为残疾了。孔二狗《东北往事》


留在台面上的只剩下了,戴着大金链子的纹身大光头;

整天在澡堂子、火锅店吹着牛逼。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东北往事》是用了一种异常独特的角度,带我们回望了东北这二十多年的变迁:

过去的时代里,充满了多少荒唐的人和事;

而如今,这些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又走向了何处。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故事中唯一不变的,是贯穿始终的兄弟情义。

就像香港三合会的起源,就是一群人抱团取暖。

在另一头的东北大地,那些年轻人也在用类似的方式,结盟相依。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为了兄弟,自然也要一次次挺胸而出;

落下残疾,落下罪名。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在预告片中,一闪而过的还有梅三老去的画面。

但脸上,还是写满了当年的狠劲和固执。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或许,他把自己留在那个时代里。

经历过狂喜,也经历过大悲,如今的他只愿守着不合时宜的道义,被夜色吞没。

这样一个好故事,这次还真不用担心讲不好。

它的阵容配置,相当顶级了。

关键是和原著的气质,很合拍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夏雨,这位18岁就拿下几座影帝的老哥,家庭事业两不误;

近些年的作品并不多,但个个经典。

《寻龙诀》中的大金牙,比摸金三人组抢镜多了。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古董局中局》的许愿,让人看到他身上永不褪色的少年气。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这些形象,还都带着一丝“野”,一丝难以驯化的桀骜

让他来演一位东北“社会人”,稳到不能再稳。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而诠释原著中赵红兵这位大哥的,是胡军

饰演过乔峰、阎孝国、刘泽水等一系列有情有义汉子形象的胡军,恐怕圈中的人都愿意叫声大哥。

《东北往事》中,他当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咋咋呼呼的角色。

往那一坐,主持道义,不怒自威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再看女性角色,有张静初的妩媚: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还有张歆艺的东北大姐范:

课上偷偷传阅的神书,终于搬上大银幕


你该问了,谁的选角眼光这么到位?

告诉你吧,电影的导演以及编剧,都是原书的作者孔二狗。

他亲自操刀,一定是因为很明白《东北往事》绝不是抢人眼球的爆米花故事。

它仍然具有很多现实意义,正如他当年在序言里写下的思考,仍未过时

人在犯了错以后,受到更大惩罚的可能是他的父母和那些爱他的人。或许善良或曾经善良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却成为人们眼中十恶不赦的恶棍,在某些人变为恶棍的过程中,一些看似正派的人士本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孔二狗《东北往事》序言


派爷愿意再一次听他将这些往事,娓娓道来。

最后定档预告送上,剩下的,咱搬个小板凳等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